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許殿明:中國生態牧養的開創者
[打印本頁]
作者:
007畜牧
時間:
2014-5-26 14:08
標題:
許殿明:中國生態牧養的開創者
2014年初春的北京延慶柳溝,依舊有些寒意,許殿明站在半山腰的一排小房子中間,眼前的山溝里布滿了一排排的小房子,小房子藏在層層的溝溝壑壑中,多得數不清,他指著不同的小房子給參觀者嫻熟地介紹這些雞的“別墅”,充滿著自信和堅定。
(, 下載次數: 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北京延慶柳溝基地
沒上過大學的“研究生”酷愛學習和鉆研
“養雞場是我的大學,是我讀研究生的地方?!币姷皆S殿明,他總是這樣介紹自己,“如果說1994年我在鶴壁大山里養雞,相當于讀一個大專的話;那么2004年到貴州苗嶺山區養雞,我讀的就是本科;2007年開始又到濟源愚公的家門口養雞,我讀的則是研究生。在這三座大山里養雞,相當于我讀了三所大學?,F在在北京延慶長城腳下養雞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可以說新建一個基地上一個層次”。作為河南柳江生態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他不僅“大學”畢業了,“研究生”畢業了,還被評為高級畜牧師,擔任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的會長、河南省蛋雞養殖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是享譽業界的學者型養殖專家。
1956年許殿明出生在河南鶴壁一個叫柳江的小山村,兄弟姐妹十人,加上父母、奶奶,13口人的大家庭,只靠一天的勞作收入,只能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和當地許多孩子一樣,剛上完中學,他就上山砍柴、下地種莊稼。但是,他又是一個特立獨行者。別人干活累了,坐在樹蔭下說閑話,他卻坐在一邊抄書、看書。那時,他想學一門手藝,他認為靠手藝掙錢比下死力氣要好?!凹矣星ы暤?,不如學手藝”!他學過當地流行的“四大手藝”——鐵匠、木匠、瓦匠、石匠,他不斷地嘗試著,試圖找到一個讓全家人能吃飽穿暖的門路。盡管這個夢想并沒能實現,但由此養成的鉆研、執著、愛學習的習慣,“對于我來說,受益終生”,許殿明說。那時,他還干了一件讓村人不可思議的事,有個同伴結婚,他送的賀禮竟是他花8塊錢訂閱的全年的《中國青年報》,而當時人們通常送的賀禮是鏡子、臉盆、暖瓶等生活用品。他在家里貼的了副對聯:“寧與別人比種田,不與別人比過年。橫批:前程似錦”。許殿明說:“那時,家里困難,但只要不餓死,有一角錢,就買書”。他還專門寫了打油詩貼在床邊:“飯菜再甜香,不如精神糧。多買幾本書,少喝幾碗湯”。村里訂的一份報紙,也幾乎被許殿明一個人“獨享”。也是這時候許殿明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鉆研習慣。
不建新房建雞舍,全身心撲在養雞上
1980年左右,他從報紙上看到一篇報道,說北京有個孫桂英,她丈夫是北京郊縣的縣委書記,她自己也有工作。但一改革開放,就辭職養雞了。沒出兩年,她就開上了私人轎車。“那時,私人轎車少得很??!”許殿明眼睛一亮,說:“我也要養雞!”
1981年他便花150塊錢買來500只雞苗。沒經驗,也沒技術,與一家一戶養沒什么區別,無非養的數量多些罷了。但也怪了,養一茬成一茬,養兩茬成兩茬。他的膽子越來越大,1984年他將家里要蓋新房子的錢和賺的錢全部投入建了養雞舍,并和幾個朋友集資18萬元,擴大養殖規模,一下子養到5000只。為此家里人也沒少說他,“當時的柳江,就是一個大的養雞棚,在里面隔出一個六七平米大小的小房間,只有一張床、一張板凳和一個小寫字臺,這就是我們的辦公室,也是住房,吃飯睡覺全在里面。這里冬天寒風颼颼,夏天熱氣騰騰,滿腿都是雞糞,滿屋子都是雞糞的味道?!被貞浧疬@段經歷,許殿明坦言“很苦”。而更苦的還是各方面的壓力很大,“家里的家底全押在養雞上,沒有上下班之分,沒有娛樂活動,經常打理雞舍要到半夜?!泵刻熳≡陔u舍,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和學習上,他買了很多養雞的書,不停地看,他看得最早的專業書是北京農業大學編寫的《現代化養雞講義》,而反復看、顛來倒去看、看爛了也看的則是日本人寫的《蛋雞生產》(上下冊)。他還根據書上的介紹,花200多塊錢到北京農業大學參加了養雞培訓班。不斷的學習也讓許殿明迅速成長。
養雞致富到產業化養雞,一步一臺階
1985年實現盈利后,許殿明繼續擴大規模,成立了公司。挖到了第一桶金也讓許殿明更充滿了信心。開始在養雞道路上越走越寬,在不斷的探索和創新中,公司發展也不斷的壯大。到了1994年,鶴壁柳江畜禽有限公司成立,許殿明養雞從庭院式的養雞場過渡到企業化,邁出第一步。當時,公司的蛋種雞飼養量、雛雞孵化量、青年雞銷售量創河南省三項第一,成為河南乃至全國最大規模的蛋雞產業化龍頭企業。許殿明說,那時,公司錢多得自己都“不敢想象”。其實也就每年幾百萬元收入,但對于一個剛剛吃飽飯的農民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年終結算時,他總是這樣問會計:“不會吧?那么多?算錯了吧?你再算算!”1998年,公司在鶴壁承包荒山2000畝,建起全國第一個4萬只的蛋雞散養場,不僅經濟效益好,還摸索出“荒山育林,林下散養蛋雞,林牧結合”的高效養雞模式。2000年左右許殿明開始意識到公司發展過程中人才的瓶頸,聘請了中國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鶴壁黨校的教授、講師們給公司的中高層人員組織了多種多層次的培訓班,為公司的發展儲備了大量的人才。2004年,許殿明把事業的觸角伸向了貴州安順的大山中。2007年,又在濟源承包荒山萬余畝,開始了與國際接軌的有機蛋雞養殖飼養模式探索。2013年柳江又開始在北京延慶長城腳下,開始新的征程,延慶基地順利開建,老許的養雞事業越做越大了。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致富不忘眾鄉親
在企業致富的同時,許殿明始終將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和促進農民增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通過基地加農戶的方式,不斷探索龍頭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的形式和經營機制,與農民兄弟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體,不斷提高帶動農戶的能力,20年來柳江公司帶動和扶持了河南、貴州、河北、山東、山西等6省50多個市縣養殖場戶的發展,讓5000多個養殖戶走上了富裕路。1996年12月許殿明當選為石林鄉前柳江村黨支部書記,為帶領鄉親們致富,他先后花費10多萬元,免費培訓養雞骨干15000多人次,發放養殖技術資料7萬余冊(份),無償為本村及鄰村軍烈屬、困難戶提供青年雞2.3萬只,幫助養雞戶設計辦場1300多座。許殿明常說“有飯給饑人,有話給知人”,為給村民致富創造良好環境,他先后拿出8萬多元為村里修路架橋,硬化全村街道;拿出20多萬元為村里架線辦電、興修水利。1998年他又拿出56萬元為村里建起標準化教學樓,同時創立了成人技校、圖書館、電教化教室,并把柳江公司的發展歷史、村里歷年來的“五好農戶”、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等制成錄像片,組織群眾收看,有力地促進了公司和前柳江村建設。2000年6月,前柳江村黨支部被省委組織部授予“五好黨支部”稱號。
光榮與夢想——付出總有回報
多年的成功努力也給許殿明帶來很多的榮譽。1995年許殿明被共青團中央、國家科委授予“全國青年星火帶頭人”,同年被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科委授予“河南省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標兵”;2001年被河南省人事廳、科學技術廳評為“省先進民營企業科技工作者”;2002年10月被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評為“第二屆河南省優秀民營科技實業家”;2006年12月被國家科技部授予“星火科技致富能人”;2008年9月被河南省科學技術廳評為“農村科技培訓專家”,成為河南省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河南省人大代表。
他撰寫的論文《中國養殖路線圖》、《我國未來雞病控制的方向》和《飼養場資源控病》等,均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他撰寫的《荒山育林,林下散養蛋雞模式探討》和《科技是畜牧龍頭企業發展的動力———兼談柳江模式》論文,被編入《中國人口資源環境與持續發展戰略研究》一書。2002年3月,中央電視臺二套《經濟頻道》曾對許殿明的先進事跡進行了專題報道。他先后主持承擔、參與和完成多項國家、省部級科技項目,其中國家級5項,省部級2項,地市級10多項。同時,他所領導的柳江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蛋雞企業20強、國家標準化養殖示范典型企業、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會長單位、河南省蛋雞養殖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國農業大學健康生態養殖推廣示范培訓基地,已成為雞蛋行業的領航者。
接受央視頻道采訪
(, 下載次數: 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在眾多榮譽面前,許殿明始終沒有驕傲。他說,做事不是為了出名,而是能為國家、為社會多做些貢獻。讓許殿明最為欣慰的還是其一手打造的雞蛋王國——柳江生態牧養基地。
(, 下載次數: 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許殿明參加大型時評欄目
與時俱進愛創新,全球首創“別墅”生態牧養模式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國蛋雞規模化、設施化、自動化養殖的比例快速增加,集約化、集團化蛋雞企業的數量逐年增多。但是長期快速無序的發展,使得我國蛋雞業存在標準化程度低、飼養密度高、疫病多發,從而導致產品低劣、生產成本高,而且污染環境等許多無法回避的問題。尤其在1997年國內出現禽流感之后,雞的各種病毒不斷的變化,甚至雞病流行厲害的時候,許殿明回憶:“那時候嚇得整夜都睡不著覺,也不敢接電話,有時候看到養雞場打來的電話,腿都嚇得發軟”。這時候老許開始思考,“雞的營養無非三種,固態者如飼料,液態者如水,氣態者如空氣。農戶養雞,哪有專門的飼料、專門的水?雞不照樣活蹦亂跳!”、“現在建了專門雞舍、配了全價飼料,卻越養病越多。為啥?是不是我們的空氣出了問題?”。帶著這些問題,2003年許殿明和當時鶴壁黨校的教授呂志城聊天時,說起某個朋友在湖南一個縣養雞養的挺不錯,兩人一合計就直接開車從河南趕到了湖南,結果聽說那個朋友去貴州了,他們當時就直接開車去了貴州,趕到貴州時都到了第二天凌晨兩點。見到朋友聊天時知道了貴州養雞產蛋時間長、雞病少,這些發現讓老許有了想法,馬上去了當地氣象局要了氣象資料,然后直接趕到貴陽市,找到省畜牧局的人,開始各地考察貴陽周邊的情況?;氐胶幽虾?,老許就召開了董事會,說要在貴州建廠。當時這個決定得到了全體股東的反對。后來,老許安排全體股東分多次去貴州考察,可是回來后大家還是反對。最后老許還是根據多次的調查,堅持在貴州投資建廠了,如今貴州的養殖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正是在經過河南、貴州、北京多地創新實踐的基礎上,許殿明提出,我國蛋雞行業未來將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高密度集約化、規模化的籠養模式,此模式主要解決雞蛋數量的供應問題;另一個是低密度生態放養模式,主要解決雞蛋的高品質問題。兩種模式的前提都是要確保食品安全、環境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在經營戰略和養殖布局上許殿明總結出了“四大轉移”即“一是養雞生產從耕地面積比例大的平原地區向非耕地面積大的丘嶺、山區、荒原地區轉移;二是從人口高密度地區向人口低密度地區轉移;三是從養殖密度高的地區向養殖密度低的地區轉移;四是從經濟發達地區向經濟欠發達地區轉移”和“三超措施”即“超遠隔離、超低密度、超強通風”?;诖艘捕ㄏ铝斯尽帮曫B模式技術同國際接軌、雞蛋產品質量同國內外市場趨勢與需求接軌、生產方式同國情接軌”的戰略目標。許殿明還說,從“越養越不會養、越養越不能養、越養越不敢養”,到“越養越明白怎么養、越養越知道怎樣大規模養”,養出了柳江模式,發展了柳江公司,其中的生物安全體系建設很有代表性。就是他提前同歐盟接軌的生態牧養模式,被中國農業大學專家形象地稱為“雞別墅”。這種“別墅”生態牧養模式,不僅吸收了設施化養雞的優點,而且嫁接了農戶養雞在通風通氣活動場地方面的長處,開始了實施“動物福利”的偉大實踐。
柳江公司所有生態牧養基地的每個6平方米大小的“別墅”,用淺藍色的彩鋼瓦搭成,內有食槽、蛋槽、觸碰式飲水乳頭,還有沙浴坑、棲架。雞們住在這樣的“別墅”里,吃的是有機糧,喝著過濾過的純凈水,聽著班得瑞的輕音樂,在棲架和沙浴坑里嬉戲。每間“別墅”里,住著33只蛋雞,還有3只專門配備的異性公雞男朋友。雞、草、地、林和諧相處,實現了飼養業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公司產品在全國首家同時通過了中國和歐盟有機產品標準雙認證。產品經過39道工序嚴格甄選,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營養的健康保證。
許殿明始終認為:“食品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社會穩定、企業形象和經濟效益?!彼惨恢痹谯`行著一個農民為食品安全所肩負的責任。
(, 下載次數: 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生態基地全國布局——從農村出來畫的是國畫
柳江公司已經在河南和貴州建立了2個生態牧養園,北京的生態基地也將于2014年5月份完成建設,上海、廣州等全國各地的生態基地正在規劃中。其中,河南生態牧養園區位于河南省濟源市南山森林公園,占用天然林地萬畝。站在“別墅”林立的王屋山顛,遠眺小浪底的波光粼粼,遙想愚公當年的執著和信念,感受著絲絲暖風吹過,你絲毫想不到這是在養殖場,儼然是身處在一個風景優美的國畫里面。貴州生態牧養園則位于安順市,占用天然林地萬畝。從黃果樹瀑布驅車20多公里,就會到達一個滿眼綠色,郁郁蔥蔥的山林綠地,這兒處處充滿著生機,時時刻刻都會看到一個生命孕育的真諦。數萬只產蛋雞在數千棟別墅間自由的呼吸,歡樂的嬉戲……
許殿明帶領著柳江公司的團隊正在全國范圍內打造一個集養殖示范、潔蛋生產線、觀光旅游、科普教育、品牌傳播等職能于一身的綜合產業集群。在這里林草茂、雞歡叫,生機盎然,真正實現了雞、地、草、林和諧共處。而且也成為全國生態農業的亮點工程,有力地推進河南、貴州和北京的新農村建設的長足發展。預計未來柳江公司將建成覆蓋全國大中城市周邊荒山林地的生態牧養基地30多個,一個生態牧業的蛋雞養殖王國正在逐漸的崛起。
人心齊,太行王屋移。
從1981年開始創辦柳江雞場以來,許殿明已經在養殖行業奮斗了30多年,三十多年來,其領導的公司從最初養幾百只蛋雞的養殖場發展到今天養二百多萬只的柳江公司,公司的蛋雞養殖量位列全國前茅,養殖模式國內首創。公司能有這樣的發展,源于許殿明在經營中始終秉承“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得發展。財聚人心散,財散人心聚”的管人用人理念,真誠地坦誠地對待每一位與企業共同成長的員工,許殿明也一直強調公司不屬于某個人所有,屬于為公司真誠奉獻的人,公司管理層大多都在公司工作20年以上,10年以上的員工比比皆是。許殿明總說,這才是公司最大的財富。此外,柳江公司以小雞蛋大品牌為核心,全面合作求提升,同中國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貴州大學等大學、科研機構保持著密切的合作。1985年在北京農業大學上培訓班時認識了才30出頭的孫曉征老師?!艾F在企業外聘專家30多個,包括院士、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等,但孫老師是我們柳江公司最早的引路人,把我的庭院養雞引導成了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許殿明始終感恩著幫助過柳江的每一位好心人。
農民哲學家——愚公故里新“智叟”
一直以來的養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讓許殿明在思考自己企業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思考著人生,他常從一個小山村說到全中國說到全世界,又從一個產業說到一個社會,農民般的胸腔里洋溢著的常常是詩人的激情、哲人的思辨和社會學家的胸懷。他總結自己養雞:“養了30年雞,越養越不敢養了。開始養雞是養雞;后來養雞不是養雞,是養雞??;現在養雞也不是養雞,是搞畜牧工程?!彼伎辑h境:“不要輕言創新,先要學會不破壞;不要輕言制造,先要學會不浪費;不要輕言加工垃圾,先要不制造垃圾;貪污是對國家的犯罪,浪費是對人類的犯罪”,他思考產品質量:“工業品在增加數量的同時,質量同步提升;農產品數量增加的同時,卻是質量的下降”、“研發是根,品牌是花,效益是果,質量是生命?!彼伎际聵I和工作:“一年知道干什么,三年做成一件事,五年上一個新臺階”、“人每天都在想兩件事,一個是干什么,一個是怎么干。干什么是方向、是戰略、是路線,怎么干是戰術。”他思考做人:“人的自我保護意識是很強的,首先的反應是感性的,不是理性的”、“要學會從埋怨別人到埋怨自己,埋怨別人是感性,埋怨自己才是理性、才是聰明”、“即使你為別人想的再多,也沒有為自己想的多”、“與別人共事,你感到公平了,你就沾光了;你感到吃虧了,你就公平了;你感到吃大虧了,別人可能沾了個小光”。 看著這些充滿哲理的話,你肯定會想許殿明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許殿明始終在強調,柳江公司將以“引領蛋雞企業做強的坐標,推動畜牧行業提升的典范,帶動農業結構調整的楷?!睘槟繕?,擔當起社會責任,肩挑農村和市場兩個穩定,緊抓食品糧食生態三個安全,心系雙贏多贏,實現可持續發展。力爭讓“柳江”和“依山依林”生態牧養蛋走向大江南北,走進千家萬戶。這就是許殿明,一個農民哲學家——愚公故里的新“智叟”。
題贈“智叟”許殿明
陳泉涌
愚公故里,“智叟”譜新曲。
太行山間播星火,遠近無人比。
圓了宿夢,富了鄉里。
飽經風雨,小場變名企。
箴言句句驚四座,養殖憑智取,
樂了小雞,苦了老許。
2010年《科技日報》總編輯陳泉涌參觀柳江河南濟源生態牧養基地,即興寫下這首小詞。
該貼已經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作者:
wangxiang213
時間:
2014-5-27 10:03
好經驗,好思想,值得深思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川县
|
凤台县
|
永清县
|
平果县
|
综艺
|
霍邱县
|
合山市
|
娄底市
|
瓦房店市
|
天台县
|
苍山县
|
黎平县
|
屏南县
|
临潭县
|
陕西省
|
印江
|
玉门市
|
禹州市
|
陆川县
|
林周县
|
依安县
|
来凤县
|
江孜县
|
西乌珠穆沁旗
|
池州市
|
海门市
|
莱州市
|
夏津县
|
曲沃县
|
开鲁县
|
莱州市
|
翼城县
|
祁东县
|
清徐县
|
静宁县
|
新和县
|
新化县
|
丰都县
|
雷州市
|
平远县
|
辽宁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