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成華豬保種行動開始,把根留住!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編輯
時間:
2013-5-30 10:02
標題:
成華豬保種行動開始,把根留住!
回鍋肉一直被認為是川菜之首,但昨日網絡上的一則消息,卻讓廣大“吃貨”黯然神傷:最適合做回鍋肉的豬種成華豬,已經瀕臨滅絕。
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從成都市農委獲悉,由于生長周期長、養殖期耗料高等原因,目前市面上的成華豬幾乎絕跡,“數量比熊貓還少”。
為此,成都將投資2000余萬元建成華豬保種場,通過各種辦法保護、推廣成華豬。
網傳
回鍋肉或失最佳食材
日前,網上的一則消息引起網友關注:回鍋肉向來被認為是川菜之首,而最正宗的回鍋肉須選用四川土豬——成華豬。2010年曾傳出成華豬已瀕臨滅絕的消息,為此,成都市專門修建了一個成華豬保種場,但存欄數也只有100頭左右。
消息一出,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表示關注。網友@李尼感嘆“難怪現在五花肉吃著一點肉香都沒有”,網友@RIPPC則呼吁:“要保護成華豬,不然最愛吃的回鍋肉將黯然失色。”
作為回鍋肉最佳食材的成華豬到底是什么豬?它是否真的瀕臨滅絕?對于網絡上的說法,成都美食文化產業協會會長沈文華說,老成都把過節吃“大肉”叫“打牙祭”,而“大肉”就是指成華豬這種四川土豬。“這種豬肉肥而不膩,能做成正宗回鍋肉需要的‘燈盞’,但現在市面上幾乎買不到了。如果成華豬消失,對川菜文化確實是很大的損失。”沈文華說。
調查
“成華豬比熊貓還少”
成華豬保種場場長羅成剛長年從事成華豬保種工作。昨日下午,他介紹說,成華豬其實就是俗稱的川西土豬,一身黑毛,背腰寬、屁股大、四肢較短。
與普通豬肉相比,它的肉質肌纖維多,肉雖肥,但一點也不膩,吃起來口感非常好,是做回鍋肉、紅燒肉的上佳食材。
成華豬曾經是川西的豬種代表,川西平原大部分農戶都養殖這種豬。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全國推廣良種豬后,成華豬的飼養者越來越少。
究其原因,羅成剛說,與其他豬種相比,成華豬有劣勢:首先相比其他雜交豬生長周期偏長,一般要七八個月才能出欄。同時,成華豬耗料相對也比其他豬高。加之成華豬肉質偏肥,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對其放棄養殖。
“現在的成華豬,可以說比熊貓還少。”羅成剛說,目前位于磨盤山的成都種畜站,還有7個獨立血緣的120來頭成華豬。“除此之外,由于利益驅使,幾乎沒有了飼養者,成都市面上的豬肉幾乎全部被外來豬占領,成華豬難覓。”
后果
成華豬或將永久消失
對于成華豬的現狀,長期進行成華豬保育研究的四川農業大學教授白林十分擔憂。他說,目前成都種畜站存留的120來頭成華豬,其種群數量太小,還不足以起到種群保護的作用。
白林介紹,豬種的保護基數應該在600頭以上,但目前達不到這個數目。而種群數量太少,將導致成華豬近親交配,使其基因越變越差,“很多比較有特色的地方豬種,都是這樣漸漸淡出歷史的。”
一旦保種不成功,成華豬也將面臨永久消失,其基因將不可找回。“這對于種群的多樣性來說是一個災難。”白林打比方說,萬一成華豬真的消失,人們想再去找這種適合做回鍋肉的肥而不膩的土豬肉,就真的求之而不得了,“因此我認為,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成華豬的保種力度。”
措施
投2000余萬建保種場
在羅成剛看來,如果成華豬真的消失,其很多基因也將消失,“目前一場保衛成華豬的戰役已經打響。”
昨日,記者從成都農委了解到,成都將投資2000余萬元,在彭州市九尺鎮寶馬村和金沙村新建成華豬保種場,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建成。據介紹,新的保種場占地約30畝,建成后將成為西部地區最先進的產、學、研一體的成華豬保種基地,對地方優良品種成華豬進行保種選育。
成都市種畜場場長宗豫川說,種畜場將與川農大專家合作,繼續從事成華豬保種、研究工作,并計劃通過雜交、選擇育種等方式,保留成華豬優秀的基因,改良其不好的基因。通過培育新的成華豬品種,使其更適應市場需求。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方县
|
萝北县
|
龙口市
|
广德县
|
长治市
|
甘孜
|
新和县
|
晴隆县
|
平利县
|
沙湾县
|
多伦县
|
德惠市
|
通化市
|
巴林左旗
|
任丘市
|
乌拉特后旗
|
天镇县
|
平凉市
|
永寿县
|
清河县
|
邛崃市
|
河间市
|
吉林省
|
高台县
|
德格县
|
犍为县
|
静乐县
|
陵水
|
汤原县
|
大洼县
|
阿克
|
电白县
|
大石桥市
|
太仆寺旗
|
奎屯市
|
麻城市
|
永吉县
|
新竹县
|
温州市
|
宜城市
|
宣恩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