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生豬監管人力不足 100%安全談不上 [打印本頁]
作者: 立佳 時間: 2013-3-22 09:05
標題: 生豬監管人力不足 100%安全談不上
發生質量安全問題,“可以適當罵一下政府,但是主要的應該是罵企業。”昨日,在廣東省畜牧獸醫工作會議上,廣州市農業局總畜牧獸醫師王弈青“吐苦水”稱,廣州市生豬等產品自給不足,主要依賴外地供給,豬源千家萬戶,部門監管卻遭遇人力太少難題。“只要國家還是以散戶供應生豬為主的話,說100%安全是談不上的。”
豬耳標易冒牌 追查成難題
近日,上海死豬事件引發熱議。而在昨日的廣東省畜牧獸醫工作會議上,廣東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羅展光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稱,上海死豬事件“養殖戶把死豬拋出去,又查不出是誰的,這是不負責任,對社會危害很大”。
羅展光說,廣東對死豬的無害化處理有補貼,具有一定規模的養殖戶,在向政府部門申報且有備案的,都具備無害化處理的設備。無害化處理一般的方式是填埋,也有使用焚燒的方式。
羅展光稱,廣東省的農戶死豬處理比較規范,但也存在隨意棄置的現象。“比較規范的廠亂丟死豬的現象估計不會發生,估計是那些不合法的,亂搭亂建,用潲水養殖的不規范的散戶。”而且,羅展光說,死豬丟棄后追查起來最頭疼。“一丟就丟到河里,小河流到大河。”因此,要追溯起來就成難題。
廣州市農業局總畜牧獸醫師王弈青舉例,“豬販挎包里可以備著很多的(耳)標,江門的人可以打廣州的(耳)標,冒牌的,這如何溯源呢?”
穗生豬來源多 監管人力少
昨日,談及廣州市畜牧產品監管的情況,王弈青“直吐苦水”。王弈青說,廣州市每年生豬批發市場交易量有400多萬頭,但每年本地出欄生豬僅約230萬頭,生豬等產品自給不足,依賴本省、廣西、湖南等的近百個縣市,形成了豬源千家萬戶的特有現象。“我們日常直接要監管的生產企業有5000多家,這還不包括那些規模小的。”
而對比之下,“廣州市在執法第一線,鎮一級的人員,46個鎮,編內有232個。”王弈青稱,“我們獸醫站的人還不夠馬路一個十字路口站崗的人多,你說要我怎么把工作做得非常細呢?”
王弈青認為,消費者的期望與政府資源存在矛盾。“如果每個企業都給我配備一個執法人員,我肯定管得好,但是現在做不到。”王弈青說,畜牧產品發生質量問題的第一責任人是企業,“發生問題的時候可以適當罵一下政府,但是主要的應該是罵企業。”
王弈青也表示,畜產品質量安全情況與規模化養殖相關。“我覺得在中國也好,廣東也好,規模化養殖沒有達到一定水平,畜產品安全永遠是一個比較難堪的話題。”“只要我們國家是以分散的農戶供應生豬為主的話,說100%安全是談不上的。”
廣東香港如何處理動物尸體
香港
罰2 .5萬監禁半年
違例者牌照期滿時可能不予續牌
南都訊 記者康殷 發自香港 香港對于動物尸體有著嚴格規定。在香港,動物尸體的處置受《公眾潔凈及防止妨擾規例》規管。該規例第10條規定,任何人如無合法權限或合理辯解,不得將任何尸體或屠體放置在或安排其被放置在任何街道或公眾地方;任何建筑物的公用部分;任何水道、溪澗、渠道、溝渠、水塘或香港水域;及任何政府財產,但如獲得公職人員同意,則不在此限。違例者最高罰款港幣25000元(港元,下同)及監禁6個月。
對于動物尸體,香港主要區分為一般寵物尸體和養殖場動物尸體兩類。對于一般寵物尸體,動物主人或處理該尸體的相關機構(例如動物診所)可用袋把它們包裹,然后送交食物環境衛生署管轄的垃圾收集站。
香港的養豬業歷史悠久,但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都沒有規例加以規管或管制。最高峰時,香港有263個豬場,43萬頭豬,每日產生520噸排泄物。為減少養豬場的數目及所涉及的公共衛生及環境污染問題,港府在2006年6月推出養豬場自愿退還牌照計劃。在申請結束時,香港從2006年的265個豬場急速減少到只余下43個持牌養豬場。
而對于生豬飼養的管理上,港府定出更嚴格的守則。港府制定的《豬只飼養工作守則》,對于生豬疾病和感染有如下規定,農場主須為每群豬備存準確的疫苗注射及治療記錄和臨床病例。而當生豬同期同群豬只平均死亡率大于等于7%,養殖場持牌人必須立刻通知漁農署,并將樣本送交漁農署以便進行尸體剖驗及其它化驗,然后按指示棄置尸體。
漁農署介紹,養殖戶在棄置禽畜尸體時,須在尸體上灑上消毒粉后再以雙層膠袋密封,并按照收集站的收集時間把尸體送到動物尸體收集站內。未經本署及或其它有關部門授權或批準,不得以任何方法處置豬尸,包括埋葬或火化。違例者牌照期滿時可能不予續牌。
廣州
無害化統一處理
處理廠免費開放,日處理60-80噸
南都訊 記者丘欣 實習生劉磊 上海黃浦江驚現逾千頭死豬,事件一度引發民眾的質疑:死去的動物是否無法處理才會遭棄置?昨日,南都記者走訪了位于芳村大道西的廣州市衛生處理中心,發現這里是全廣州唯一一家動物尸體處理點,并且免費為市民提供寵物尸體處理服務。
一聽到“動物尸體處理廠”,一般人都會聯想到“尸橫遍野”“臭氣沖天”,但來到這里你會“大失所望”。記者發現整個大院沒有聞到什么異味,只有在廠房車間內氣味稍大。
據了解,該中心是廣州市城管委下屬單位,全部依靠財政撥款。負責人李主任介紹,該中心主要工作包括:到市工商、檢疫等部門以及各大農貿市場、屠宰場接收禽畜等動物尸體,同時按“110”、“12319”和群眾來電要求,到江河涌邊、馬路旁等處收集被遺棄的死禽畜。“除此之外,我們還接收市民送來的寵物尸體。我們的工作時間是早上8:00到下午4:00,周六日不休息。”李主任說,現在每天都會收到市民送來的寵物尸體十多具。
李主任介紹,收集回來的動物尸體基本上都會當天處理,來不及處理的會置于中心的冷凍庫。處理工藝流程是,用吊機投放到蒸煮鍋中進行6小時的高溫高壓蒸煮。處理后的廢氣集中經冷凝噴淋凈化排放,處理后的漿糊狀廢水經消毒后,用密封槽車送到廣州市無害化處理中心統一處理,其日處理量達60-80噸。
雖然不少市民愿意主動把寵物尸體送到處理中心,但李主任反映,有很多亂棄亂埋寵物尸體的個案。李主任表示,貓狗等動物尸體攜帶著許多可以在人畜中互相傳染的病毒,容易對人體產生影響。
根據上月公布的《廣州市水域市容衛生管理條例(草案)》,向水域拋棄動物尸體,每只最高罰款1000元。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七十五條規定,隨意處置動物尸體,最高可以處3000元罰款。
珠海
免費處理還有補貼
竟還有人丟棄死豬
南都訊 記者陳巖 李潔瓊 李京 珠海每年生豬飼養量在百萬頭左右,每年會有五六萬頭生豬因疾病等原因死亡。昨日,南都記者對上述情況進行走訪發現,雖然珠海建有兩座無公害處理廠,且處理完全免費,但愿意主動將病死豬送到處理廠處理的養殖戶卻很罕見,大多數養殖戶都表示采取深埋等方式自行處理了。
對于病死豬的處理,珠海目前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采取了焚燒以及深埋兩種處理方式。據該負責人介紹,2009年珠海專門在香洲界沖以及金灣的小林分別建了一座無公害處理廠,主要用于流通環節(比如在屠宰場死亡以及病死的)的病死豬焚燒處理,同時也負責養殖戶的病死豬處理,并且是完全免費的。也要求各個大型正規養豬場設置深坑隨時對病死豬進行深埋,或者將病死豬放入化糞池處理轉化為沼氣等無公害處理,深埋則主要在遠離城區、學校、水源保護區的偏僻位置,挖坑在2米深以上,撒上石灰粉掩埋。
不過,對于深埋方式,畜牧部門的人員擔憂長期下去,地方越來越少,埋無可埋,污染也可能會有些許存在。
處理廠方面表示,隨意丟棄病死豬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容易導致病菌傳播,因此呼吁養殖戶要么自己按照規定進行深埋,要么及時撥打處理廠電話,“我們過去拉,或者你自己送過來都可以,都是免費的。”處理廠稱。
另據斗門畜牧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從今年起,中央、省、市、區開始給死豬無害化處理以補貼,每頭的標準為80元,相信會提高養殖戶對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的積極性。
處理廠負責人表示,雖然珠海諸如處理廠焚燒都是免費的,但珠海仍存在病死豬隨意丟棄的情況。在昨日的走訪中,記者在高新區雙龍中珠橋底發現3頭剛被丟棄的死豬。
來源:南方都市報
該貼已經同步到 立佳的微博
作者: 1971044953 時間: 2013-7-15 22:55
無論深埋還是焚燒,都存在對環境污染的隱患,使用生物降解設備,可以實現無害化和資源化。例如:養殖場動物尸體無害化處理設備。安全環保又處理簡便快捷,降解物又是優質有機肥。。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羌县|
越西县|
武定县|
嵩明县|
康乐县|
乌恰县|
兰州市|
林西县|
即墨市|
山丹县|
香河县|
定南县|
遂溪县|
眉山市|
荆门市|
汤原县|
九寨沟县|
赤水市|
尤溪县|
谢通门县|
芦山县|
台北县|
正蓝旗|
德令哈市|
漳浦县|
长沙县|
闻喜县|
唐海县|
济源市|
深圳市|
新干县|
大冶市|
高碑店市|
琼中|
博爱县|
平乡县|
隆安县|
大宁县|
兴安县|
汤原县|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