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10多年外購小豬飼養來看,外購小豬飼養其實是一個風險性較高的飼養方式,購回小豬后很多豬場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死亡率達到30%以上很是常見,購回小豬一月內死亡近80%以上也時有發生,養殖戶有時就納悶了,為什么仔豬在別人場里養的挺好,到我這里就發病了呢?其實很多事情都是有因果的,是由于我們做的不對,做的不好所以才出現這樣一些問題,下面是我們在10多年的一線工作經驗總結,奉獻給各位外購小豬飼養的同仁們。
養好外購仔豬
一、外購仔豬的準備工作
(一)豬舍清毒,細致徹底
1、對豬舍地面、水食槽、屋頂、用具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
2、消毒方法: 先用清水沖洗干凈---火堿浸泡----用水徹底沖洗干凈----空一天后用氯制劑消毒(給它梟獨)----空一天后,再用“給它梟獨”消毒后空7天徹底干燥后方可進豬。
(二)選好豬場,不貪便宜
1、要選擇有規模豬場購仔豬,有資質的豬場相對疫苗接種更規范,豬群更健康。
2、多方打聽售仔豬豬場的疾病情況,摸清豬場是否有疫情。
3、上豬場購豬時要問豬場索要免疫證件、免疫程序、打免疫牌等。
(三)選好豬苗,精挑細選
1、選擇良種瘦肉型雜交商品豬,這樣的豬生長更快,料肉相對低些,抗病率相對更強。
2、選仔豬要求:精神狀態好、糞便尿液正常、無淚斑、皮膚紅潤、毛色光亮、尾巴上翹、大小均勻。
二、裝車運輸工作
1、選擇一輛合適的車,車廂平整,不能太光滑,最好能墊上稻草,夏天在稻草上噴水。
2、運豬車近期最好是沒運過豬,特別是沒運過病死豬。
3、運豬車輛在運豬前一天徹底沖洗干凈,用“給它梟獨”進行消毒沖洗
4、運豬當天用“給它梟獨”進行噴霧消毒后出發,到售豬場后再消毒一次
5、小豬上車不能暴力驅趕
6、小豬上車后帶上證件盡快出發,不要作過多停留,路上不要急剎。
三、小豬到場后飼養管理
很多購小豬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大多在購回后7—15天左右,主要原因是因為運豬應激和我們的飼養管理不到位有關。
(一)我們購的小豬大都是30斤左右小豬,有時還低于30斤,這樣的小豬有以下特點:
1、保溫能力差、抗應激能力差
2、胃發育不成熟、胃酸不足、消化酶不足、腸絨毛正在發育,消化機能不完善
3、免疫能力差,抗病力能力低
(二)運豬應激對仔豬的影響非常大,有些造成發病的直接原因
1、運豬車輛空間狹小、運豬環境惡劣、運豬時間長體力透支
2、腸道空腹時間長,絨毛萎縮25-50%、胃酸分必減少,消化酶減少,消化能力下降。
3、仔豬失重3—5%、體脂損失,能量耗損
4、應激后免疫力下降
5、體內酸性物質增加,電解質失衡
6、腸道菌群被破壞
(三)豬到場后的飼養管理要點
1、運豬車到場后,下豬要輕抓輕放
2、根據豬的強弱大小,豬欄大小進行合理分群,0.8㎡/頭,最好不超過15頭/欄。
3、在豬圈的最后一欄空出,留著裝病弱豬。
4、豬群到場后只供飲水,飲水中添加給它捷諾維。
5、豬到場后過1--2小時方可飼喂少量飼料,5—6分飽即可。過1天后飼喂7—8分飽,5天之內逐漸加大飼喂量到第5天自由采食。
6、豬到場后15天過了應激期后再開始接種疫苗
7、每天保持圈內環境衛生、注意保持圈內的干燥,注意通風和保溫的協調性。
8、常規消毒每周2次,疫病流行時每2天一次或1天一次。
9、飼喂時隨時檢查豬群,發現病豬弱豬及時隔離,合理治療。
10、做好記錄,包括進豬時間數量、用藥用料、死亡、淘汰和銷售等,做到心中有數。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