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深度解讀中國生豬產業鏈趨勢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編輯    時間: 2015-6-25 16:58
    標題: 深度解讀中國生豬產業鏈趨勢


      中短期生豬供給持續收縮

      我們判斷,中短期生豬供給將呈現持續收縮態勢。短期來看,一方面生豬存欄處于歷史低位,且散養戶存在一定壓欄。中期來看,一方面能繁母豬存欄持續下行,自2013年9月開始,連續20個月環比下降,目前已經降至3971萬頭,降幅高達21.8%。

      草根調研結果顯示民間產能淘汰幅度超出預期。從我們生豬草根調研信息來看,民間的生豬產能淘汰幅度超出預期,主要體現兩個方面:1、連續的豬價低迷給養殖帶來的深虧使得退出養豬行業的養殖戶大幅增加,中小型養殖戶的淘汰比例超過40%,且趨勢仍將延續。2、規模化豬場擴產減緩,母豬自然淘汰后補欄降低,存欄水平下降幅度在10%。我們預計整體能繁母豬存欄13年高點下降幅度達到25%-35%。

      豬肉需求總量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

      我們認為豬肉總需求量保持增長但增速趨緩。主要表現為:(1)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緩,家庭豬肉需求增長減慢;(3)宏觀經濟增速減緩,企業豬肉需求增速逐年遞減。總體上,我們預計2015年、2016年生豬的需求量折合頭數分別為7.27億頭、7.28億頭,對應增速0.82%、0.16%。

      供需博弈判斷豬價中短期豬價皆可看漲

      綜合上述供需分析,我們認為,豬源緊張短時間內改變,加之6月份的端午需求刺激,豬價短期將會繼續保持上漲態勢。14年年底是母豬淘汰最猛烈的時間段,對應今年豬價高點應該是3、4季度,預計下半年豬價可到17元/公斤。

      長期來看,而考慮到能繁母豬供給(含PSY變化)、需求增速下滑等因素,我們測算得出15、16年生豬供需將呈現短缺狀態。具體為:(1)從供給方面來看,我們估計2015年生豬出欄量為7.11億頭,2016年為6.93億頭;(2)根據我們對城鄉家庭消費量、餐飲消費量、企業需求量等方面的測算,我們估計2015年消費量為7.27億頭,2016年達到7.28億頭;(3)預計2015年生豬短缺1517萬頭,2016年短缺3462萬頭。總體上,預計2015年全年均價15元/公斤(高點可達17),2016年全年均價17元/公斤(高點可達19)。

      供給篇:以產業鏈為鑒,探秘供給源

      生豬產業鏈由上至下逐漸集中

      生豬產業鏈包括育種、養殖、加工流通和消費四個環節。(1)育種環節包括核心群育種、祖代豬育種(一元豬)和父母代豬育種(二元),國內育種水平有待提升,行業較為分散;(2)養殖環節主要是指三元商品豬養殖,養殖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處在分散至集中的整合期;(3)加工流通環節包括生豬屠宰加工和生鮮肉銷售,屠宰行業相對養殖集中,仍有較大提升空間;(4)消費環節指整個市場對豬肉以及加工制品的需求和消費。生豬產業鏈由上至下逐漸集中,上游養殖行業最為分散,下游屠宰加工行業略微集中。



      育種環節:國內育種水平有待提升,行業較為分散

      育種環節是生豬產業鏈的上游環節,目前國外育種技術已經成熟,且行業集中化程度極高;國內育種水平較為落后,原種豬主要依賴進口,且行業較為分散。

      國外育種技術已經成熟,且行業集中化程度極高。(1)全球生豬育種大國主要有美國、加拿大、丹麥、法國和英國等。(2)當前生豬育種行業處于分子育種階段,全球養殖量較大的有十多個品種,主要來源于美國和歐洲,包括約克夏、長白、杜洛克等。(3)全球最大的生豬育種企業是英國的PIC國際種豬集團,其年銷售種豬可達300萬頭,前四大種豬銷售企業的年種豬銷量約為600萬頭。



      國內育種水平較為落后,原種豬主要依賴進口,且行業較為分散。

      (1)目前國內生豬主要品種基本源于國外,由于國內原種繁育技術相對落后,需要不定期的從國外引種以補充國內核心原種群。(2)下游客戶主要是中等規模或者較小規模的養殖場。其中,中等規模的養殖場引進二元種豬,并生產銷售三元豬;較小規模的養殖場引進仔豬,并養殖成三元豬銷售。(3)核心種群的性狀維持依賴于不定期的外國種豬進口,處于“引種→維持→退化→再引種”的不良循環。

      養殖育肥環節:由分散至集中的長期整合歷程中

      養殖育肥環節屬于生豬產業鏈的中游環節,其流程是出生→斷奶→保育→育肥→出欄,期間共耗時約170天。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的現階段特征為:(1)生豬養殖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及華北地區,與玉米種植地理分布重合度高;(2)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處在分散至集中的整合期。

      生豬養殖地理分布與玉米種植地理分布重合度高

      我國生豬養殖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及華北地區,國內生豬出欄大省包括四川、山東、河南、湖北和湖南等。生豬養殖主要分布于這些地區的原因有:(1)長江流域淡水資源豐富,滿足生豬養殖對淡水的大量需求;(2)華北、華中、西南氣候適宜,處于經濟相對落后的內陸地區,相對適宜發展畜牧業;(3)華北、西南是玉米(豬飼料主要原料)主產區,飼料原料價格和運輸成本較低,因而當地生豬養殖成本相對較低。

      來源:長江農業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丘北县| 介休市| 巨野县| 石狮市| 元氏县| 长丰县| 和田县| 泸州市| 通海县| 清涧县| 长岭县| 拜泉县| 合川市| 红河县| 广水市| 法库县| 伊宁县| 五峰| 新昌县| 大渡口区| 新建县| 宜章县| 博白县| 太湖县| 博白县| 桃源县| 龙游县| 柘城县| 繁峙县| 潞城市| 陕西省| 天津市| 拉萨市| 封开县| 辽宁省| 平江县| 栾城县| 大渡口区| 克山县| 布尔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