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上海擬打造外省市豬肉入滬集散中心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編輯    時間: 2015-3-25 09:23
    標題: 上海擬打造外省市豬肉入滬集散中心

      上海每年要消費掉1000多萬頭豬。這么多豬肉,怎么從外省市入滬?上海蔬菜集團董事長王永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要打造一個外省市豬肉入滬的產品集散中心、信息發布中心、質量監管中心,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農產品交易平臺,把上海優質資源轉型升級到西郊國際,讓老百姓吃到安全可靠的農產品。

      入滬豬肉超60%

      上海的豬肉同蔬菜一樣,主要通過大市場、大流通的調節,時間長了也就形成了規律。目前,供滬豬肉的豬源以河南、江西居多,與客菜情況相仿,外省市入滬的片豬肉占了整個上海市場的60%-70%。本市幾大市場的肉類批發分布如下:上海蔬菜集團麾下的江橋、江楊兩大肉類批發市場,合計片豬肉每天的平均交易量在7000頭左右,去年分別創下單日最高交易6281頭及5700頭的紀錄。此外,西郊國際現單日交易量約2000頭。同時,地處浦東的上海農產品批發中心每天也有4000頭左右的交易量。但浦東浦西幾大肉類批發交易主渠道僅占上海每天需求量(25000-28000頭)的50%-60%,因此,渠道相對分散,不夠集中。

      肉類交易有“監管隊”

      從源頭把控,本市從2006年開始建立產銷對接的可追溯系統。王永芳介紹了幾大市場如何做到上控源頭、中控平臺、下控渠道的做法。一是從有入滬資質的外省市肉類企業中,好中選優,再制定一個比“平裝本”要求更高的“精裝本”的標準。首先是量,進市場的外省市企業要具有一定的屠宰規模,即在行業中要有一定的影響力,硬件上是否達到國際標準,有沒有預冷、排酸的生產線。二看其有無重大事故發生的歷史和潛在隱患,這是衡量取舍的最重要準入標準。

      在監管方面,凡是入住市場的企業,除了有效證照的備案還要與市場方簽承諾書,還要根據規模大小交2萬至10萬元的保證金,由供銷方共同承擔可能出現的風險,并且市場要求屠宰企業每批次檢測比例必須達到15%-20%。江橋、江楊方面還改變了以往供貨方送檢的模式,主動前去抽查。

      管住“下家”才最牛

      此外,市場在整個豬肉交易的過程中,除了保存每天的交易數據信息,還對交易雙方的經營情況、個人信息、甚至他們的健康狀況,都進行登記備案,并在去年與中國銀行合作,把交易雙方的追溯卡與銀行賬戶實現資金、信息對接綁定,保證了交易雙方個人信息的真實性。  來源:新華網上海頻道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游| 柳江县| 安康市| 河津市| 百色市| 东乡族自治县| 明光市| 大化| 措勤县| 班戈县| 皋兰县| 德阳市| 台安县| 清流县| 河津市| 获嘉县| 贡山| 龙南县| 常德市| 郑州市| 望江县| 武冈市| 温州市| 龙门县| 基隆市| 田林县| 高州市| 牙克石市| 孟连| 集安市| 陆川县| 来凤县| 阿尔山市| 小金县| 勐海县| 临西县| 东平县| 武夷山市| 德州市| 来安县|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