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篇 在養殖肉雞過程當中,疾病的發生已經不容忽視,尤其是新城疫、禽流感、支原體,大腸桿菌,球蟲,腸毒綜合癥等,對肉雞的影響已經是非常的大,甚至會造成養殖失敗----賠錢。 下面簡述幾個常發病的臨床癥狀及最佳防治方案。 支原體+大腸桿菌=氣囊炎 流行病學: 空氣質量差、其他呼吸道類疾病都會誘發本病。而且群體一旦發病,很難徹底治愈,因為其產生的分泌物會終生存在于體內。 法氏囊,新城疫,傳支等疫苗的免疫也會誘發該病,而且發生的速度非常快,最快的不過5-10個小時就能有呼吸道癥狀。所以在免疫前一天免疫當天使用呼暢,能降低這種疫苗應激反應,且能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支原體的病原特性 支原體對環境的抵抗能力不強,在水內立即死亡,在20℃的雞糞內可生存1-3天。在卵黃內37℃時生存18周,在45℃中經12-14小時死亡,只有在-30℃以下才能保存1-2年以上。 所以在進雛之前加強消毒以及平時加強飼養管理,能大降低該病的發病率(為什么有的雞群得病,有的雞群不得病,就是這個原因) 臨床癥狀 支原體的臨床癥狀很不一致 1. 在肉雞上最輕微的病變一般出現在2周以內,以輕微的甩鼻為主。 2. 大群甩鼻癥狀增加到一定量時,就開始轉變癥狀,出現咳嗽,此時若再不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隨后就繼發大腸桿菌。 3. 大群呼嚕、咳嗽眼腫流淚眼睛由圓形變成橢圓,個別雞只呼吸困難鼻部有黃色結痂,扎堆,炸毛的癥狀增加 解剖癥狀: 氣囊: 氣囊上有云霧狀分泌物附著,在氣囊內側,氣囊內有黃白色氣泡,囊壁增生,此時多個氣囊都有病變,甚至有黃色干酪樣物,時間再長一點,就會引發大腸桿菌病。 氣管: 氣管內有帶血的粘痰,越嚴重的越多,鼻腔內有黃色粘液或干酪樣物堵塞。 治療方案 本病最好是在未發生之前預防,一旦感染就很難徹底治愈。 治療時所使用的藥物根據地區的不同藥物也有所差異,但差異也并不大,下頁可供參考: 輕癥 一般發生在1-15日齡: ①呼暢、呼爽 (支原體藥) ②大腸桿菌藥 (根據地區不同選擇 不同的藥物) ③中藥口服液 (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2號) 中癥-重癥: 一般發生在15-35日齡: ①氣囊清 300斤/袋 ②卡氟卡 300斤/袋 ③終結者 300-400斤/袋 注意加重藥量,防止大腸桿菌復發 總結 支原體一般不單獨發生也不單獨用藥:大腸桿菌+支原體+抗病毒藥,所以臨床上所說的氣囊炎,一般是指支原體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后的表現。 所以大腸桿菌與支原體一般不用分開,同時治療就行了。而且一定要早治療,等到出現包心包肝癥狀時,一切藥物的效果都不會有太大的表現。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