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土豬”所占比例僅20% 豬肉是否“土”暫無認證標準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編輯    時間: 2013-6-14 10:26
    標題: “土豬”所占比例僅20% 豬肉是否“土”暫無認證標準
      最近,桂林市場中冒出不少打著“土豬肉”招牌的肉攤、肉店,幾乎占據豬肉市場的半壁江山,其“土豬肉”價格也基本與普通豬肉持平。
      土豬,從品種而言,桂林只有全州東山豬稱得上;市民通常理解的土豬是從飼養方法來說,不喂飼料、使用傳統養殖模式、出欄時間1年左右。但記者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了解到,桂林市每年的出欄豬中,“土豬”所占比例僅20%。因此,花普通豬肉的錢吃到正宗“土豬肉”而且還能大批量供應,顯然不切實際。
      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市政府正在扶持“品質豬肉”,市民選購豬肉不必迷信“土”,而更應關注豬肉的品質。
      現在,不少城里人在吃的問題上都追求一個“土”字。從雞、鴨、鵝到豬,只要是跟“土”字沾邊,都會受到熱捧。
      記者最近走訪市場發現,桂林街頭巷尾出現了多家“土豬肉專賣”店,號稱是全州、灌陽等地直供的土豬肉;而在菜市場的豬肉攤上,不少肉販也紛紛打出“正宗土豬肉”的招牌。
      一下這么多“土豬肉”冒出,讓曾經沉浸在“土幸福”中的市民感到疑惑—— 這么多的土豬究竟從何而來?市場上這些號稱“土”的豬肉是真土還是假土?誰來認證豬肉“土”不“土”?
      市民迷惑:哪來那么多“土豬肉”
      家住安新小區的王女士是個“土信徒”,從蔬菜水果到家禽肉蛋,無“土”不歡。
      王女士說,她最早是認著肉攤購買豬肉,肉商跟她說自己的豬都是從農戶家收來的,價格要比一般的豬肉每斤貴1-2元。“那個人賣的豬肉也是時好時壞,有時候膘厚厚的,肉很有彈性,有時候膘又很薄。他們說土豬不可能都長得一樣,我也就沒多想。”
      前不久,王女士常去的那個肉攤不做了,她在前往其它市場考察時,忽然發現從菜市肉檔到門面小店,越來越多的商家打出了“土豬肉”的招牌,這反而令她有點望“土”卻步。“理論上土豬的養殖時間比飼料豬要長蠻多,現在這么多‘土豬肉’店,有點讓人難以相信。”
      記者昨天走訪七星農貿市場、安新菜市、西門菜市和樂群菜市等地發現,不少商家紛紛打出“灌陽土豬肉”、“全州土豬肉”、“農家土豬肉”、“香甜土豬”等“土豬肉”招牌,有的甚至還附上了豬在草地上的“生活照”。
      記者粗略數了一下,在幾個市場內外,賣“土豬肉”的商家有近20家,占據了豬肉市場的半壁江山。
      在樂群市場一家“香甜土豬”檔,商家打出了“9.9元一斤”的廣告。記者看見,該肉檔所賣的豬肉與西門菜市所售的普通豬肉在顏色和肥膘厚度上并沒有什么區別,用手按一按,也并非特別有彈性。老板說,自己的豬肉是絕對的“土”,肉質香甜,肥而不膩。
      可當記者詢問這豬究竟“土”在什么地方時,老板卻顯得不耐煩起來,“問那么多干什么,回去吃了你不就知道了?!庇浾咴谑袌鰞冗B問3家肉檔,得到的答復都差不多。
      出欄豬中“土豬”只占20%
      記者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了解到,“土豬”的概念,原本是指地方優良豬種。目前,桂林市獲得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確認為地方特有新物種的豬,只有全州東山豬。而老百姓通俗理解的“土豬”,指的是不喂飼料,用傳統飼養方式養殖的豬。
      據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整個大桂林生豬年出欄量約為400萬頭,市區平均每天消費1200頭左右。而以上兩種“土豬”在桂林市生豬養殖中所占的比例僅有20%左右。
      而記者在走訪市區多個菜市場后還了解到,目前桂林市普通豬肉瘦肉的價格基本都維持在10元到13元一斤,而“土豬肉”的價格也基本維持在這一水平。
      市水產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桂林市所養殖供應的生豬主要有美系的美冠豬和英系的約克豬、常白豬等,都屬于瘦肉型豬。按照現代化養殖技術,以上豬型基本4-6個月就能出欄。而如果使用傳統養殖模式的豬(也就是“土豬”),出欄時間則要1年。因此,花普通豬肉的錢能夠吃到正宗的“土豬肉”,而且還是大批量的供應,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現在我們也注意到有很多人用‘土豬肉’做招牌招攬生意,據我們調查,有的商家的確是在賣全州東山豬和一些農戶散養的土豬,但貨源普遍不太穩定,還是有摻賣的情況存在。”該負責人說。
      豬肉是否“土”暫無認證標準
      一邊是“土豬肉”遍地開花,一邊是消費者迷惑無解。豬肉到底土不土,管理部門能否給個認證?掛“土豬”賣“洋肉”,相關部門管不管?
      三里店工商所一位負責人表示,他們去年就已關注到豬肉個體經營的登記情況,不少商家來辦理工商登記時,經營的范疇就是豬肉銷售。
      “市場上‘土豬肉’招牌的情況我們也知道,但真要管理還有點困難?!痹撠撠熑苏f,在相關法律法規上,只有“豬肉”一詞而沒有“土豬肉”,究竟土豬肉是個什么標準,如何去鑒別,目前沒有依據。因此,“土豬肉”招牌的管理,可以說尚處在空白階段。
      “以前有人說這是虛假宣傳,我們也去查過,可豬已經殺了,肉擺在那里,商家還反問我們怎么證明賣的不是土豬,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br />   對此,市水產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如果從品種上來區分,相對好實現一些,但要從養殖方式上來判斷是不是土豬,目前來說還比較難?!?br />   記者隨后上網查詢到,目前國家對于什么是“土豬肉”,確實沒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土豬專賣”店,還是集貿市場豬肉攤,所有市售豬肉只要是經過正規屠宰上市的,都會經過嚴格的檢驗檢疫,而豬肉在銷售過程當中,市水產畜牧獸醫局工作人員還將對其進行抽檢。
      政府正在扶持“品質豬肉”
      盡管市場上冒出的眾多“土豬肉專賣”讓人一時難辨真偽,但一些“豬肉直營”店確實是政府一項扶持措施的產物。
      5月7日,市政府曾召開“扶持生豬生產,穩定今后菜籃子供應”專門會議,鼓勵支持養豬行業產銷對接,加快肉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促進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今年市區要新增設50家由養豬企業直接經營的直銷店,由市財政或從市價格調節基金對每個門面一次性補助2萬元,共計100萬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桂林市豬肉直銷店的數量已經發展到50多家,加上今年要新增的50家,總數將達到100多家。
      “土豬肉”之所以受到市民熱捧,是人們追求生活品質的表現。這些直銷店雖然不是“土豬肉”店,但養殖企業必須具備“肉豬養殖無公害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這些都為品質肉的供應提供了保證。
      而對于“土豬”認證的問題,市水產畜牧獸醫局也正在加緊建設“畜牧業信息化系統”。該系統將對桂林市生豬養殖進行全周期的監控,從血統、飼料、產地、生長周期到宰殺銷售都可以進行全程追蹤。屆時,“土豬肉”的鑒定和管理空白有望得到填補。
      ■短評
      吃得放心才是關鍵
      從以前的“土雞蛋”到如今的“土豬肉”,本就稀缺的商品不僅能隨處買到,而且價格還并不比“洋”的貴,其中的道道明眼人一看便知。
      民以食為天,老百姓熱衷“土”,倒也無可厚非。但現在的豬肉土或不土,老百姓只能自己憑口感、憑口碑判定;但真假“八戒”要辨個清楚,還需有個“上神”,這就是政府的監管。我們需要做的,是記得“民以食為天”的前半句——— “國以民為本”。政府職能部門在呼吁、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觀念的同時,已經行動起來,這是我們樂見的。
      “土豬肉”的鑒定和管理空白盡快完善,監管系統進一步提升,如此,真正的優質土品牌在政府的發掘、保護、發展中成長,給農民帶來實惠,給百姓帶來健康,我們也能吃得更放心。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13-6-14 14:27
    就是賣的貴一點而已
    作者: 王學寶    時間: 2013-6-17 22:04
    這年頭,傻子騙呆子,呆子騙傻子。愚癡至極的人類自己害自己還全然不覺,溫水煮青蛙,最后大家同歸于盡。就不明白道理,也不學習不聽老人言了,殊不知《大學》里早就說過: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宇宙萬物是一體,害人就是害自己。六道輪回,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克拉玛依市| 客服| 溧水县| 日照市| 凤山县| 辛集市| 碌曲县| 驻马店市| 蓬安县| 新余市| 肥乡县| 广灵县| 共和县| 确山县| 镇赉县| 盈江县| 荣昌县| 盈江县| 丰镇市| 淄博市| 修文县| 两当县| 竹山县| 淳安县| 方山县| 高雄市| 富民县| 冷水江市| 天峨县| 中西区| 紫云| 边坝县| 尚义县| 新郑市| 内黄县| 麻栗坡县| 雷山县| 施甸县| 普宁市| 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