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羊小反芻獸疫治療措施
[打印本頁]
作者:
瑞普斯XX
時間:
2014-8-4 16:39
標題:
羊小反芻獸疫治療措施
羊小反芻獸疫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接觸型傳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小反芻獸,特別是山羊和綿羊,野生動物偶爾感染,未見有人感染該病的報道。屬我國規定的一類動物疫病。
一、病原簡介
反芻獸疫是由小反芻獸疫病毒引起的一種嚴重的傳染病,主要感染小反芻動物,特別是山羊高度易感。主要侵害淋巴組織及消化道上皮組織,以突然發熱、眼鼻排出分泌物、口腔潰瘍、呼吸失調、咳嗽、惡臭的腹瀉和死亡為特征。
二、流行病學
1、傳染源。患病動物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組織,或被其污染的草料、用具和飲水等。
2、傳播途徑。本病主要通過直接和間接接觸傳染或呼吸道飛沫傳染,飲水也可以導致感染。病畜急性期自分泌物、排泄物及呼氣等排出病毒,成為傳染源。同地區之動物,以直接接觸方式或經由咳嗽而行短距離飛沫傳染,不同地區因以引入感染動物而擴散,故須管制感染區羊只及相關物品的移出。一般認為羊只恢復後不會成為慢性帶原者,但感染後潛伏期間,可能傳播本病。
病毒發現于精液及胚胎,故可能會經人工授精或胚移植傳染。
感染母羊發病前1天起至發病後45天期間,乳汁含病毒,故可經乳汁傳染。
病毒在體外不易存活,故各種病媒的傳播機率低。病媒蟲亦不認為會傳播本病。
3、易感動物。山羊及綿羊為主要的感受性動物,山羊較綿羊感染性高且臨床癥狀較嚴重。不同品種的山羊或同品種不同個體的感受性亦有不同
4、小反芻獸疫潛伏期為4~5天,最長21天,首次入侵時,所有感受性羊群即大爆發本病,但一旦常在後,變為散發,隨季節性羊羔的出生而病例增加。
三、臨床癥狀
小反芻獸疫是小反芻獸的一種以發熱,眼、鼻分泌物,口炎,腹瀉,和肺炎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該病臨床癥狀和牛瘟相似,但只有山羊和綿羊感染后才出現癥狀,本病潛伏期多為4-6天,發病急,高熱可達41℃以上,持續3-5天,病畜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體重下降,鼻鏡干燥,口鼻腔分泌物逐漸變成濃性黏液,如果病畜不死,這種癥狀可以持續14天。發熱開始的4天內,口腔黏膜先是輕微充血及出現表面糜爛,大量流涎,小區壞死通常首發于牙床下方黏膜,其後壞死現象,迅速向牙齦、硬顎、頰、口腔乳突、舌等黏膜蔓延。壞死組織脫落,出現不規則且淺的糜爛斑。部分羊的口腔病變者,2 天內痊愈,這些羊可能恢復。后期出現帶血水樣腹瀉,嚴重脫水,消瘦,懷孕羊可能流產。隨之體溫下降,因二次細菌性感染出現咳嗽、呼吸異常,發病率可達100%,死亡率可達100%。
四.預防治療:
1.羊舍周圍用碘制劑消毒藥每天消毒兩次。
2.使用國浩高科藥業小反芻血清配合刀豆素肌肉注射,0.1-0.2ml/kg體重,1次/天,連用2天。重癥可酌情加量,預防劑量減半或遵醫囑。
3.針對懷孕的母羊按照治療量每天分兩次注射。兩天后化膿的部位出現結痂,結痂后完全恢復正常。
4.預防措施 對于未發病羊群,應及時使用血清抗體進行接種免疫,北京國浩高科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小反芻血清含有高效價羊小反芻獸疫同源精制血清抗體,能有效地治療和預防山羊綿羊小反芻獸疫疾病,提高羊群免疫力,增強羊群體質。預防按照0.1ml/kg體重1次/天,連用2天;小反芻血清注射后可快速被機體吸收(1個小時可達到最高血濃度),與病原體結合后能夠迅速中和病毒徹底清除病原體對機體的危害,迅速控制羊場疫情,同時,誘導機體產生內源性干擾素,促進抗體形成,阻止病毒性細胞的復制,從而起到抗感染抗病毒殺菌的作用。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泉县
|
淮阳县
|
辛集市
|
百色市
|
安新县
|
德保县
|
禄劝
|
界首市
|
田阳县
|
镇坪县
|
怀宁县
|
宜宾县
|
新田县
|
山丹县
|
邵东县
|
泸西县
|
龙州县
|
临高县
|
田林县
|
辽宁省
|
榆林市
|
铜山县
|
万源市
|
聂荣县
|
彭阳县
|
贵南县
|
南京市
|
新密市
|
奉化市
|
沙洋县
|
齐齐哈尔市
|
娱乐
|
重庆市
|
香格里拉县
|
庄河市
|
眉山市
|
同德县
|
辽阳县
|
馆陶县
|
东平县
|
临邑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