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宗禮:我國養豬業發展規劃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編輯
時間:
2015-6-2 09:10
標題:
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宗禮:我國養豬業發展規劃
全國肉類結構變化趨勢:1985年--2000年,豬肉大幅下降,降低20%,禽肉明顯增加,提高了11%,牛羊肉小幅增長,提高了7%。2000年以來,豬肉緩慢下降,禽肉穩步增長,達到20%,牛羊肉基本穩定在13%左右。
(, 下載次數: 41)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2000--2014年,生豬年出欄由51862萬頭增至73510萬頭,增長41.7%,年平均增長2.5%。豬肉產量有4238萬噸增至5671萬噸。增長33.8%,年均增長2.1%。
2013年生豬規模,年出欄500頭以上的占了41%,與2007年相比,比重提高19%。
生豬生產的主要扶持政策:
1.扶持標準化規模養殖。規模標準:年出欄生豬5000頭以上。生豬額度:單場50-100萬元。資金用途:支持圈舍改造和標準化生產等。補貼形式:以獎代補。2014年總資金達到9億元(含生豬、蛋雞、肉雞、肉牛和肉羊)
2.生豬良種補貼。工作目標:提高良種使用水平,推廣人工授精技術。實施范圍:全國28個項目省。補貼標準:每頭能繁母豬每年使用4份優質豬精液,每份補貼10元。 2014年項目資金6.6億元。
3.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調動地方政府發展生豬生產積極性,2014年獎勵資金35億元,獎勵大縣560個。
今后政策扶持的重點:2015年,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暫停實施;直接補貼政策可能會越來越少;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公益性、關鍵領域、薄弱環節(養殖廢棄物資源利用、金融與保險、種業創新)
生豬養殖業總體目標:穩定供給,提質增效,保障安全,環境友好
基本原則:轉變方式,提質增效,種養結合,優化布局,龍頭帶動,產業融合,市場主導,政府引導。
區域布局:綜合考慮環境承載能力、資源稟賦、養殖傳統、消費偏好、屠宰加工和區位優勢等條件。東北、西北地區,因土地、飼料資源豐富,應重點發展。中部、西南地區,屬于傳統主產區,應穩定發展。而東部沿海地區(蘇、浙、閩、粵)環境壓力較大,養殖發展空間受限,應適度發展。
目前我們的重點任務是:1.引導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 2.實施生豬遺傳改良計劃。遴選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建立種豬生產性能測定體系、加強種豬遺傳評估平臺建設、推進種豬聯合育種。3.指導生豬養殖糞污處理。 4.強化生豬檢測與預警。5.完善生豬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建立生豬產品目標價格制度、探索生豬目標價格保險試點。
來源:中國畜牧協會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安县
|
冷水江市
|
郎溪县
|
陈巴尔虎旗
|
达拉特旗
|
财经
|
沙坪坝区
|
托克逊县
|
尼木县
|
迁西县
|
广灵县
|
五寨县
|
呼图壁县
|
栾城县
|
义马市
|
乐陵市
|
沙湾县
|
嘉禾县
|
大城县
|
自治县
|
黄平县
|
梅河口市
|
沭阳县
|
乐都县
|
乃东县
|
赤壁市
|
合肥市
|
青州市
|
抚远县
|
奇台县
|
铜陵市
|
芷江
|
黄平县
|
罗江县
|
柘城县
|
荃湾区
|
湛江市
|
宝坻区
|
二手房
|
玛曲县
|
尼木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