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探索多路徑破解農業散戶難題 [打印本頁]

    作者: 冬天的太陽1    時間: 2013-1-30 09:53
    標題: 探索多路徑破解農業散戶難題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日前在2013中國農業發展新年論壇上表示,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仍將聚焦農業,將部署三大任務,即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深化農村經營體制改革、推進城鄉公共服務。

      就在各方靜等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露面的時候,圍繞農業經營體制改革、農業的產業化的探討和探路已經在廣東各地展開了嘗試。

      對于廣東來說,全省種植面積在30畝以上的農戶僅占農戶總數1%左右,農業尤其是種植業處于“散戶天下”的狀態,大部分農民守著一畝幾分地并且單家獨戶面對市場,是廣東農業效益低下的關鍵所在,也是制約廣東農業走向科技化、品牌化的癥結所在。

      對于廣東的這一問題,2011年底,云浮市被列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率先在農業經營體制改革方面為全國探路。目前,云浮市先行先試,探索出了四種推動農業產業化的有效模式,使云浮農業不斷增效、農民不斷增收。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產品流通協會等各級各類產業化組織,把分散的農戶帶進大市場,共帶動27萬農戶戶均增收8500元。

      溫氏模式:

      從“公司+農戶”到“公司+家庭農場”


      以“公司+農戶”為特色的廣東溫氏管理模式,帶動了大量農民脫貧致富,是云浮農業的一面旗幟。從1996年到2010年,溫氏集團的合作養雞戶、養豬專業戶從6500戶增加到4.7萬戶;溫氏集團的年銷售值也從十幾億元一躍到了200多億元,合作農戶的收入也從1996年的1.4萬元增至2010年的4.53萬元。

      近年來,云浮市再次吹響農村改革的號角,農業產業化被視為重中之重。一種全新的“公司+現代家庭農場”模式在溫氏開始興起,著力破解農戶生產規模小、產業升級難、生產效益增速不快的現象,帶動農戶養殖農場化、生產科技化、管理現代化,讓養殖大戶變成法人,農戶變成現代家庭農場。

      通過推行“公司+現代家庭農場”模式,溫氏集團雄心勃勃地提出“養雞農戶效率效益倍增計劃”,即在不增加主要勞動力的情況下,用5年左右時間,使合作養雞農戶的效率和效益提高一倍,養雞農戶的平均飼養量從2009年的7500只/批提高到1.5萬只/批,年均收益從2009年的3.5萬元提高到7萬元以上。

      新興縣的農民鐘文燦切切實實感受到了“公司+現代家庭農場”的活力。2012年初,他的現代化家庭農場投產,總面積4600平方米的6棟全新雞舍建成,每批飼養量約4萬只,年上市肉雞量可達20萬只,扣除電費、飼料等,單單養雞年純收入可達30萬元左右。如今,他的雞舍內配套有現代化物聯網應用系統、自動喂料系統、自動卷簾系統以及自動燈控系統,育雛舍內配套地面電熱膜自動溫控保溫系統。

      聚龍模式:

      公司+理事會+農戶


      羅定市羅平鎮的農民黎英娣雖然依然干著農活,但如今卻是為羅定稻香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打工的“工人”,農忙的時候每天工資有100元左右,平時每天也有六七十元。而她還有第二項收入:3畝農田全部出租給公司經營,每畝租金900元,3畝農田一年的租金就有2700元。“現在的收入比以前自己種糧要高很多。”她說。

      黎英娣的變化,得益于一種“公司+理事會+農戶”模式的推廣。率先推行這一模式的羅定稻香園公司,在羅定市的羅平鎮榃感、太平鎮太東等地,建成超10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園區,帶動農戶8萬多戶。

      與其他農業合作化組織形式相比,生產聚龍米的稻香園公司“公司+理事會+農戶”的一大特點就是借助村民理事會這個平臺,使公司與農戶在利益與風險、合作與分工、生產與服務等方面形成了互惠互利、緊密合作的有機體。在農村土地整合中,村民理事會發揮在當地深厚的人脈關系,出面與農民進行商談,協調做好工作,減少阻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讓農戶自愿加入稻香園公司的生產基地,使農民獲得資產性收入。在公司與合作農戶簽訂合同后,村民理事會全程監督合同的執行,維護企業和農戶的利益。

      通過“公司+理事會+農戶” 稻香園公司以三種方式將農民“聯結起來”。一種是由公司直接租賃農民的土地。在原農戶土地承包關系不變、承包期不變的條件下,稻香園公司以每畝900元價格向農民租賃土地,比農民自主經營每畝純收500元高出400元,把土地使用權逐步集中在公司手中。對被租用土地的農民,公司實施返聘,通過組織培訓,專門從事插秧、耕作、植保、收割、加工等生產服務,讓農民實現有相對固定的就業。另一種是種植大戶自行整合散戶土地,再由公司與種植大戶簽訂生產與購銷合約。還有一種方式是公司與農戶直接簽訂生產與購銷合約。由農戶按公司要求種植、管理,公司以高出市場價回購銷售。

      有了龍頭企業的帶動、有了良好的“聯結”機制,農民的收入不斷增加。目前,稻香園公司合作農戶的收益常年穩定在比其他農戶高30%左右的水平。

      聯興模式:

      多個合作社走向聯合


      當前砂糖桔的銷售已經接近尾聲,郁南縣朱氏明記果業專業合作社的農民朱永忠開始盤算自己一年辛勤勞作的收獲,他喜出望外地告訴筆者,朱氏明記果業專業合作社今年的“廣東明記”砂糖桔品牌十分響亮,產品主銷長三角地區,去年年底到現在,他的砂糖桔十分好賣,售價在2.5元/斤左右,同比增長60%。

      在全省多少農民專業合作社都比較弱小的情況下,朱氏明記果業專業合作社開始“牛起來”,這要得益于一個“聯社”的成立。2012年9月郁南縣聯興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聯社創建,由郁南縣朱氏明記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1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廣東十二嶺酒業有限公司組成。

      產業結構、服務內容相近的合作社聯合起來,共同應對市場競爭,改變了合作社過于弱小、無法很好服務農民的狀況。朱永忠告訴筆者,在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和農產品的銷售上,聯社實行大規模購銷,節約交易成本和費用,爭得交易價格上的優惠。“聯社成立后,農民在農產品交易中的話語權和議價能力大大提高。”朱永忠說。

      據了解,目前郁南縣聯興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聯社聯系帶動農戶達6230戶,聯結農產品基地面積32000畝,有冷庫2座,全自動砂糖桔分揀生產線10條,覆蓋7個鎮45條村,涉及砂糖桔、無核黃皮、蔬菜、荔枝等農業主導品種。該聯社依托規模效應,積極向聯合社成員提供技術、市場信息、加工、運輸、倉儲、銷售等服務,推動了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

      移動模式:

      質量為媒打造網上溫氏

      當前,食品質量安全越來越受到群眾的關注,頻頻發生的食品質量安全事件,使一家家企業不斷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然而,在一些企業看來,食品質量安全不是負擔,而是商機。

      中國移動云浮分公司最近施行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通過建立一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吸引農業企業來加盟,打造以“農產品質量監控體系+農業企業”為特點的“網上溫氏”。

      與其他的農產品安全監控體系相比,云浮移動公司的監控體系顯得十分有意思:他們在田頭安裝了攝像頭,如果消費者購買一袋米,這袋米的包裝上有一個二維碼,消費者在云浮移動公司的“綠農良品”網輸入該二維碼之后,便可以看到這袋米的整個流通流程,并可以即時觀看這袋米的生產基地。

      在建立這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系統的基礎上,云浮移動吸引農業企業加入這個系統,要求加入該系統的農業企業嚴格執行相關的生產標準、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打造“農產品質量監控體系+農業企業”的網上溫氏模式。

      “盡管這個項目剛剛起步,但是我們充滿了信心。”中移動云浮分公司副總經理吳其林說,這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進一步完善之后,遠在廣州的消費者甚至可以跟云浮的農民租一塊地,讓農民幫你種菜,你通過移動的監控系統,可以24小時看到你所租菜地的情況。這樣一來,消費者不僅可以保障食品的質量安全、增加樂趣,農民也可以實現增收。

      來源:南方報網

    作者: lzm_001    時間: 2013-1-30 12:56
       這個趨勢越來越多,很多企業都瞄上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山县| 汉中市| 合作市| 平和县| 合水县| 仪征市| 合水县| 海宁市| 泸溪县| 田林县| 万盛区| 革吉县| 白水县| 都兰县| 绥德县| 大足县| 洮南市| 田东县| 游戏| 凉山| 静海县| 峨山| 齐齐哈尔市| 龙游县| 余干县| 静宁县| 馆陶县| 河津市| 孝义市| 井陉县| 湄潭县| 大姚县| 固始县| 邹平县| 玛纳斯县| 如东县| 永仁县| 文昌市| 临西县| 昌宁县|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