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我國生豬養殖集中度正在不斷提升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編輯    時間: 2013-9-30 09:10
    標題: 我國生豬養殖集中度正在不斷提升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一系列外力將作用于生豬養殖行業,行業將進入轉型期。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在1990年以前主要以散養模式為主,年出欄生豬占比達到90%。近年來,我國生豬規模化養殖比例不斷上升,到2010年末已經接近65%,散養戶在不斷退出,為規模化養殖企業留出更大的市場空間。
      農村生豬散養戶退出并非養殖成本處于劣勢。由于散養戶一般與家庭小農經濟相結合,家庭剩飯剩菜甚至田間雜草都可以成為豬的飼料,豬的養殖成本為非完全成本,與專業化養殖場相比其養殖成本并不高。
      農場生豬散養戶退出的大背景是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長期以來,我國農村發展嚴重滯后于城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很多農村勞動力不愿留在農村外出打工,農村人口越來越少,特別是養豬需要的青壯年勞動力數量在不斷減少。

      小規模養豬的收益越來越不及提高的機會成本。隨著城鎮化速度的加快,尤其是我國老齡化速度的加快,2007年以來我國沿海地區“勞工荒”現象越來越多,勞動力價格開始逐步上升,2012年我國農民工平均工資上漲至每月2290元左右,比2011年的每月2049元上漲11.76%。隨著農民工工資的快速增長,以及農民工就業條件的不斷改善,導致生豬養殖的機會成本大大提高。
      以生豬自繁自養的頭均贏利為例,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國生豬養殖頭均贏利的波動區間在每頭-126元~691元,近兩個低點(2010年6月和2013年6月)間的平均值為每頭270元,年出欄規模在50頭生豬的散養戶每年的贏利水平約為1.35萬元。

      未來,隨著農民工工資的不斷提升,外出打工更好的經濟效益將驅使更多的農民退出生豬的散養。另外,相比于生豬養殖,農民外出務工還可規避養殖的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也節省了生活支出,甚至減輕了勞動強度,又臟又累的養豬工作顯然更難留住農民。
      當然,農民也可以不外出打工,而是選擇擴大養豬規模。但是擴大規模需要增加勞動力,而且需要大量的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以及過硬的養殖技術,這并不是所有農戶都具備的,從而退出養豬可能是他們更好的選擇。
      集中度提升驅動力之二生豬養殖的內在規模經濟
      1.大型養殖場在勞動效率和飼料成本方面優勢明顯。
      大型養豬場需要更多的專業設備,但是由于每個勞動力可以養殖更多數量的生豬,從而在勞動效率方面具備優勢,另外,大型養殖場飼料可以集中采購或者自備飼料工廠,從而飼料成本方面具備一定的優勢。
      由于數據的可得性,我們以日本生豬養殖為例。日本的大型養殖場在單頭勞動效率方面優勢非常明顯,從成本占比達85%的物料費來看,雖然大型豬場每頭豬承擔的獸醫獸藥費、母豬費、豬舍費以及農機具費用較高,但是由于飼料費用具有明顯優勢,因此總體物料費成本較低。

      2.規模化與技術進步相互促進,引發良性循環。
      大型養殖場更有能力應用新的養殖技術。以美國為例,其養殖規模化始于20世紀70年代,當時養殖技術出現新的突破,科學飼養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主要體現在改良種豬、分段養殖、專業化飼養設備的出現等。這些投入超出小規模養殖場的能力,而大規模生產者通過改進養殖技術贏得了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小生產者被淘汰,大規模生產者確立了市場地位。
      當大型養殖場不斷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后,便有能力繼續加大投入,反過來促進了技術的進步和效率提升。從美國的例子來看,1992年~2004年,大型養殖場的成本降低比例更大,體現了規模化對效率提升的作用。

      進入90年代后,美國生豬養殖場數量減少,大型豬場存欄比例不斷提高,相對應的是生豬養殖的效率不斷提升,可見這種相互促進在時間序列上是穩定的,這樣的過程是持續的。
      集中度提升驅動力之三下游需求更偏好規模化豬場的產品
      1.規模化豬場的肥豬產品更受下游屠宰廠接受。
      (1)大規模采購有利于下游屠宰企業降低運輸成本及穩定開工率。由于規模化豬場出欄節奏比較穩定,出欄量大對于規模化程度更高的下游屠宰企業來說,向一家規模企業集中采購要遠遠好于向大量養殖戶零散采購。
      (2)散養或中小規模養殖情況下,豬肉質量和安全無法保證,生豬養殖中瘦肉精、抗生素、消毒藥濫用難以控制,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概率要遠遠高于大規模養殖場。屠宰企業直接面對消費者,如果出現食品質量問題,對品牌的影響巨大。

      當前生豬養殖業規模化程度與屠宰行業不匹配,屠宰企業對養殖集中度提升的需求將一直存在。目前,雙匯發展、雨潤食品和大眾食品是我國屠宰及肉類加工行業的前三強,三者年營業收入合計占全國規模以上屠宰及肉類加工企業的9%,行業集中度遠高于生豬養殖。不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屠宰行業集中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美國前三家屠宰企業總體市場份額已超過56%。近年來,我國政府強制推廣定點屠宰政策、技術設施標準、衛生防疫標準和環保要求,生豬屠宰加工規模化和集約化有望進一步提升。

      2.規模化豬場的仔豬和種豬性能更優。
      大規模養殖企業生產的商品仔豬由于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其市場售價明顯高于小規模養殖企業和散養戶。
      大規模養殖企業具備強大的育種研發能力,生產的二元種豬由于成活率和產仔率高,其市場售價也明顯高于小規模養殖企業,在生豬養殖集中的區域最大價格差距可達到40%以上。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13-10-5 17:30
    這個方向,不可逆轉了,社會很快的過渡到規模化時代。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库县| 渭南市| 怀柔区| 湖南省| 临夏县| 金溪县| 东源县| 唐海县| 淅川县| 江油市| 博乐市| 新平| 宜兰县| 荔浦县| 上蔡县| 温泉县| 惠东县| 沽源县| 镇雄县| 墨竹工卡县| 香格里拉县| 犍为县| 绍兴县| 会理县| 木兰县| 永清县| 昌邑市| 上栗县| 林州市| 绩溪县| 桓台县| 翁源县| 松原市| 隆昌县| 库车县| 龙口市| 卫辉市| 琼海市| 耒阳市| 三门峡市| 陇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