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國產大豆“找不著北”了嗎?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編輯
時間:
2016-1-20 11:02
標題:
國產大豆“找不著北”了嗎?
(, 下載次數: 10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從大食物安全觀來看,大豆進口量持續增加,已對我國食用蛋白安全形成一定挑戰。我國大豆生產成本高、行業產業鏈短、產品附加值低是造成全行業萎縮的主要原因,要扶持低成本的規模化經營,提高加工環節的增加值,增強我國大豆生產、加工和銷售環節的主導權2016年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國際豆類年。然而,中國海關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進口大豆8169萬噸,比上一年增加1029萬噸。蜂擁而來的進口大豆擠占了上市不久的東北大豆的銷路。有人驚呼,進口大豆讓國產大豆“找不著北”了。
首先來看大豆大量進口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影響。業內對糧食進口爭議的焦點在大豆。按我國統計口徑,大豆納入糧食的豆類,進口糧食的70%以上是大豆。按此算,我國糧食進口量就顯得多了。但大豆是植物油原料和蛋白飼料的來源,按照國際慣例,都是統計在油料作物中。把大豆納入糧食統計,往往明顯夸大了我國糧食安全問題的嚴重性,甚至形成不必要的恐慌。事實上,我國谷物年進口只有約2000萬噸,進口配額并沒有用完。
不過,從大食物安全觀來看,大豆進口量持續增加,已對我國食用蛋白安全形成一定挑戰。隨著人們對植物油攝入的增加和養殖行業對飼料需求的提高,我國大豆需求量迅速攀升。然而,由于比較效益下降,大豆種植規模不斷下滑。2014年進口大豆7140萬噸,同期國內大豆產量只有1200多萬噸。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超過八成,購買了世界六成的大豆貿易量。
再看低價進口大豆對國內大豆產業的影響。目前,價格高、出油率低的國產大豆幾乎不再被加工企業問津。由于收購國產大豆只能虧本,豆油壓榨企業大多僅經營加工進口大豆。四大跨國糧商在國內大豆市場一路攻城略地,實際已控制了我國絕大多數的進口大豆貨源和大豆加工能力。同時,我國沒有大豆定價權,國內大豆價格要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臉色,形成所謂“南美種大豆、美國定價、中國買大豆”的格局。
為何會出現以上情況?先從大豆看大豆。我國大豆生產成本高、行業產業鏈短、產品附加值低是造成全行業萎縮的主要原因。同樣的非轉基因大豆,我國55%的大豆用于生產傳統豆制品、30%初榨、15%進行蛋白加工。美國非轉基因大豆的90%用于食品、醫藥和日化行業。各發達國家都將豆類廣泛制成大豆肽、大豆異黃酮、大豆磷脂等蛋白類產品,其產品附加值高于一般的油脂加工。
再跳出大豆看大豆。我國大豆競爭力不高,很大程度上在大豆之外。大豆競爭力表面是產量,其實是質量和價格。質量不外乎出油率、蛋白含量,主要體現在生產、科研領域;而價格則復雜得多,包括了進口壁壘、補貼支持和農民意愿等。按照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取消了大豆的進口關稅和配額限制。在價格支持力度上,大豆也不如水稻、小麥等谷物。由于玉米比大豆單產高、機械化程度高,過去東北大片種植大豆的土地都改種玉米。
大豆面臨的問題也是棉花、糖料等大宗農產品面臨的共同問題,該如何應對?簡單說,要扶持低成本的規模化經營,提高加工環節的增加值,增強我國大豆生產、加工和銷售環節的主導權。
一是在耕地資源約束日益突出、種植面積難以擴大的形勢下,從規模經營、糧豆輪作、品種培育、農機化等多方面集成新的生產模式,恢復大豆供給能力。二是鼓勵加工企業深耕產業鏈。在榨油方面,傳統國產大豆優勢逐步喪失,但國產大豆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價值豐富,適合進行豆制品、蛋白產品等的深加工。三是通過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充分發揮國內巨大市場需求的戰略資源作用,逐步掌握相對穩定的進口來源,進而形成全球大宗農產品定價話語權。
長期來看,隨著大豆目標價格制度的深化,國內大豆產業有望深度調整,國內大豆加工企業將迎來較好的發展機遇;隨著休耕輪作制度試點推進,東北糧豆輪作步伐有望加快;國產非轉基因大豆與進口轉基因大豆有望形成“兩種商品、兩種市場”的格局,這都將有利于中國大豆產業的發展。
(來源:農視網)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
克东县
|
海城市
|
余干县
|
阿合奇县
|
府谷县
|
太康县
|
天峨县
|
中卫市
|
石城县
|
芦溪县
|
丽水市
|
竹溪县
|
三河市
|
玉林市
|
大埔县
|
布尔津县
|
彰化市
|
武宁县
|
隆尧县
|
夏邑县
|
汽车
|
班戈县
|
临湘市
|
莒南县
|
辰溪县
|
上栗县
|
如东县
|
定陶县
|
岳普湖县
|
乌鲁木齐县
|
鄢陵县
|
临潭县
|
镇江市
|
黄梅县
|
武清区
|
永定县
|
六枝特区
|
从江县
|
历史
|
宜章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