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飼料喂養過程病蟲防止 [打印本頁]

    作者: 清純小魔女    時間: 2013-6-18 09:29
    標題: 飼料喂養過程病蟲防止
    一、主要病害
      1、玉米莖腐病
      癥狀:甜玉米莖腐病常由幾種真菌和細菌單獨或復合侵染引起。一般發生在甜玉米的吐絲后期,癥狀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即青枯型常出現在暴風雨過后,或天氣有大風,經過23天葉片失水呈青枯萎蔫狀。慢性型病程進展緩慢,葉片從下向上逐漸黃枯,后期莖基部變色,腐朽,感染部腐爛,有腐嗅味,植株青枯,病部如水漬狀。髓部中空,易倒伏,果穗下垂,籽粒干癟。
      病原:歐文氏桿菌細菌。傳播途徑:病菌隨殘體在土表過冬,病菌可以經傷口或直接侵入。或從葉鞘基部侵入莖部,并擴展到下部的節間。也可以靠種子傳播。該病在30℃高溫高濕,田間空氣不流通、土壤排水不良發病重。
      防治:(1)選育抗病品種;(2)輪作,合理密植;(3)科學施肥;(4)化學防治:施得樂1000倍噴莖基部,青枯靈或青枯停1000倍灌根。
      2、玉米青枯病
      病原:鞭毛菌亞門真菌,玉米腐霉病菌。
      癥狀:玉米拔節期整株青枯死亡,剖開莖基部,可見髓部變褐色,發病后期有鐮刀菌伴生。
      防治方法:金雷多米爾1000倍、康正雷1000倍或蓋克1000倍灌根。
      3、玉米紋枯病
      在葉鞘上出現污綠色長橢圓形的云紋狀病斑,很象開水燙傷一樣;以后病斑逐漸增多,互相連成一大塊不規則的云紋,然后向上部葉鞘、葉片發展,嚴重時,可以危害至頂部葉片。病原:由玉米紋枯病菌引起,屬真菌。
      防治方法:納斯津1000倍、達科寧800倍、禾果利1500倍或使百功1000倍噴霧。
      4、玉米小斑病
      癥狀:主要為害葉、莖、穗、籽等,病斑橢圓形、長方形或者紡鍾形,黃褐色、灰褐色。有時病斑上具輪紋,高溫條件下病斑出現暗綠色浸潤區,病斑呈黃褐色壞死小點。
      病原:稱玉蜀黍平凹臍蠕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異名有性階段稱旋孢腔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
      傳播途徑:溫度高于25度和雨日多的條件下發病重。
      5、玉米大斑病
      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波及葉鞘和包葉。田間發病始于下部葉片,逐漸向上發展。發病初期為水漬狀青灰色小點,后沿葉脈向兩邊發展,形成中央黃褐色,邊緣深褐色的梭形或紡錘形的大斑,濕度大時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產生黑灰色霉狀物,致病部縱裂或枯黃萎焉,果穗包葉染病,病斑不規則。
      發病條件:溫度18—22℃,高濕,尤以多雨多霧或連陰雨天氣,可引起該病流行。
      病原:稱大斑凸臍蠕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防治方法:病發前用品潤500~600倍,每隔15-20天噴一次,連噴三次;阿米西達1500-2000倍可達預防、治療和鏟除的效果;治療可用使百克或使百功1500-2000倍、納斯律1000倍或特富靈5000-7000倍噴霧。
      6、玉米黑粉病(玉米黑穗病),
      癥狀:又稱玉米瘤黑病,各個生長期均可發生,尤其以抽穗期表現明顯,被害的部生出大小不一的瘤狀物,初期病瘤外包一層白色薄膜,后變灰色,瘤內含水豐富,干裂后散發出黑色的粉狀物,即病原菌孢子,葉子上易產生豆粒大小的瘤狀物。雄穗上產生囊狀物癭瘤,其它部位則形成大型瘤狀物。
      病原:稱玉蜀黍黑粉菌,屬于擔子菌亞門真菌。
      傳播途徑:孢子借風雨及昆蟲傳播,高溫干旱或氮肥過多易發病。
      防治方法:甜玉米易染病,尤其注意選用抗病品種。重病田實行2-3年的輪作。田間出現病瘤后,及時清理深埋,適時深耕以減少病源。化學防治:使百克或使百功1500倍,禾果利1000倍,納斯津1000倍或三唑酮800倍噴霧。
      7、絲黑穗病
      絲黑病是系統性侵染病害,危害玉米的雄穗和雌穗。受害株有的矮化、有的多蘗、有的簇生。雄穗花器全部或局部變形,形成病瘤,外被白膜,里面是結塊的黑粉,即厚垣孢子。除苞葉外,雌穗全部變成一團黑粉,內有很多亂絲狀的殘留寄生組織。一株發病,全部果穗及潛伏果穗均感病。
      化學防治:種子消毒:(1)適樂時1000倍拌種,(2)使百克或使百功1500倍浸種。營養杯土土壤消毒:必速滅1公斤拌10000公斤的營養土拌勻,灑水保持土壤含水量20--25%,蓋塑料膜薰土一周,然后揭膜散氣一周,裝杯播種。
      8、玉米銹病
      主要為害玉米葉片,初期在葉片上出現黃色至橙黃色突起的小膿包狀病斑,后期瘡斑表皮破裂,散出黃色至黃褐色粉狀物即是孢子堆,嚴重時瘡斑遍布全葉,散發銹色粉狀物,至葉子生長受阻。
      防治方法:使百克1000倍、使百功1000倍、禾果利1500倍、三唑酮800倍噴霧。
      9、矮花葉病(又名條紋病、花葉病毒病、黃綠條紋病)
      在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以感染發病,從出苗至7葉期是易感染期,染病植株心葉基部出現褪綠點狀花葉,以后擴展至全葉,葉色濃淡不均,在粗脈之間形成許多黃色條紋。發病重的植株生長緩慢,黃弱矮小,不能抽雄結實,甚至枯死。
      防治方法:(1)治蟲防病:用阿克泰10000+1包吡蟲啉、吡蟲啉1000-1500倍、金世紀1000倍;(2)用病毒克1000倍、病毒靈1000倍噴霧。
    (, 下載次數: 0)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13-6-18 11:15
    很棒的資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考县| 绍兴市| 九龙城区| 闸北区| 南华县| 望城县| 普宁市| 岢岚县| 嵩明县| 莎车县| 虹口区| 财经| 固安县| 武强县| 加查县| 南乐县| 常山县| 牟定县| 双峰县| 耿马| 永年县| 通山县| 加查县| 从江县| 东乌| 罗山县| 梅河口市| 商丘市| 苏尼特右旗| 益阳市| 肥东县| 页游| 乐业县| 鹤壁市| 广平县| 英山县| 通渭县| 东阿县| 万宁市| 沿河|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