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飼料中有毒物質綜述 [打印本頁]

    作者: 02072231    時間: 2013-3-27 10:35
    標題: 飼料中有毒物質綜述
    本帖最后由 02072231 于 2013-3-27 10:36 編輯

    一、鉛
    植物飼料中鉛含量與土壤中的水平和工業污染有關。工業污染是造成植物飼料含鉛量上升的重要原因。
    二、砷
    飼料中砷含量主要與產生它的環境中砷含量有關。植物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各種形態的砷轉運到植株的各部分。噴施到葉子上的含砷殺蟲劑可被葉子吸收,從葉鞘向根、莖和其它部分擴散。對于植物性飼料,主要受土壤和殺蟲劑中含砷量影響。當植物生長時使用了含砷農藥如殺鼠藥(三氧化二砷,主要用于草場),殺蟲劑乙酰亞砷酸銅、砷酸鈉、除莠劑等或受工業污染后這些飼料中砷的危害就顯得嚴重了。
    三、汞
    植物性飼料中汞的危險性主要來源于含汞農藥污染的飼草、飲水和飼料。由于汞在動物體內排出十分緩慢,有積累效果,主要蓄積于腎和肝中,肌肉、血液中也分布。因此動物性飼料中汞含量變化較大。工業污染程度是決定該地區產飼料中汞含量的關鍵因素。
    四、氟
    對動物有危害程度的含氟量較高的飼料,通常與特殊的自然條件和工業的公害有關。在工業污染區生產的植物性飼料(主要是牧草),含氟量就有明顯上升。煉鋁廠、鐵廠、鋼廠、過磷酸鹽廠、煉鋼廠、玻璃廠和陶瓷廠排放出大量含氟煙塵,氣氟濃度可達4~8.5μg/dm2一天,相當于每次立方米空氣含 1~2μg氟。高的氣氟濃度是牧草中氟含量上升(50~90mg/kg)的主要原因。氟在巖石中自然存在,特別是在與磷酸鹽有關的巖石中,大多數磷酸石含較高水平的氟,因此骨粉、肉骨粉也是飼料中的高氟攜帶者。工業廢水污染嚴重的水域所生產的魚粉中含氟量也較高。
    五、鎘
    不同種類的植物對鎘的吸收也存在明顯的差異,有些植物對鎘有選擇性吸收和蓄積能力。例如莧菜、蕪菁、菠菜等對鎘有較強的吸收能力。植物不同部位吸收和累積的鎘量也存在著差異。一般是新陳代謝旺盛的器官蓄積的鎘量多,而營養貯存器官的含鎘量較少。鎘在植物各部位的分布基本上是:根>葉>莖>花、果、籽粒。
    六、鉻
    植物飼料中的鉻也是與其它元素一樣,是通過根從土壤或通過葉而攝取的。但鉻在植物中的遷移能力很弱,因此絕大部分鉻積累在根中,其次是莖葉,而籽粒中積累很少。
    七、硝酸鹽及亞硝酸鹽
    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的含量比較高的飼料是青綠飼料和魚粉。
    八、細菌
    細菌是自然界中數量最多的生物,自然會對飼料有所侵蝕。細菌的生長所需的環境水分含量一般在15%以上,對一些營養成分含量高,例如肉骨粉,或含油含水分高的飼料,如植物油料的餅粕,或由含菌物產生的飼料如發酵產生的飼料,在消毒不好等情況下,飼料中細菌含量會顯著增加。飼料中細菌來自飼料產儲運銷各環節的外界污染,如空氣、土壤、水、器物、人手等。動物性飼料原料中陽性率最高者是肉粉,其次是肉骨粉,魚粉中沙門氏菌的檢出率也較高。除了動物性飼料原料外,植物性飼料原料的油粕類也有沙門氏菌污染。
    九、霉菌及霉菌毒素
    霉菌和霉菌毒素是對飼料危害最大的生物性污染物。據統計,全世界平均每年有10%的飼料由于霉變而損失。飼料霉變的損失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營養方面,它降低了飼料營養價值,產生的很多異味損害了飼料的適口性。二是病理方面,它產生一些對畜禽有毒有害的代謝產物,導致畜禽的急、慢性中毒。此外,殘留于畜禽肌肉、內臟或乳中的霉菌毒素還可能通過食物鏈傳遞給人,造成更大的危害。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同德县| 奈曼旗| 黄山市| 淮安市| 福鼎市| 崇文区| 崇州市| 高雄县| 富阳市| 巧家县| 筠连县| 九龙坡区| 汶川县| 富宁县| 屏南县| 兴化市| 分宜县| 阜新市| 宜良县| 平泉县| 宁晋县| 墨脱县| 佳木斯市| 南澳县| 昆明市| 固阳县| 屯门区| 宜兰市| 都江堰市| 台湾省| 微博| 泾源县| 南充市| 建始县| 海安县| 澜沧| 乐平市| 大兴区| 大名县| 合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