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求助博士 [打印本頁]

    作者: zllqq    時間: 2013-8-5 19:20
    標題: 求助博士
    博士:
          您好,想了一圈辦法都沒有搞定,就只能抱著最后的希,望希望您能指點一二。
    原因是這樣的,領導最近要讓寫《發酵豆粕使用價值評估分析報告》。小弟本來文筆就不好,對這個報告也沒什么思路,真的怕完成不好這個工作。所以想請博士幫幫忙,看看這個東西從什么方面入手?謝謝博士。耽誤您寶貴的時間了。謝謝。

    不知道發這里合適不?不管了,望管理員手下留情。謝謝。
                                                                                              
                                                                                                                               您忠實的粉絲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13-8-5 22:08
    這個,幫忙不上啊,發酵豆粕不熟悉哈。
    作者: 簡單生活123    時間: 2013-8-5 23:44
    樓主,論壇里的孤城老師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么,博士幫忙引薦一下,孤城老師好像是版主 。
    作者: zllqq    時間: 2013-8-6 07:44
    簡單生活123 發表于 2013-8-5 23:44
    樓主,論壇里的孤城老師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么,博士幫忙引薦一下,孤城老師好像是版主 。

    好的謝謝
    作者: 于炳欣    時間: 2013-8-6 08:06
    看看這個?
    作者: zllqq    時間: 2013-8-6 11:16
    于炳欣 發表于 2013-8-6 08:06
    看看這個?

    謝謝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13-8-6 18:21
    回應樓主的帖子,yihaiqiu520的這個帖子:http://www.www12347.com/thread-524694-1-1.html,并且sizhuzi給予了評價,指明了我們前進的方向。結合我以前的原料價值評價(品管)的帖子:http://www.www12347.com/thread-291123-1-1.html,回答如下:

    大豆蛋白,因為大豆這類植物生有根瘤菌固氮,可以高效率的把空氣中的氮固定,吸收光合作用傳遞的能量,合成蛋白質,這類植物中,大豆是出來拔萃的,它的氨基酸構成比例,與動物最接近,客觀地說,因為它的廣泛,易得,容易儲存,廉價,這些特性,促進了佛教戒律在世界范圍內推行,并且對佛教的發揚光大功不可沒。

    在飼料界,最容易消化的蛋白質原料,首先是動物蛋白,包括血漿蛋白粉、全蛋粉、奶粉、腸膜蛋白、魚粉等,但是因為資源有限,飼料界為了提高動物效率,原理上深挖幼齡動物的生長潛力,因此對動物蛋白的需求年復一年的上漲,資源的有限-需求的增加,要求我們放眼其他蛋白原料,行業內思想意識領先的人,已經看到了這個機會,yihaiqiu520就發表了那樣一個帖子,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這么多年來,我們一直想辦法做好這個領域的事情,盡管沒有好的成熟經驗,但是總結失敗的教訓,發表在這里,算是回答樓主的要求。

            我們在05年申請了一個商標:普羅頓,就是英文:protein的諧音,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一直致力于蛋白質領域的研究,豆粕的很多特性都符合我們的要求,在我們看來,它唯一的問題,就是幼齡動物對它的消化利用率不夠高,于是我們動用很多思維,請教了不少畜牧業之外的專家,幫忙做這件事情。下面逐一描述如下:

            提高大豆蛋白質消化率達到幼齡動物的要求,如下的幾點可以做到:

    1.        膨化
    膨化,目前常規的飼料業操作,做不到符合幼齡動物消化需要,要做到生產中觀察不到腹瀉問題出現,目前有效的膨化方式是雙螺桿膨化機,超過160度,含水量30%以上進行膨化,這樣膨化過,大豆蛋白質分子徹底變性重排,導致腸粘膜損傷的抗原分子被消除,食品領域的腐竹、人造肉救治這樣生產出來的。雙螺桿膨化機,每噸物料損耗在3-5%之間,能量損耗在500元/噸左右。不需要后面的烘干工藝。

    2.        高壓蒸煮-水解
    高壓蒸煮-水解過程,是把大豆粉在120度、3個大氣壓力以上的水中存放足夠時間---一般超過30分鐘,水中可以加入酸或者堿,使蛋白質分解更加徹底。經過如此處理,基本可以達到幼齡動物的消化需要。這個過程要工業化操作,連續生產的背景下,需要耗能大100-200元/噸,沒有損耗。問題是這樣處理之后,水分含量超過70%,水分分離是個很大的問題。需要烘干,烘干成本很高。建議大家參考化工廠的機械設施可以做到。

    3.        發酵并熟化-酶降解。
    發酵并熟化-酶降解。也就是大家統一說的發酵豆粕,因為我不夠專業,所以請教了論壇中的葉赫娜蘭.孤城,有如下3個層次:

    a.        目前流行的發酵豆粕,基本上是固體堆積發酵,用的酵母、納豆、芽胞桿菌等菌種發酵,發酵前后重量損失很少,按照葉赫娜蘭.孤城的觀點,自然界中,這些菌類是不會降解大豆蛋白質的,打比方說:他們吃肉不吃草,這樣的發酵很難提高大豆蛋白質消化利用率,這與生產中使用發酵豆粕觀察到的結果一致。--這個說法,很有一耙子打倒一片的嫌疑,好在這個不是我的說法哦。這類產品,發酵含水量在30%左右,因為物料不很粘稠,一般的氣流干燥就可以的,烘干成本可以接受。

    b.        曲霉發酵
    曲霉是自然界高效處理植物蛋白的一類霉菌,目前世界上其他國家處理豆粕,已經有人開始使用曲霉,他的問題是徹底發酵,大約損耗25%的物料重量,被曲霉消耗,呼吸產熱并消耗氧氣揮發二氧化碳。經過發酵過程,物料變得粘度增加,大分子大豆蛋白基本被降解,抗原消失,可以適合幼齡動物使用,但是它們含水量在50%-60%之間,基本上是結合水,很難干燥,因此不好在目前的飼料工業化使用。他們干燥的困難。難到目前專業干燥的人員都很頭疼的程度。

    c.        深度降解
    經過曲霉發酵之后,曲霉產生的大量復合蛋白酶,可以在有水(>70%)的背景下,進一步降解大豆蛋白質分子到小肽氨基酸水平,實際上,傳統的醬油生產工藝,就是這樣的程序。

    經過這個過程的處理,產物有明顯的誘食性,我們都愛吃的味達美、古龍醬油,他們的秘密,值得我們思考哦,小豬們是否也喜歡吃?值得大家思考。
    作者: yihaiqiu520    時間: 2013-8-6 21:36
    山中的漫游者 發表于 2013-8-6 18:21
    回應樓主的帖子,yihaiqiu520的這個帖子:http://www.www12347.com/thread-524694-1-1.html,并且sizhuzi給予 ...

    植物蛋白原料的預處理是植物蛋白在仔豬飼料中大量應用的主要發展方向。
    作者: zllqq    時間: 2013-8-7 07:54
    本帖最后由 gbmmr 于 2013-8-7 18:23 編輯
    gbmmr 發表于 2013-8-7 02:50
    原料價值評價一般包括三方面內容:

    謝謝指點 ,謝謝
    作者: zllqq    時間: 2013-8-7 07:55
    山中的漫游者 發表于 2013-8-6 18:21
    回應樓主的帖子,yihaiqiu520的這個帖子:http://www.www12347.com/thread-524694-1-1.html,并且sizhuzi給予 ...

    謝謝博士,
    作者: zllqq    時間: 2013-8-7 11:41
    山中的漫游者 發表于 2013-8-6 18:21
    回應樓主的帖子,yihaiqiu520的這個帖子:http://www.www12347.com/thread-524694-1-1.html,并且sizhuzi給予 ...

    第二哥帖子沒有權限看啊
    作者: zllqq    時間: 2013-8-7 11:42
    積分是怎么獲得呢?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13-8-7 11:47
    多參與發帖回帖,就會有積分了。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13-8-7 16:37
    關于發酵豆粕的使用價值評估,我在生產工藝的角度講幾句。然孤城搞發酵多年,然本行業技術深厚,工藝多端。遠非孤城所能盡知其詳。如有對同行的冒犯,實屬孤城孤陋寡聞,才疏學淺之致也。此言在先,抱歉抱歉,慚愧慚愧。

    下面開講。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13-8-7 17:14
    1,從發酵目的來看發酵豆粕及其應用價值

    A,豆粕發酵目的
            對發酵豆粕的定義,以前我論述過,和普通發酵過程不同,發酵豆粕是一個大宗原料的生物手段處理過程。明白了這點,則發酵豆粕目的只有二,連上附加作用則共有三。
    (1)提供發酵過程產生的酶系,供給飼料進入腸道后協助動物消化
    (2)應用發酵過程產生酶系,對飼料原料進行初步/(甚至)全部消化
    (3)提供部分微生態制劑作用,如,提供活菌,提供死菌體殘片,提高非特異免疫等----但是,站在發酵豆粕的實質是原料處理來看,這一點是輔助作用,在其應用中,也應該在次要角度考察此點(從應用上看,實際配方設計上,也可以知道微生態制劑作用其實是用微生態制劑而不是發酵豆粕提供的)
            以上三點,基本可以看做考察發酵豆粕作用或效價的方向性指標

    B,對應價值評估及方法
            那么,評價發酵豆粕的應用效果指標,就可以相當明確的表示出來,有重點二,輔助一,工藝一
    (1)酶活
            對于應用發酵豆粕產生酶系應用于動物的,要看綜合酶活,既然是蛋白原料,則主要看蛋白酶活。然后,因為豆粕是植物蛋白原,則要看纖維素酶活,來輔助蛋白酶活指標。如果有較高纖維素酶活,表示蛋白酶適合植物蛋白。接下來看其他原料酶活,如淀粉酶,其他非淀粉多糖酶等,看做發酵過程對配方其他原料的輔助作用。
            不用擔心,只要以豆粕處理后協助動物消化為目的,則選用合理菌株,應該達到這些效果。不然就是騙人。
    (2)水溶度
            在應用發酵產生酶系提前消化為目的的豆粕處理中,酶系在體外發揮作用,則酶系必須完成大部分蛋白消化,消化率的指標,就是蛋白是否轉化為溶于水的肽和氨基酸。也就是水溶度。如果豆粕水溶度75%以上,則認為除了不好消化的纖維素和部分糖蛋白,則所有優質蛋白完全酶解。
    (3)免疫作用
            既然發酵豆粕的目的不在此處,則微生態作用不做主要考察,但是,可以從動物行為學,拉稀狀況及其改善或杜絕,側面考察,以作參考
    (4)產品穩定性
            從工藝角度講,發酵豆粕是大宗原料處理,所以一定要強調工藝穩定性,也即產品穩定性。每批次發酵豆粕作用必須接近,不能影響到配方設計----也即,發酵豆粕的添加量應該是沒有上限的----如果發酵豆粕影響配方設計,那您用它干什么呢?
            這是評價發酵豆粕優劣的四個指標

    (太長了,先發上吧。以下部分在下一個跟帖里)


    2,從目的對應工藝路線看發酵豆粕及其應用價值
    A,細菌發酵工藝及此下評估
    B,真菌發酵工藝及此下評估
    C,兩段式發酵工藝及此下評估
    D,對比之后的結論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13-8-7 17:46
    2,從目的對應工藝路線看發酵豆粕及其應用價值

    A,細菌發酵工藝及此下評估
            細菌發酵,得率90%以上,加入糖蜜等輔料。如芽孢桿菌,乳酸菌等。蛋白酶活數以百計。
            細菌大部分對付不了致密的植物細胞壁,并不完全適用豆粕發酵。其唯一“優點”就是得率高,而這個優點也是由于代謝不了植物細胞壁及太復雜的蛋白結構所引起的。由于細菌的生活史及生存策略是快速代謝,快速增值,所以產酶也往往不高。加上發酵周期過長,進入二次生長曲線(只有一次生長曲線可以具有可控的重復性,二次生長不行),工藝穩定性受到質疑。基本可以看做一種成本高于售價的產品(雖然產品穩定性比較低,但其中發酵成本構成中的“過程風險成本”也并沒有核算進生產成本,而是轉嫁給用戶的)
            此類產品實際應用成本是其售價的125%以上。
            評估其酶活與水溶度等,此類產品價值在豆粕上加1000元沒問題。但是,由于穩定性問題,考慮到對飼料配方的影響,當用戶應用其1000元以上的優勢時,卻承擔著其售價的125%以上的使用成本,算起帳來,大都多少有些得不償失。

    B,真菌發酵工藝及此下評估
            真菌發酵,得率80%左右,無需添加輔料。如曲霉,毛霉,根霉等。某些高抗逆酵母菌也可以。蛋白酶活數以千計,甚至達到6--7000或以上。
            真菌生活史和生存策略不同于細菌,是高抗逆,高酶活的,所以比較適應對植物蛋白的降解,大多有較高的纖維素酶活。如果控制得法,是比較適合工業化的發酵工藝。
            缺點是得率較低,成品價格較高----實際上是蛋白濃縮過程,認為是物有所值的產品。但是市場上很少銷售。合理產品提升豆粕價值3000元以上。如果合理應用,配方師會發現這東西的妙處----呵呵,篇幅太長,不展開了。關鍵點在酶活。

    C,兩段式發酵工藝及此下評估
            真菌發酵后,應用高達數千的蛋白酶活及其他酶活,轉入后發酵,也就是酶解階段,由于微生物產生酶系是完整代謝的,所以,可以把絕大部分蛋白轉化為水溶。此時產品難以烘干----呈瀝青狀。如加水噴干,則費用3000元以上。
            從水溶性上看,此產品應用價值在15000元左右,雖然效果很好,但由于成本問題,只能用于乳豬料等高價料。

    D,對比之后的結論
            站在發酵目的上看,強調酶活和水溶度(目的不同,可以有側重),是評價發酵豆粕的主要方向。喂養效果上考察微生態效果,是輔助指標。至于消除抗營養因子,由于所謂抗營養因子就是豆粕中比較容易消除的結構,其實就成了不值一提的指標了----在實現發酵豆粕的實質是“大宗原料的生物化處理”時,就順便做到了。

            以上匯報,與諸位商榷,識見淺薄,不知所云,慚愧慚愧。
    作者: zllqq    時間: 2013-8-8 14:08
    葉赫娜蘭孤城 發表于 2013-8-7 17:46
    2,從目的對應工藝路線看發酵豆粕及其應用價值

    A,細菌發酵工藝及此下評估

    辛苦了。謝謝。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坪坝区| 章丘市| 周宁县| 锦屏县| 应城市| 辉南县| 双桥区| 大荔县| 土默特左旗| 启东市| 县级市| 钟山县| 巨鹿县| 德钦县| 新昌县| 天津市| 临湘市| 温宿县| 宜宾市| 恭城| 大埔区| 临漳县| 平安县| 临猗县| 收藏| 子洲县| 防城港市| 百色市| 嘉定区| 馆陶县| 营口市| 乌鲁木齐县| 永康市| 永昌县| 阳东县| 甘德县| 湾仔区| 高雄县| 镇赉县| 赫章县|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