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物聯網技術養豬 萬頭豬只需1人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編輯    時間: 2014-11-5 09:19
    標題: 物聯網技術養豬 萬頭豬只需1人


      物聯網。增加效益當物聯網成為養豬場的“豬倌”,給養殖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養一萬頭豬,以前16個人,現在只要一個人。

      以一家年出欄生豬5萬頭的企業為例,物聯網技術帶來的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每年節省人力成本60萬元,降低生產資料成本80萬元,增加經濟效益500萬元。

      整個豬舍里幾乎看不到一個工人;豬食從成分搭配到輸送分配都是全自動進行;站在豬舍門外一點異味都聞不到,整個豬舍地上看不到豬糞的影子;豬舍全年保持恒溫恒濕;由母豬接觸公豬的次數,可以自動判斷出發情和排卵的精確日期……這一切,只需要幾個工人坐在電腦前按幾個開關就能全部完成。

      這是記者近日在夏溪農場附近的常州市楓華牧業看到的場景:高科技物聯網技術當上了養豬場的“豬倌”。

      一萬頭豬的喂食、清糞等工作,一個人就能全搞定

    (, 下載次數: 0)



      (江蘇)常州市楓華牧業有限公司創建于2009年,擁有基礎母豬群2500頭,年出欄生豬5萬多頭,公司是農業部生豬標準化示范場。

      “我們的豬舍布局充分考慮了動物福利,全場整套引進美國智能化養豬設施,全自動喂料、全封閉、全漏縫、全自動環境控制。”楓華牧業總經理助理呂向陽介紹,以前喂豬需要工人一個一個豬圈喂過去,人工耗費多,飼料也有浪費,現在他們能實現自動定時定量喂養。以往,養一萬頭豬需要16個工人,而現在,所有這些事情,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了。

      清掃豬圈也是過去養豬最耗費人力的工作,而楓華牧業使用的智能化養殖設備不需要人工打掃,全漏糞設施就像在每個豬舍下安裝了個抽水馬桶,達到一定量就自動排到專門的設備中,制造沼氣、沼液等方便循環利用,豬舍里不會有糞便殘留。

      “即便遇到極端天氣,豬舍的溫度也能始終保持在合適的溫度。”呂向陽介紹,智能養殖系統能對豬舍內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等進行監控,一旦有指標出現異常,系統會自動開啟地暖或水空調或空氣過濾設備等,進行調節。“這套智能化養殖系統,讓人工喂食、人工清掃豬舍、人工拿著水管為豬舍降溫等成為過去,一切全靠機器就能自動完成,養殖一萬頭豬現在一個人就能搞定。”

      這兒公豬的待遇“高大上”,吃住都是“私人訂制”

      前面說的只是智能化養殖系統為5萬頭出欄生豬提供的待遇,而對于楓華牧業擔負著繁衍重任的基礎母豬來說,智能化養殖系統為它們帶來的可以說是VIP級別的生活。

      “我們每頭母豬都有一個電子耳標,我們的系統通過耳標識別,為每一頭母豬量身定制它們一天的生活的,實現精準管理。”呂向陽告訴記者,和普通豬吃“大鍋飯”不同,這兒的每一頭母豬吃的都是“私人訂制”。每個基礎母豬的豬舍都有進食間,只能一頭母豬進入,母豬進入后系統會根據耳標識別母豬,根據母豬的年齡、體重、營養狀況、是否懷孕等調配食物中的營養結構,并根據母豬每天的食量分配食物。此外系統還會對母豬建立檔案并進行追蹤,每天的采食量、體重等都有記錄,遇到需要打疫苗、疾病或者待產等情況還會自動發出警報。

      當然,母豬的精準管理不僅僅只是飲食這么簡單。“過去判斷母豬發情完全是根據技術員的經驗,很容易出現誤判斷,錯過最佳受孕期。”呂向陽表示,智能養殖系統會監測每頭臨近發情期的母豬,根據母豬觸碰公豬的頻率,判斷母豬的發情期和排卵期。“再加上有經驗技術員的判斷,成功率能大大提升。”

      相比母豬,公豬的待遇更是“高大上”,在享受母豬所有現有待遇的基礎上,公豬的住宿條件更佳,全封閉的豬舍連工作人員都無法隨便進入,從投食到取精所有都是全自動進行,“連進入公豬宿舍的空氣都是經過過濾的,空氣質量標準達到了手術室的標準。”

      智能化養殖,節約的不僅是成本,還能提高質量

      農業智能化雖然在常州還不普及,但楓華牧業已經走在了前列。

      “智能化養殖系統使用這一年多來,帶來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呂向陽介紹,以武進區嘉澤鎮夏溪農場基地為例,規模為2000頭核心母豬群,年出欄各類生豬約50000頭,采用智能化飼養模式,每年可節省人力成本達60余萬元。通過智能化系統的運用,每年降低生產資料成本80余萬元。然而節約成本還是不是最重要的,智能化養殖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提高品質,母豬大群智能化飼養可減少生豬疫病的發生,提高母豬產仔率和生豬成活率,全年綜合可增加經濟效益達500余萬元。

      當然,如果你想知道物聯網養出來的豬,口感怎么樣?貴不貴?可以這么說,口感和賣價跟傳統養殖的豬肉差不多,物聯網的好處其實就是節約成本。


    作者: durosesea    時間: 2014-11-5 12:25
    扯蛋!除非所有技術人員,維修員等都除去,飼養員就1個人可以!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龙江省| 册亨县| 大理市| 深州市| 宽城| 扎鲁特旗| 佛学| 河西区| 龙山县| 资阳市| 乌拉特后旗| 陇川县| 巴林左旗| 晋中市| 土默特右旗| 肥东县| 都安| 鸡西市| 南投市| 基隆市| 韶山市| 宜宾市| 栖霞市| 巴青县| 齐齐哈尔市| 理塘县| 涿鹿县| 平阳县| 临夏县| 蓬溪县| 郓城县| 舒城县| 九寨沟县| 铜山县| 梓潼县| 宁波市| 探索| 桐城市| 杨浦区| 阳东县|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