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中系”種豬面世有多難?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編輯    時間: 2014-3-14 09:28
    標題: “中系”種豬面世有多難?

      2013年中國進口種豬再創新高,數量達1.73萬頭左右。其中進口數量超過1000頭的有5家以上的種豬企業,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量,排除中間的人力和物力,光是資金就為國外育種事業的發展做了巨大的貢獻。現在國內種豬大部分源自美國、加拿大、丹麥、法國、英國,其中美國最多。
      我國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超過13億的人口,年出欄生豬10000頭以上的豬場就兩千多個,這些讓我國當之無愧的成為養豬大國,但遺憾的只是養豬大國、肉制品消費大國,卻不是養豬強國。美國有“美系”,加拿大有“加系”,丹麥有“丹系”,法國有“法系”,就連我們的寶島臺灣都有“臺系”,這些雅號都是我國養豬人贈與的,只是“中系”種豬在哪里?

      現在國內的種豬企業似乎有條不成文的規則:判定一家種豬企業種豬的優良與否,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有沒有去國外引種。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一種現象,但凡有一點實力的企業都去引種。引種—培育—同化—再引種—再培育—再同化……始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另一方面,我國地方品種也受到巨大的沖擊,不斷的被國外基因同化,地方品種逐漸在消失,甚至出現國內的地方品種國內消失國外有的現象。

      事實上國家早就發現了這種現象,所以出臺了不少政策來扶植生豬育種和保護地方品種,100家核心育種場現今已經篩選出了74家,國內育種企業發展非常迅速。國家的出發點是好的,聯合育種,把國內的育種企業都聯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培育出適合我國需要的“中系”種豬,同時保護好珍貴的地方品種。

      生豬改良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絕對不是僅僅靠國家、靠幾個企業、幾個實驗室就能解決的。中國幅員遼闊,氣候環境多樣,只有整合大家的資源才能培育出適合大家需要的種豬。反觀現在國內的育種現狀,有多少家核心育種場做到了育種資源共享,基本處于單干狀態,都在挽起袖子攢足精力準備撥頭籌,等著突破瓶頸一家獨大,最終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消耗在引種上,真正適合國內需要的種豬仍然只存在于政策中。育種是項接力賽,而不是個人長跑。

      “中系”種豬面世有多難?其實不難,原子彈核潛艇都能從無到有,八國聯軍都能被趕出中國,難道還征服不了幾頭國外系種豬。“中系”種豬的培育,有責任感的種豬企業已經在行動了。 來源: 中國畜牧獸醫報   作者: 仇旭穎


    作者: 畜牧編輯    時間: 2014-3-14 09:31
    期待我們的“中系”種豬早點面世。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成武县| 利辛县| 祥云县| 怀化市| 鹤峰县| 台南市| 阳信县| 荥阳市| 奉节县| 易门县| 苏尼特左旗| 大埔区| 安义县| 凭祥市| 青浦区| 景泰县| 祁连县| 新化县| 扶余县| 勐海县| 镇沅| 湾仔区| 夏邑县| 威信县| 梓潼县| 桑日县| 丹巴县| 文安县| 清徐县| 甘孜| 米易县| 乐亭县| 湄潭县| 大埔区| 根河市| 隆尧县| 通辽市| 武陟县| 阿克苏市| 长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