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飼料抗營養因子的消除方法 [打印本頁]

    作者: 泛華生物    時間: 2013-12-13 11:04
    標題: 飼料抗營養因子的消除方法
          1.物理方法
      ⑴加熱法加熱法分為干熱法和濕熱法。干熱法包括烘烤、微波輻射、紅外輻射等;濕熱法包括蒸煮、熱壓、擠壓等。加熱法效率高,簡單易行,無殘留問題,成本也較低,但其僅適用于對熱不穩定的抗營養因子,對熱穩定的抗營養因子如植酸、皂角苷、氰類化合物、低聚糖類等效果不佳。在加熱過程中,加熱不足則不能完全消除抗營養因子,而加熱過度則會破壞其中的精氨酸、賴氨酸和某些含硫氨基酸,在生產中不可取。
      ⑵水浸泡法某些抗營養因子易溶于水,可以利用這一性質將其除去。如用水浸泡,可除去可溶性NSP。但水浸泡后必須烘干,且成本比較高,生產中不方便。
      ⑶機械加工方法包括粉碎、去皮等。大多數抗營養因子集中在植物的某一特定位置,通過機械加工可消除,減輕其抗營養作用。例如,高粱、蠶豆,除去外皮即可除去籽實中的大部分單寧。
     2.化學方法
      包括酸堿處理法、氨處理法以及添加特殊物質的處理方法等。這些方法可去除飼料中部分的抗營養因子。
      用2%石灰水或1%燒堿水溶液浸泡棉籽24小時,再用清水洗脫,即可除去大部分棉籽醇。研究表明,用5%尿素和20%水共同處理大豆粕30天的效果較好,脲酶活性降低90%。在生豆粕中加入10摩爾/升維生素C和0.5摩爾/升硫酸銅,在27℃下處理1小時,可使40%以上的KTI失活,在65℃下處理1小時,可使90%以上的KTI和BBI失活。用化學方法處理雖然能節省設備與能源,但缺點是化學物質的殘留,影響飼料適口性,污染環境。
    3.生物學方法
    ⑴酶制劑處理
      隨著科學技術和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酶制劑越來越多的應用于飼料生產,在飼料中添加酶制劑,一方面可以使飼料中抗營養因子失活;另一方面在酶的作用下,可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在現階段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酶制劑是植酸酶。研究指出,植酸酶酶解菜籽餅的優化條件為溫度45℃,PH4.7,反應時間90分鐘,酶濃度2.4%,在上述條件下,植酸酶解率可達60%。此外,酶還能降低食糜的黏稠度,有利于雞對淀粉和蛋白質的吸收。
      ⑵微生物發酵
      微生物發酵法的特點:能夠很好地達到去毒的效果;能對多種抗營養因子產生解毒作用;可以大量的集中加工和處理,要求的工藝設備條件很簡單。
      由此可見,微生物發酵法是降低蛋白酶抑制因子最可行的方法,并且,微生物發酵同樣可以破壞棉籽餅粕中的棉酚。
     4.結束語
    抗營養因子在飼料中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飼料抗營養因子作用不同,而且相同的抗營養因子對不同品種的動物,作用效果也不同,相同的抗營養因子對同種動物的不同品種作用影響程度也存在差異。因此,在實踐中,應根據當地的條件和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去除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今后,應對飼料中抗營養因子的化學結構、活性特點、作用機理做定性、定量的研究,以更好地消除飼料中的有毒成分。


    作者: zhou7550    時間: 2013-12-14 08:44
    謝謝樓主分享,飼料抗氧營養因子,一直來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作者: 學無止境2013    時間: 2015-1-20 14:22
    不錯,學習了,謝謝分享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市| 娄底市| 博湖县| 海门市| 东乡族自治县| 贵溪市| 绥棱县| 咸丰县| 和平县| 柯坪县| 曲松县| 淅川县| 乃东县| 万宁市| 耿马| 剑河县| 娄烦县| 砚山县| 盐池县| 绥芬河市| 巴南区| 陇川县| 西贡区| 尤溪县| 宁南县| 哈尔滨市| 永顺县| 那坡县| 罗甸县| 织金县| 鹤岗市| 韩城市| 右玉县| 莲花县| 靖西县| 庄河市| 龙川县| 台南市| 禄劝| 东城区| 榕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