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野雞(山雞)的飼養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 [打印本頁]

    作者: 哈中活菌    時間: 2013-6-9 14:31
    標題: 野雞(山雞)的飼養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
    山雞,又名雉雞、野雞,羽毛色彩艷麗斑斕,被譽為龍鳳鳥、鳳凰鳥。雖經人工飼養,其野性仍較強。具有生長快、產蛋多、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等特點。肉質鮮嫩味美,出肉率高,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系高蛋白、低脂肪且兼有一定藥用價值的珍稀野味食品。野雞主食五谷雜糧,用普通飼料加青草、菜葉即可喂養,可利用舊房、倉庫等進行圈養或籠養。野雞從周齡開始到16~18周齡為育肥階段,此階段野雞體重呈直線上升趨勢。

      一、山雞的生活習性

      山雞適應性強,分布廣泛,全世界各個地區幾乎都有山雞生存。山雞有隨季節變化小范圍垂直遷徙的習性,夏天棲于海拔較高的針、闊葉混交林邊緣的灌木叢中,秋季遷轉到海拔較低的避風向陽處。山雞的食性很雜,以植物為主,喜食植物的嫩芽、種子、果實等以及豆類、谷類,偶爾捕食昆蟲。山雞食量小,喜少食多餐。

      山雞的翅膀飛行能力差,不善飛行,往往幾次起落便不能再起飛,山雞善于奔走,跳躍。山雞10~11個月可達性成熟,并開始繁殖。山雞繁殖高峰期在5~6月,年產蛋兩窩,每窩10~15枚,蛋重25~28克,多呈淺黃色橢圓形。

      二、飼養場建設

      山雞場舍應選擇在有利于排水干燥、背風向陽、無污染源、交通方便又不近村莊、廠礦,較為清靜并有衛生水源和電源的地方。每間雞舍以32平方米為宜。規模養殖,每棟雞舍長36米,寬8米,高2米以上。雞舍前設有活動場地,每間舍場之間用尼龍網或鐵絲網分隔,上有罩網,以防飛逃。7~8月,天氣炎熱,應搭棚蔽蔭。

      1.育雛室

      分為平面式和網箱式兩種,要求保溫性能好,又利于通風排出廢氣。

      平面式育雛室每幢長20米、寬5米、高2.5~2.8米,用纖維板或磚分為4間。每間的一邊留一走廊,頂部設置保溫隔熱板,墻腳離地30厘米左右,墻頂部開有窗口便于通風。每間設一個保溫傘,或用8個紅外線燈泡作熱源。地板墊上谷殼作墊料。每間可育雛400~500只,每幢可育1600~2000只。

      網箱式育雛室是在室內設一列列網箱,以便于管理,提高育雛密度,減少糞便接觸和胃腸疾病發生。網箱長100厘米、寬50厘米、高45厘米,底網眼要求3×1厘米或1×1厘米,側網眼3×1厘米或2×1厘米。每個網箱可育雛40只。

      2.中雛網舍

      每幢長25米、寬5米、高1.8米。禽舍南面側建有相連接的運動場,長2.5米、寬3米、高1.8米。每幢舍用尼龍網分為5間,上設天網。網眼為1.5×1.5厘米。舍內用磚地面,上墊沙土。每間可飼養150~200只。

      3.成雞網室

      每幢長40米、寬5米、室高2.4米。外設運動場長40米、寬7.5米、高1.8~2米。每幢用尼龍網分成10間,網孔3×3厘米。舍內用磚砌地面,運動場墊沙土。每間飼養50~70只。

      4.飼養用具

      (1)孵化器可用家雞電力孵化器。

      (2)育雛設備育雛架、育雛籠、電暖氣、育雛傘等。

      (3)飼養用具食槽、水槽為鍍鋅鐵皮焊制而成。飲水器用塔式和方盤式兩種。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城县| 普兰店市| 维西| 晋江市| 申扎县| 留坝县| 湘潭县| 香港| 宿迁市| 利川市| 同德县| 东丰县| 克东县| 江门市| 郧西县| 大悟县| 旌德县| 新沂市| 慈溪市| 沧州市| 台南县| 奉节县| 石嘴山市| 南漳县| 隆安县| 会同县| 兴业县| 霞浦县| 图片| 治多县| 乡城县| 冷水江市| 溆浦县| 峨边| 扬中市| 礼泉县| 布拖县| 中宁县| 玉龙| 汶上县| 西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