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養一頭豬虧兩百:產銷一體才能掌握價格話語權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人編輯部2    時間: 2013-4-8 09:23
    標題: 養一頭豬虧兩百:產銷一體才能掌握價格話語權
      這兩天大家上街買菜的時候會發現,豬肉價格比過年的時候便宜了好多。有些地方的肉價甚至降了五分之一。根據國家發改委今天發布的公告,上個禮拜全國的生豬價格繼續明顯回落,白條肉每公斤不到19塊錢。

      肉價便宜了,對老百姓來說是好事,不過,這不斷下滑的肉價卻急壞了養豬的農民。

      按照業內人士給出的數據,生豬的成本現在是每斤將近7塊錢,但是出欄價格卻只有每斤6塊2毛錢左右。一頭豬大概220斤到240斤,這么一算,現在養一頭豬就要虧200多塊錢,養得越多,賠得越多。

      豬肉價格下跌,農民虧錢,下游的批發商和加工企業也虧了一大筆。有批發商說,現在的收入比過年的時候少了一多半。而上有上市的豬肉加工企業預計,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可能同比下滑70%。

      不過業內人士還是警告,如果養殖戶對豬肉價格不看好,出現了殺母豬的現象,那么豬肉價格暴漲,可能近在眼前。

      漲跌本是市場規律,但屢屢出現的從肉價瘋漲到“肉賤傷農”的怪圈,則提示我們,必須切實地做好宏觀調控,才能避免這樣的“豬周期”循環出現;同時,養殖戶要合理安排養殖規模,一窩蜂的心態,什么時候都要不得。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就此事發表評論。

      肉價現在是降下來了。但是卻再次出現了“肉賤傷農”的情況。反映養豬盈虧情況的“豬糧比價”已經跌破6比1的平衡點,逼近5比1的深度虧損線。現在養豬是越養越虧。本輪豬肉下降趨勢從什么時候開始?現在豬肉價格是否已經到達最低點?

      李國祥:豬肉價格在2010年漲到高點以后,下半年實際上就開始回落,且回落的態勢不斷挺進。2012年價格一直持續回落,只是在春節這段時間,才出現了每公斤豬肉批發價格大概18塊錢的情況,春節過完以后又開始呈現下降的態勢。現在還不太敢說豬肉的價格已經到最低點了。如果政府不進行調控的話,按照這種趨勢,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每一年生豬的價格都會跌到6月份,再向下探底的可能性應該說還是存在的。

      每一次價格降到極低點的時候,養豬戶長時間虧損,由于資金不足,再加上養豬信心不足,會退出養豬行業或者殺母豬以減少養殖的規模。到9月份的時候,一般情況下中國人對臘肉、豬肉的需求就會上去了,這時候供求的缺口擴大,供求緊張,價格往往就會出現暴漲。

      養豬的農民都其實都知道“豬周期”:養豬有一個3年的周期,賺一年、平一年、虧一年。這種直觀的說法很好地反映了市場規律,而且對于養殖戶來說也很好操作。但是,我們還是看到,這種循環在持續上演,就算是到了該虧損的年份,生豬的養殖規模還是在擴大。現在信息傳播的速度非常快,為什么養殖戶依然逃不出這種怪圈?

      李國祥:實際上這里面就包含幾個問題:第一個是信息在市場經濟當中到底能發揮多大的作用。信息占中心的位置,如果沒有配套的措施,信息不一定能必然帶來價格的穩定。第二個問題實際上涉及到我們現在的養殖戶,他們市場的風險意識比較淡薄,養豬往往都是跟風。同時,他們的市場分析管理能力較差。春節的時候豬肉價格為什么漲那么多,并不是我們缺生豬,是因為有一些養豬戶舍不得賣,以為能賺更多,等到春節過完以后消費需求降下來了,他又急著出手。第三個,特別是我們的政府給農民提供的風險管理手段比較缺乏,或者說起不到一定的作用。

      在上個月豬糧比價跌破6比1盈虧平衡點的時候,發改委就表示,將會在合適的時候啟動調控預案。也有消息說,豬肉收儲將在近期展開。宏觀調控手段對于穩定豬肉價格有重要的意義,但是更重要的還是要讓養殖戶把握市場行情。從管理部門和養殖戶兩方面來看,如何未雨綢繆?

      李國祥:作為農戶或者養殖戶來說,提高市場的風險意識,加強市場風險管理,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政府要提供必要的市場分析管理手段,讓養殖戶能夠把這個風險分散或者轉移。養殖戶只安心地養豬,賺應該賺的利潤,不要把養豬作為賭博來賭這個市場。

      有觀點認為,之所以出現一窩蜂養豬的態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準入的門檻低。提高準入門檻以穩定豬肉價格,這是一種可行的手段嗎?

      李國祥: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這是嚴重違背市場經濟精神的。國外養豬的市場波動有,但是沒有中國這么劇烈,主要還是要產銷一體化。現在不僅生產要一體化,而且將來屠宰、銷售、運行都要一體化,形成一種緊密的產銷關系,可能在價格上就更有話語權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城县| 静宁县| 手游| 临湘市| 宝丰县| 长阳| 海林市| 平果县| 新河县| 崇阳县| 昌平区| 黔东| 黄浦区| 南汇区| 太谷县| 漾濞| 南康市| 中方县| 怀仁县| 会昌县| 井陉县| 靖安县| 西林县| 洪雅县| 特克斯县| 泰和县| 理塘县| 息烽县| 谷城县| 济宁市| 当雄县| 韶关市| 蕉岭县| 永清县| 民乐县| 老河口市| 潢川县| 邵东县| 汽车| 裕民县|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