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玉米苗期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打印本頁]
作者: zygcjl 時間: 2014-7-30 23:12
標題: 玉米苗期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玉米苗期常出現缺苗、畸形、變色、僵苗、弱苗等問題,通過分析原因,提出管理對策,確保苗齊、苗勻、苗壯,為豐收奠定基礎。
1、玉米缺苗
種子發芽率達不到國家標準,導致出苗不齊。應加強市場監管,嚴禁劣質種流入市場。
種子生活力不高。雖然種子發芽率達到國家標準,但發芽勢低,幼苗出土能力差,出土過程中,營養耗盡,常受到病菌侵染,幼芽腐爛變質,不出苗。種前不僅要進行芽率試驗,而且要做好芽勢試驗,確定合理播種量
種子回芽不出土。播種后,種子吸水萌發,但種子根和胚芽伸長之后,水分得不到有效的供應,導致種子的生命力停止,種子腐爛,但芽根可見,俗稱回芽。要求足墑播種,墑情不足時播后澆蒙頭水。
因種子特性不同而造成田間和室內結果反差大。粉質型種子,粒較大,在室內做芽勢、芽率試驗,效果很好,但由于其頂土能力差,受外界溫度、濕度影響較大,導致在田間生產條件下達不到出苗標準,造成缺苗。應預先做好大田成苗試驗,方可適量播種。
播種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播種耬出現的問題。機械性能不佳或機手沒經驗,導致下粒不勻,導致大片缺苗或幾十米沒籽,斷壟嚴重。應選用性能完善的機械進行播種,且播種前進行調式,對機手進行培訓。
種肥燒苗。若種肥同播,二者距離太近時,常會燒苗,導致種子呈僵籽狀,形狀完好,但不能發芽。種肥同播時,兩者左右距離控制在5公分,上下距離控制8-10公分。
播種太深,種子不能正常出苗。播種時足墑播種,深度控制在3-4公分。
田間持水量大。低洼處積水,種子無氧呼吸時間長,產生酒精中毒,種子腐爛,不能出苗。要注意及時排水,加強中耕,增加土壤透氣性。
病蟲危害。金針蟲、粘蟲、地老虎、二點委夜蛾等蟲害發生重,導致不出苗,或莖葉被啃食,造成缺苗斷壟。做好病蟲預測預報,及時開展防治。
2、玉米苗畸形、變色
玉米心葉扭曲。如果幼苗心葉卷曲,葉片中段有蟲口,且皺縮,一般為薊馬危害所致,注意肥水管理可很快恢復生長。如果幼苗心葉卷曲,有大片白斑,有可能是除草劑使用不當,嚴重時植株鈍化,下部變粗,顏色發深,有的呈現紫色,可噴施金寶貝葉面肥進行解救,并加強肥水管理,嚴重的地塊在不誤農時的情況下進行毀種、復種。
玉米葉片邊緣發紅玉米苗生長正常,但葉片邊緣有發紅現象,嚴重的莖桿也稍微變色,是缺磷所致。一是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低,磷供應不足;二是苗期遇低溫或其它原因,幼苗根系不良,吸磷能力降低,尤其是播種早,土壤粘重、板結的地塊,若遇干旱,這種情況會更加嚴重;三是大水漫灌,有效磷隨水溶解下沉,使幼苗吸收不到充足的磷。可噴施磷酸二氫鉀進行緩解,苗期施肥要用復合肥,不能偏施氮肥。
3、玉米僵苗、死苗情況分析
有的玉米出苗后,出現細弱、葉片枯黃、死亡等現象,主要原因是:苗期根系受病菌感染,患上苗枯病,種子根發褐腐爛,次生根不出或很少,輕者地上部分生長緩慢形成僵苗(小老苗),重者從地下到地上整株干枯死亡。
早播田,由于飛虱危害,感染粗縮病,造成幼苗矮粗、顏色發暗,呈“君子蘭”狀,生長遲鈍,這是粗縮病的前期癥狀。可調整播期,注意防治飛虱,飛虱遷飛高峰與玉米齊苗期相逢時,及時用吡蟲啉加菌毒清進行噴霧防治,可有效預防粗縮病和苗枯病。
品種生長勢弱。有的品種本身苗期表現細弱,也就是群眾說的不發苗,拔節期以后會迅速生長。
招商熱線:400-666-4728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野县|
普兰县|
北宁市|
四会市|
温宿县|
五常市|
阿荣旗|
池州市|
无极县|
基隆市|
渝北区|
砚山县|
固镇县|
济南市|
游戏|
阿瓦提县|
桂平市|
绥棱县|
南皮县|
德惠市|
双牌县|
潜江市|
综艺|
怀宁县|
怀远县|
铁力市|
吴川市|
盈江县|
密山市|
磐石市|
金昌市|
平和县|
舒兰市|
开封县|
大厂|
文安县|
张家港市|
大名县|
万荣县|
孟津县|
双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