<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豬病毒性腹瀉的防治 [打印本頁]

    作者: xundakang    時間: 2016-1-26 14:09
    標題: 豬病毒性腹瀉的防治
    近期,國內眾多規模化豬場出現腹瀉問題,臨床表現腹瀉、嘔吐和脫水嚴重,治療效果甚微。通過多家發病豬場調研發現,其發病原因基本一致,均為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豬輪狀病毒三種病原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性腸道傳染病為主。
    1病原
        豬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的病原分別為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GEV),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兩者均屬于冠狀病毒;而豬輪狀病毒病的病原為輪狀病毒(RV), 是一種人畜共患病。
    2流行病學
         豬傳染性胃腸炎:在3-4天內暴發流行,迅速傳播至鄰近各仔豬欄舍,約經10天左右達到高潮,隨后呈零星發病。發病率與年齡的關系不大,但死亡率與年齡的關系甚為密切。2周齡內仔豬死亡率很高,日齡越小,死亡越快。10日齡內仔豬死亡率可達100%。5周齡以上的豬死亡率較低,較大的或成年豬發病幾乎沒有死亡。本病經消化道,呼吸道傳染。
        豬流行性腹瀉:各種年齡的豬都能感染本病。哺乳仔豬、架子豬、育肥豬的發病率很高,可達100%,成年母豬發病 率10-90%。年齡大,癥狀輕,曰齡小則癥狀重,1周齡哺乳仔豬常在腹瀉后2-4日內因脫水死亡,病死率約50%。 斷奶豬、育肥豬癥狀較輕,拉稀可持續4-7天,成年豬僅發生嘔吐和厭食。病豬是主要傳染源,病毒隨糞便排出后,污染環境、飼料、飲水及用具等而感染,經消化道,呼吸道傳染。
        豬輪狀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主要是帶毒豬的排泄物經消化道而感染,人和其它動物也可傳播傳染,一般發生于2月齡以內的仔豬,日齡越小發病率越高。病死率7-20%。
    3臨床癥狀:
    豬傳染性胃腸炎:
    (1)哺乳仔豬:呈急性水樣腹瀉(有的先嘔吐),糞便有時是往墻上直射的。糞便呈淡黃或黃白色等,內含未消化的凝乳塊和泡沬,腥臭,有時糞中帶血;迅速出現脫水、消瘦等癥狀;嚴重口渴,常爬到母豬食槽內急切飲水;隨著病情惡化,病豬極度衰弱,行走不穩,常被母豬壓死;對感染的仔豬進行剖檢,常可見到胃中有凝乳塊,腸壁會變得非常薄。仔豬隨著腹瀉體溫下降,迅速脫水和消瘦,病程短,2-7 天死亡,個別痊愈仔豬的發育緩慢,成為僵豬。
    (2)育肥豬發病率高,有的食后不久就發生嘔吐,突然發病,多數開始即出現水樣腹瀉呈噴射狀,糞便呈灰褐色,混有泡沫狀粘液和大量未消化的食物;食欲減退或廢絕;體溫正常或偏低;口渴、脫水、顯著消瘦;腹瀉一旦停很少死亡;有的癥狀比較輕微,僅減食而無腹瀉現象或僅拉軟糞而已;食欲不振,乏力,病程約1周。
    (3)哺乳母豬常與仔豬一同發病,嘔吐,厭食,腹瀉,流涎,一周左右即停止并康復,哺乳母豬患病后泌乳減少或完全無乳。
    豬流行性腹瀉:本病潛伏期5-8天,人工感染12-30 小時。主要表現水樣腹瀉(開始是黃色粘稠糞便,后成水樣,并混有黃白色的凝乳塊,嚴重時幾乎全是水), 脫水,運動值硬。仔豬吃奶或吃食之后多嘔吐。年齡越小,癥狀越重。周齡仔豬發生腹瀉后3-4天,呈現嚴重脫水而死亡,體溫正常或稍高,精神不振、厭食、持續性腹瀉。少數豬恢復后生長發育不良。育肥豬癥狀輕,拉稀可持續4-7天。成年豬僅發生嘔吐和厭食。 根據哺乳仔豬死亡率較低,在豬群中蔓延相對較慢,表現運動僵硬等可作出與傳染性胃腸炎不同的初步診斷。
    豬輪狀病毒病:食欲不振,不愿走動,吃奶后發生嘔吐,繼而發生腹瀉,糞便水樣或糊狀,色黃白或暗黑,吃奶豬多 為黃色,吃飼料豬多為黑色或灰色。病豬呈脫水癥狀,成年豬不發病,多呈隱性感染。
    4病理變化
    豬傳染性胃腸炎:小腸氣性膨脹,卡他性炎癥,腸管擴張,內容物稀薄呈黃色、灰白色或黃綠色泡沬狀液體,腸壁變薄有透明感,25%有出血。胃底潮紅充血,并有黏液覆蓋,50%有小點或斑狀出血,胃內容物鮮黃色,混有大量乳白色凝乳塊,10%有潰瘍,靠近幽門處有較大壞死區。腸系膜淋巴結腫脹。
    豬流行性腹瀉:腸管脹滿、擴張松弛,內有大量黃色液體,腸壁菲薄,腸系膜淋巴結水腫,膽囊腫大。
    豬輪狀病毒病:胃弛緩,充滿凝乳塊及乳汁_腸管變薄,內容物灰黃或灰黑色,漿性或水樣,腸系膜淋巴結水腫,膽囊腫大。
    5診斷
         根據流行特點、特征性癥狀和病變可以作出初診。必要時采病豬小腸和雙份血清(病初及恢復期)送實驗室,做直接免疫熒光檢查抗原或檢測中和抗體滴度確診(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豬輪狀病毒病可采用ELISA雙抗體夾心法確診。
    6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藥物,發病后多采取對癥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加強飼養管理及消毒保溫工作,消毒劑最好使用干粉消毒劑,溫度產房控制在25℃以上,生長育肥舍18℃以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承德市| 皋兰县| 玉林市| 宜都市| 通道| 务川| 兰坪| 凤凰县| 怀柔区| 禄劝| 兴化市| 巴楚县| 新营市| 县级市| 沂源县| 宜良县| 开鲁县| 新余市| 贡觉县| 太原市| 兴化市| 武安市| 葵青区| 阿瓦提县| 肥乡县| 克拉玛依市| 焦作市| 义马市| 沈阳市| 两当县| 晋江市| 靖远县| 景德镇市| 垣曲县| 彭山县| 达拉特旗| 临澧县| 嵊泗县| 建瓯市| 化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