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牧場小經驗--夜間管理較好的奶牛,其產奶量可提高15%~25% [打印本頁]
作者: 綠色華瑞 時間: 2014-7-9 08:17
標題: 牧場小經驗--夜間管理較好的奶牛,其產奶量可提高15%~25%
實踐證明,安靜的夜間,管理較好的奶牛,其產奶量可提高15%~25%。養牛戶應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夜間管理,以提高奶牛的產奶量。
增加夜間運動,有條件的養牛戶,可以在夜間把奶牛趕到運動場活動1個小時左右(惡劣天氣的夜晚除外),以提高奶牛的消化能力,增強食欲,提高產奶量。
適量加喂夜食,馬不吃野草不肥,牛也不例外。除白天給奶牛喂足草料外,夜間還應給其投喂適量的草料,讓奶牛飲足清潔的飲水,以保證奶牛夜間胃腸道中有食物,滿足其產奶等體能消耗的營養需要。
夜間刷拭牛體,每天晚上10時左右和擠奶之前用刷子把牛體刷拭一遍,既能保證牛的皮毛光順清潔,又能促進其血液循環,調節體溫,使奶牛舒適過夜,從而提高奶牛的產奶量。
關注夜間冷暖,奶牛適宜的環境溫度為5℃~26℃,夏季夜間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冬季應該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延長光照時間,夜間可采用白色熒光燈照明,光照時間由9~10個小時延長到13~14個小時,促使奶牛的代謝增強,并能促進奶牛的繁殖機能,奶牛的產奶量也會隨之增加。
與此同時,添加一種新型添加劑雙乙酸鈉可以提高奶牛產奶量。
原理如下:
乳的生成過程在乳腺腺泡和細小導管的分泌上皮細胞內進行。乳中
的蛋白質、脂肪和糖等營養成分是乳腺從血液中吸取原料經過復雜的生
化過程合成的。雙乙酸鈉在體內的分解產物乙酸,改善了瘤界內環境,
有利于瘤界內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對各種營養物質的分解,消化和吸
收,提高了飼料的利用率,為機體提供了更多有利于泌乳的營養物質(
如氨基酸、葡萄糖、有機酸等)。同時,飼料中添加雙乙酸鈉能改善飼
料的適口性,使奶牛的采食量增加,有利于奶產量的提高!
該貼已經同步到 綠色華瑞的微博
作者: 藍火 時間: 2014-8-12 09:39
奶牛的重點是休息好,吃好,并非運動好
作者: sju168 時間: 2015-6-18 13:13
運動太多了不行吧,還是需要休息好才行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昌县|
巴塘县|
三都|
永宁县|
类乌齐县|
荣成市|
玛沁县|
成安县|
阿坝|
石河子市|
泽普县|
乌拉特前旗|
清丰县|
明溪县|
东港市|
建瓯市|
饶平县|
兴化市|
屏东县|
江津市|
公主岭市|
千阳县|
阜南县|
襄垣县|
原平市|
临洮县|
承德县|
安西县|
桃园县|
乳山市|
海兴县|
泾川县|
普陀区|
星子县|
陆川县|
河间市|
巴彦淖尔市|
肥乡县|
澎湖县|
巴中市|
铜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