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科普】霉菌毒素知識專題系列之三 [打印本頁]
作者: susan88 時間: 2015-11-5 21:16
標題: 【科普】霉菌毒素知識專題系列之三
本帖最后由 susan88 于 2015-11-13 13:41 編輯
霉菌毒素知識專題系列之三(3)
伏馬毒素 & 玉米赤霉烯酮
霉菌毒素知識專題系列之三主要內容為六種重要霉菌毒素的介紹,包括來源、分子式、分子結構、分子量、理化性質、毒性危害作用及機理、限量標準等內容,本期介紹伏馬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
伏馬毒素(煙曲霉毒素)
伏馬毒素(Fumonisins,FBs)是由鐮刀菌屬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下產生的水溶性代謝產物,是一類由不同的多氫醇和丙三羧酸組成結構類似的雙酯化合物。迄今發現共11種,其中以FB為危害范圍最大和研究最廣的伏馬毒素。
英文名:Fumonisins,FBs
化學分子式:C34H59NO15
分子量:721
分子結構:是由不同的多氫醇和丙三酸組成的結構類似的雙酯化合物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理化性質:FB易溶于甲醇及乙腈-水、水、對熱穩定。
來源: 由串珠鐮刀菌、層生鐮刀菌和輪枝鐮刀菌等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玉米及其副產品、小麥及其副產物易超標。
主要危害:伏馬毒素的化學結構與動物機體內的鞘氨醇、神經鞘氨醇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因此伏馬毒素競爭性地結合神經鞘氨醇N一2酰基轉移酶,從而抑制了神經酰胺的生物合成,從而阻礙了鞘脂類合成代謝。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jpg
控制標準:畜、禽飼料≤5000ppb。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 zearalenone, ZEN) 又稱F- 2毒素, 是由多種鐮刀菌產生的一種非類固醇結構。ZEN 是2, 4- 二羥基苯甲酸內酯類化合物,化學名稱為6- ( 10- 羥基- 6- 氧基碳烯基) - β- 雷鎖酸- μ- 內酯。
英文名: Zearalenone,ZEN
化學分子式:C18H22O5
分子量: 318

分子結構:ZEN為2, 4-二羥基苯甲酸內酯類化合物, 其結構與動物內源雌激素相似。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5.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7.jpg
玉米赤霉烯酮與雌二醇相似的分子結構
理化性質:熔點161 ~163 ℃, 不溶于水,溶于堿性溶液、乙醚、苯及甲醇、乙醇等
來源: 玉米赤霉烯酮可以由多種鐮刀菌代謝產生,包括禾谷鐮刀菌、三線鐮刀菌、串珠鐮刀菌、雪腐鐮刀等。DDGS、玉米蛋白粉、噴漿玉米皮、品質不良的玉米易超標。
主要危害:造成動物體內生殖激素紊亂,從而破壞動物生殖發育系統。豬對ZEN 最為敏感。ZEN引起豬陰唇紅腫、不孕、假孕、流產、死胎、公豬性欲降低等。
控制標準:食用谷物≤60ppb;幼雛、妊娠動物、豬飼料≤250ppb,其他飼料≤500ppb。
江蘇奧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您身邊的霉菌毒素解決方案專家,致力于高質、高效、廣譜、低破壞的霉菌毒素脫毒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愿竭誠為廣大畜牧業有需要的朋友提供霉菌毒素解決方案。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湖县|
枝江市|
普定县|
康定县|
洞头县|
博白县|
万全县|
双峰县|
保定市|
耒阳市|
嘉黎县|
榆中县|
察哈|
资源县|
宜黄县|
阳西县|
诸暨市|
女性|
湘乡市|
阿拉尔市|
罗江县|
时尚|
金山区|
舟曲县|
高阳县|
金坛市|
民和|
大庆市|
黑龙江省|
密云县|
鲜城|
永胜县|
石台县|
荣成市|
鲜城|
汝城县|
普兰店市|
同仁县|
元阳县|
铁力市|
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