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蛋雞補鈣有講究 [打印本頁]

    作者: 綠色華瑞    時間: 2015-7-30 10:33
    標題: 蛋雞補鈣有講究

    母雞每產一枚中等大小的蛋,就隨蛋殼排出2-2.2克的鈣,而飼料中鈣的吸收率為50%-60%,故每產一枚蛋需鈣4-4.4克。但是,給雞喂鈣并不是越多越好,日糧中含鈣量過高會降低飼料適口性,影響采食量;攝入鈣量不足又會影響蛋殼質量和產蛋率。因此,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是適時合理地給蛋雞補鈣。
      一、應在蛋雞開產前進行補鈣 為了使母雞多產蛋,產高質量的蛋,應在開產前兩周就開始補充鈣質飼料。實踐證明,產蛋雞日糧中鈣的含量以3%-3.5%為最佳,在產蛋高峰期(產蛋率85%以上)日糧中鈣的含量可增加到3.6%-4%。這樣既可以防止雞體內鈣的缺乏,而又不會動用骨髓中的鈣源,且能保證雞在正常產蛋期間對鈣質的需求。除飼料中補鈣外,在舍內或運動場所放置盛有貝殼粉、蛋殼粉和骨粉的料盒供蛋雞自由采食。
      二、要在每日午后補喂高鈣飼料 蛋雞對鈣質的吸收因氣候、光照、鈣質來源、品質以及個體對鈣的吸收等因素的差異而不有同。在雞產蛋后8-10小時內雞體暫不需要鈣質,只是到了夜間蛋殼形成時才需要大量吸收鈣質以促進蛋殼形成。由于母雞將鈣存留在體內的能力有限,存留率僅一半,特別是粉狀鈣,采食后除被吸收利用一部分外,多余的很快會排出體外。所以,在每天12:00-18:00給雞被鈣質效果最佳,且最好喂給粉狀鈣質飼料,可留存到夜間蛋殼形成的時候而被利用。因這時大部分鈣恰好在夜間蛋殼沉積時進入血液,這樣雞就不必再動動用骨髓中的鈣,就可以充分地利用飼料中的鈣源形成蛋殼,有利于保持雞體鈣的平衡,使雞多產蛋,也有利于保證雞的健康發育。
      三、被喂碎片鈣質 產蛋雞需鈣量相當大,多達3.5%-4%。因此,必須保證添加鈣質飼料,最好是給雞單獨補充鈣質。補充的方式可將1/3的鈣質飼料混于粉料中2/3的鈣質飼料,以碎片狀單獨供給蛋雞自由采食。
      四、日糧中鈣磷比例要適當 鈣磷一起構成骨組織,而雞對鈣的吸收能力受磷的影響,只有鈣磷比例保持平衡時,才能更好地利用鈣,在補鈣的同時,應喂給適量骨粉或磷酸鈣,使雞飼料中鈣磷比例保持在4:1的平衡狀態。

      五、添喂適量維生素C維生素C能增加甲狀腺活動機能和促進體內鈣代謝作用,使鈣從骨髓中溶解出來,使血液中的鈣含量增加,從而改善蛋殼的構成,提高蛋殼硬度。因此,應在日糧中添加維生素C,其添加量以每千克飼料加入50毫克為宜。
      六、補充維生素D平養雞除冬季外一般不易缺乏,而籠養雞則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3有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作用,并能促進骨髓的正常鈣化,有利于提高蛋殼質量和產蛋率。產蛋雞每千克飼料應含維生素D500國際單位,含量不足時,應添加魚肝油或合成產品。
      七、注意應激因素的影響 各種應激因素都能影響雞對鈣的吸收利用。應激影響可使雞只產蛋過程和產蛋時間延長,蛋在蛋殼腺中長時間存留而增加鈣的沉積,從而使蛋殼顏色變得蒼白。因此,在飼養過程中應盡量減少應激,保持適宜的飼養密度和舍溫,這樣既可使蛋殼顏色和質量有所提高,還能確保雞只高產穩產,增加飼養效益。


    該貼已經同步到 綠色華瑞的微博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宁蒗| 容城县| 文安县| 桂林市| 绥中县| 鄄城县| 山西省| 崇信县| 余江县| 高安市| 竹溪县| 南靖县| 五台县| 贞丰县| 牙克石市| 信阳市| 栖霞市| 象山县| 普宁市| 苏尼特左旗| 玉龙| 屯留县| 庆元县| 崇阳县| 玛曲县| 年辖:市辖区| 富阳市| 乌拉特后旗| 四平市| 乐至县| 葵青区| 北流市| 石嘴山市| 吉安县| 通海县| 崇义县| 元谋县| 霸州市| 双辽市|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