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豆粕發酵過程中的菌體 [打印本頁]

    作者: hlh2006    時間: 2013-3-8 16:10
    標題: 豆粕發酵過程中的菌體
    常見的固體發酵菌種有細菌類和真菌類,細菌類主要有芽孢桿菌、乳酸菌;真菌類主要有酵母菌和霉菌(根霉、毛霉、木霉、曲霉)。
    發酵菌種的劑型主要有液體和固體2種。一般來說,大多數純培養的發酵劑采用液體劑型,菌種的生產是從斜面,菌種活化、三角瓶、小型種子罐到大型種子罐,然后用于生產發酵。固體劑型的菌種主要是曲種,按傳統固體制曲技術制作。不同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各種理化因子要求不同,而發酵過程是一個動態過程,不會維持某一個恒定的狀態,因此,目前常見的豆粕固體發酵是由多種微生物共同協同或按順序進行的。
    開始發酵時,表層的低溫耗氧微生物,例如芽孢桿菌和酵母菌等,開始大量繁殖,導致發酵料溫持續上升和氧氣的減少,為厭氧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條件,有機會大量繁殖,例如像乳酸菌等兼性厭氧微生物,發酵產酸,致使發酵物料pH值下降,抑制雜菌生長,使得嗜酸性微生物大量繁殖。另外采用多菌種協同發酵,是考慮到芽孢桿菌、霉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具有各自獨特的發酵性質,如芽孢桿菌因為芽孢的存在使得耐受性極強,可以保證大量繁殖;酵母菌菌體本身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組成合理,而且極易利用非蛋白氮合成優質的酵母菌體蛋白,提高蛋白品質;乳酸菌在發酵過程中由于其產酸作用,能降低物料pH值,抑制雜菌滋生,同時改善物料風味和適口性。實際生產中,如何對各菌種進行組合,進行優勢互補,對于進行一個高品質的發酵極為重要。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13-3-15 08:35
    “不同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各種理化因子要求不同,而發酵過程是一個動態過程,不會維持某一個恒定的狀態,因此,目前常見的豆粕固體發酵是由多種微生物共同協同或按順序進行的?!?br />
    這個“因此”不對的。

    就因為發酵時動態過程,所以不建議多種微生物協同發酵-----那樣發酵終點就沒有合適的指標了,產品穩定性也就談不上了。

    應該用單一菌株----如果液體發酵,就用純培養,如果固體發酵,就用優勢培育----但只能用一種工程菌。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13-3-15 08:40
    “實際生產中,如何對各菌種進行組合,進行優勢互補,對于進行一個高品質的發酵極為重要?!?br />
    這一句也有問題。

    在實際生產中,由于微生物細胞的復雜性本質(發酵與化工和機械制造不同,發酵的工業模型應用復雜系而不是簡單系)一旦應用“菌種進行組合,進行優勢互補”的指導思想,就會損傷工程第一原則,“穩定性”原則。就出不來“高品質”了,更談不上“極為重要”。

    在工程上講,與高品質極為重要的,反而是單一菌株,嚴格控制。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13-3-15 08:41
    歡迎多講實話,忽悠人者,請繞道。
    作者: hlh2006    時間: 2013-3-17 18:20
    葉赫娜蘭孤城 發表于 2013-3-15 08:41
    歡迎多講實話,忽悠人者,請繞道。

    呵呵,從《飼料工業》上的一篇文章中看到的,感覺有些道理是對的。版主可能是實踐性的高手,受教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阳县| 桃园县| 定州市| 饶平县| 仪陇县| 昂仁县| 喀喇沁旗| 拜城县| 上思县| 凤山市| 卢湾区| 合肥市| 襄汾县| 嫩江县| 冀州市| 左贡县| 四平市| 竹北市| 梅河口市| 日土县| 岳普湖县| 芜湖县| 县级市| 安图县| 石狮市| 涡阳县| 勃利县| 沽源县| 聂荣县| 惠水县| 丽水市| 株洲县| 绥化市| 惠水县| 肇州县| 吉隆县| 迁安市| 阿荣旗| 神木县| 湟源县|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