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養 豬 綜 合 養 殖 技 術(轉載2) [打印本頁]

    作者: tears    時間: 2006-8-16 13:54
    標題: 養 豬 綜 合 養 殖 技 術(轉載2)

    三、飼養管理的基本原則
    1、抓五定
    豬有好潔性、貪食性、懶動性,人懶豬更臟,豬具有“吃、拉、住”三角定位的規范行為,飼養員一定要注意調教和利用。在喂料上做到四定:定時;定量,槽干食要飽,不能讓強者過飽,弱者挨餓;定溫,料和水冬春暖、夏秋涼;定質,飼料質量一定要穩定,保證飼料新鮮,營養全面,更換飼料時要逐漸過渡。
    2、抓三改
    改喂單一飼料為分多階段的全價配合飼料,以滿足豬不同生長、生理階段的營養需要,充分發揮豬的遺傳潛能;改喂稀拌料為潮拌料,料水比為1:1~1.5:1(即手抓成團不流水,松手則散開),有利于提高豬采食量和咀嚼,但要注意潮拌料在夏天時間不能放得太長,否則易造成酸??;改喂大豬為適時出欄,一般地方雜交豬出欄體重為90-100公斤 ,三元雜交豬出欄體重100-120公斤 ,具體情況應根據市場而定。
    3、抓“兩分”
    “分群管理,分欄飼養”,兩分的原則是按性別、年齡、體重、強弱、采食快慢及生產用途合理安排;成年公豬、懷孕后期母豬及哺乳母豬宜單欄飼養,斷奶母豬、空懷母豬可小群飼養,懷孕前、中期的母豬宜2-3頭一欄,仔豬和肉豬一欄不超過30頭為宜,懷孕后期母豬宜在產前7-10天進產房,不宜過早。并群可采取“留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并晝不并”的方法,防止欺生互斗。

    四、選擇優良種豬
    (一)、公豬
    選擇公豬應該考慮的一些性狀: 選擇公豬應該考慮的性狀可它歸納成下列幾類:(1)行為方面,(2)繁殖性能,(3)飼料利用率,(4)胴體品質,(5)身體健全(6)體型結構。
    行為方面的性狀包括:溫馴、有氣質以及和繁殖 ( 性成熟及性欲旺盛 ) 有關的性狀。繁殖性能包括親代和同胞母豬的產仔豬數、沁乳力以及母性等。21日齡窩重(泌乳力)和母豬發情至再配種的時間間隔也是用來測定母豬生產性能的指標。行為性狀和繁殖性狀遺傳力較低,但在雜交方式下卻能表現出較高的雜種優勢。因此,當我們選擇公豬的這些性狀時,應該考慮該公豬的親代紀錄、同胎的記錄、以及其他有關的記錄。
    飼料利用率性狀包括生長速度(日增重)和飼料增重比。這些性狀具有中等的遺傳力(20—50%),在雜交育種上也有中等水準的雜交優勢(5-15%)。當我們選擇公豬的這些性狀時,只需考察公豬本身的性狀表現,其他親屬的記錄不太重要。
      胴體品質: 公豬的身體結構或胴體品質的評估,可以用背膘厚、眼肌面積和瘦肉率來確定。在這些測定之中,背膘厚是評定豬肥瘦程度最重要的一個指標。胴體性狀都有相當高的遺傳力,但是在雜交育種上卻表現出很低的雜交優勢。因此,在選擇 公豬的這些性狀時,只需考察公豬本身記錄即可。
    身體健全和體型結構:和身體有關的性狀包括:乳房部分(乳頭間隔,乳頭數目,乳頭凹突的情形);腳部和腿部的健全;骨骼的大小和強度;遺傳缺陷(赫爾尼亞及隱睪);配種能力(軟鞭、短陰莖)。
      體型結構性狀包括體長、體深、體高、及骨架大小、豬的雄性特征及睪丸的發育和外觀。有些性狀如體長,體高及乳房部分均有很高的遺傳力,但是卻表現出很低的雜交優勢。這些性狀經濟重要性變異很大,在選擇時要依照公豬本身的紀錄選拔。體型(結構健全、骨骼大小及骨骼強度)有很高的遺傳力,同時雜交時有很高的雜交優勢,在經濟價值方面有較高的重要性。選擇公豬時,以公豬本身的記錄為基礎,同時注意其同胎的紀錄及其他相關的記錄。選擇公豬時應該考慮到的兩個重要條件,一是選擇的公豬能夠保持豬群的生產水平,二是所選公豬能夠改進豬群的缺點。
    1、公豬品種的確定
      公豬品種的選擇取決于雜交計劃。目前,絕大部分公豬是從純種育種場購買,只有一小部分是從商業性育種機構購買;無論是從那一種途徑買來的更新公豬,均是良好的公豬來源,而且這兩種來源的豬只都具有良好的經濟性狀。應注意如果把“純種豬”和“雜交豬”做為一個有系統、有計劃的育種計劃時,那么雜所得到的子代的性能也較好;因此,不必過分關心公豬來源的問題,要多重視公豬本身的性能紀錄資料。選拔一頭優良性能的公豬可改進豬群的弱點,同時也可增進其優點,因此,一個高性能豬群的成功條件就是使用性能優越的公豬。
    2、公豬的年齡
      應該選擇或購買6—7月齡的公豬,但開始使用的最小年齡必須達8月齡。大部分的公豬要到7月齡時才能達到性成熟,實際中有很多的公豬由于外表看起來夠大就被使用,其實它們還年輕。所有的更新公豬應該在配種季節開始前至少60天就購入,這樣就有充分的時間隔離檢查其健康狀況、適應豬場環境、訓練配種或評定其繁殖性能。
    3、生產性能的紀錄
      公豬的生產性能記錄或公豬同胎的紀錄,在公豬的選擇上是十分重要的參考資料。種豬育種場都應保存公豬的紀錄。當我們根據公豬的生產性能紀錄來選擇時,僅選擇豬群中或檢定豬中性能最好的50%,僅選擇每胎分娩頭救10頭以上,斷奶頭數8頭以上的豬只,僅選擇在相同生長條件下育成的豬只(例如:相同水泥地面,相同漏縫地板,相同舍飼條件,相同放牧條件等)。
    4、公豬的系譜紀錄
      系譜記載有公豬的祖先、血統,如果再把生產性能的紀錄中的繁殖(例如:泌乳能力、母性)等有關的性狀也列在系譜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5、公豬的健康
      豬群的健康狀況是選擇公豬應該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所購買的公豬必須是來自一個健康豬群,因此,在購買、選擇公豬之前應該觀察所有豬只的健康狀況;凡是合格的育種者應該樂于給公豬開出一張健康記錄的證明。
      可能的話,從檢定過的豬只中選擇最佳50%的公豬;因此,公豬生產性能如果能達到以下所列的標準時,將是具有潛力的公豬:生長肥育期日增重800克以上;料肉比2.8:1;瘦肉率62%以上。
    Ⅰ、種公豬的營養
    1、日糧應根據休閑期、配種期或常年配種的情況,并結合公豬的體況、精液品質,制定專用的公豬飼料配方,不能采用肥豬料飼喂公豬;
    2、100公斤或180天后的青年公豬,實行限飼,日飼喂量3.0公斤左右;成年公豬,日飼喂量2.5公斤左右。在配種旺季,每日增加飼料0.5公斤或在日糧中添加雞蛋(每天1-2枚
    ),以保持公豬旺盛的體力。夏季日喂3次,冬季日喂2次;季節性或常年配種利用強度大時,日糧中VE每千克含量不應少于25毫克,硒不能低于0.1毫克,并要注意生物素的添加;
    3、為提高公豬性欲、射精量和精子活力,應喂給適量青綠飼料或青貯料。一般喂量應控制在占日糧構成的10%左右(按風干物質算),不能喂得太多,以免形成草腹。
    為了提高種公豬的性欲,精液質量和配種效率,使之繁殖更多、更好的雜交仔豬,就必須進行科學的飼養。具體措施是:
    ①、合理搭配飼料 種公豬(特別是瘦肉型品種杜洛克、大約克、長白等)飼料絕對不可以用肥豬飼料代替,更不能以農村傳統“吊架子”用的“豬食”或某一種糟渣類飼料來喂種公豬。要實行改單一飼料為配合飼料。一般情況下:一頭100~150公斤重的種公豬,在非配種期每天大約需配合精飼料1~1.5公斤,粗飼料0.5公斤,青飼料2.5~4公斤;配種期需精料1.5~2公斤,粗飼料0.5~0.75公斤,青飼料4~4.5公斤。配合飼料配方是:玉米67.5%,米糠6%,豆餅10%,魚粉5%,石粉1%,食鹽0.5%。
    ②、加強飼養管理
    1、適當運動:農村采用“趕豬本交”的運動應防止過度勞累。人工授精的種公豬必須要進行適當運動。在建豬舍時就要設計運動場,使種公豬能在戶外運動和陽光浴。
    2、適宜齡配種:小型及早熟品種(本地品種)在6~8月齡,體重50~60斤以上為適配齡;大型品種(如蘇白、大約克)在8~10月齡,體重達60~70公斤以上時開始配種。過早配種不僅會影響豬的正常發育,且往往產仔少而弱,生長緩慢。
    3、適宜的配種次數:1~2周歲種公豬每周1~2次;2~5周歲每天可配1~2次,但連續2~4天后休息一天,且最好早晚各一次。
    (二)、母豬
    母豬群的生產力,是商品豬生產的基礎。母豬品種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商品豬的質量。遺傳上,母豬所在窩仔豬數和該窩仔豬的斷奶體重是由母親遺傳的,應依此選擇母豬。身體健全和來自大窩的母豬,若生長速度、瘦肉率都高,就應留做后備母豬,反之,來自小窩的母豬不宜留種。
    1、健全的體型外貌
    健全的體格是指沒有缺陷或缺點,在選擇后備母豬時,體格健全是指沒有可以干擾到正常繁殖性能的缺陷或缺點。有三個方面應特別注意,即生殖器、乳房和骨骼。在選擇后備母豬時,必須符合這三個方面的最低要求。
    2、健全的繁殖力
    后備母豬應繁殖正常、外生殖器發育正常。陰戶小的母豬,表明產道停留在發育前的狀態,這種母豬不宜留種。
    3、乳腺功能正常
    后備母豬應該有數目足夠和功能健全的乳頭,小母豬每則至少要有六對相隔適當距離和完整的乳頭,當后備母豬達初情期時,乳腺組織應該變得更顯著,這樣才表示乳頭發育正常。
    4、健壯的骨骼
    腳部和腿部有問題的后備母豬,由于會干擾正常的配種、分娩和哺乳,因此,不宜保留。
    5、后備母豬品種的選擇
    母豬品種的確定,應以所選用的雜交體系為基礎。規?;唐啡庳i生產中的母豬大都采用長大或大長二元雜交母豬作為母本,二元母豬主要從專業的育種場購入。由于母豬每年淘汰,故應每年從育種場購入一定數量的后備母豬。對于小群自繁自養的豬場,可采用級進雜交的方式每年從雜交后代中選留后備母豬,而公豬定期從育種場購入。這樣雖然母豬的雜交優勢利用不充分,但以減少頻繁引種的風險。
    6、選擇母豬的年齡
      擬作為種用的母豬,從初生時就應開始選擇。首先,從大產仔窩中選擇,若同窩中仔豬出現疝氣、隱睪及其它畸形豬,則不選。備做種用的仔豬應打耳號做標記。斷奶時,檢查仔豬的乳頭數,選留多于12個間隔均勻乳頭的母豬。體重90千克時將選好的母豬與肉豬分開,進行限制飼養,提高飼料中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用量。觀察后備母豬的初情期,作好記錄,帶上耳號,2-3個情期后開始配種。
    Ⅰ、妊娠母豬的營養
    【從配種受胎到分娩過程叫妊娠】
    妊娠母豬飼養管理的基本任務是:保證受精卵和胎兒在母體內正常發育,防止死胎和流產現象發生,以獲得數量多,品種好的仔豬;保證母豬在妊娠期有良好的體況,為哺乳期的泌乳打下基礎。另外對初產的母豬要優飼,初產母豬需23~30%營養以維持自身生長發育。
    1、妊娠母豬的體重變化:母豬在妊娠期間由于胎兒的生長發育、子宮及其它器官的發育、以及為產后泌乳進行營養儲備,體重增加很快。
    2、胚胎生長發育規律:妊娠期胚胎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在妊娠初期,胚胎很輕,增重不快;從60天后增重速度加快;從90天后胎兒增重十分迅速,胎兒體重的60%左右,是在這個時期增長的,這個時期必須增加營養,以滿足胎兒的生長發育。
    3、兩個關鍵時期:第一個關鍵時期是在妊娠后的20天左右。這時是受精卵附植(附植是從妊娠后12天開始到24天結束)到子宮角不同部位 ,并逐步形成胎盤的時期。在胎盤未形成前,胚胎易受環境條件的影響,在飼養管理上要給予特殊照顧。要注意不喂霉變飼料、冰凍飼料,不飲冰水等。還要防止踢、打、擠、壓、咬架等機械性刺激,以免引起高燒出現流產。在妊娠初期的第一個月,應給予全面營養,這時胚胎生長較慢,不需額外增加營養。第二個關鍵時期是在母豬妊娠期的90天以后。這個時期胎兒生長發育和增重特別快。母豬同化能力強,所需營養物質顯著增加。在管理上也要防止擠、壓、撞等機械性刺激,禁止劇烈驅趕。嚴禁喂冰凍飼料。做好保胎工作。
    4、妊娠母豬的飼養方式:前粗后精式,適合膘情比較好的母豬。妊娠后1~84天,以青粗料為主;后期85~114天,以精料為主。喂量:前期按1.8~2.3公斤,后期按2.5~3.0公斤。根據豬的體形大小可適當增加或減少喂量。
    5、蛋白質的需要量:一般占日糧的13%左右,即每天每頭喂粗蛋白質156g可保證胎兒正常發育。初配母豬由于本身還在生長發育,對蛋白質的需要比成年妊娠母豬高1/5~1/3左右。


    作者: 湯澤桃    時間: 2006-9-5 16:43
    標題: re:[em26]

    作者: hss0006    時間: 2006-9-11 17:08
    標題: re:[em39]

    作者: ccxmlhx    時間: 2006-9-21 15:31
    標題: re:[em17][em20]

    作者: coolbugui    時間: 2007-5-23 10:01
    感謝分享,確實很有啟發作用
    作者: jennifer-tang    時間: 2007-7-23 22:41
    下載了,有下文了,樓主辛苦了!
    作者: 王新法    時間: 2008-7-8 16:18
    怎么沒有前文?頂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准格尔旗| 阿合奇县| 建湖县| 巴彦淖尔市| 佛教| 忻城县| 永平县| 颍上县| 同江市| 明溪县| 凤城市| 钟祥市| 四会市| 玉环县| 旺苍县| 丰台区| 鄢陵县| 和龙市| 宕昌县| 开远市| 曲沃县| 信宜市| 建昌县| 桑日县| 马关县| 贵定县| 乌拉特前旗| 红原县| 额尔古纳市| 南雄市| 平武县| 汤原县| 彭山县| 孟村| 莲花县| 东乌珠穆沁旗| 贡嘎县| 沙洋县| 资兴市| 邛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