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豬種及雜交優勢的利用
[打印本頁]
作者:
annellele
時間:
2012-11-16 17:22
標題:
豬種及雜交優勢的利用
豬種代表了養豬生產過程中所表現繁殖、增重、飼料報酬和瘦肉率等生產性能的遺傳基礎,同樣的生產條件會產生不同的生產效果。因此,根據生產條件和產品要求選擇適宜的豬種并進行雜種優勢利用,對提高生產性能與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般地說,最好能夠使用三元雜交的方式生產商品豬。而母本品種最好選用國產優良的地方品種或培育品種;父本選擇外來品種。這樣,既可以得到較好的繁殖性能和適應性,同時又可以得到較高的瘦肉率、增重速度和飼料報酬,其結果是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例如,我們可以選擇DⅥ系母豬為母本,大白豬公豬為第一父本,杜洛克公豬為終端父本,這個組合既利用了DⅥ系母豬易發情、好觀察、產仔數多的優點,又可以利用大白豬、杜洛克瘦肉率高和增重快的特點。
當我們對某一豬種進行選擇的時候,要使用如下幾個關鍵指標,即繁育力、增重速度、瘦肉率、飼料利用效率和適應性。
繁育力是豬種生產性能十分重要的方面,對于自繁自養的豬場來講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繁育力實際上是一個繁殖與仔豬培育性能的綜合指標,它所包括的內容有種公豬的性欲與爬跨能力、種母豬發情癥狀是否明顯、母豬的窩產仔數、母豬的護仔性與產奶能力(與仔豬成活率和斷奶體重相關)、仔豬發育速度(與早期斷奶成績相關)。一般地說,就該指標國內豬種(包括地方豬種)與外來豬種相比,國內豬種更優。因此,在選擇母豬品種時,最好是含有一定國內品種血緣的國內培育豬種或雜種豬(按一定比例雜交),這對高效生產出合格的斷奶仔豬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術措施。繁育力指標的具體計算如下:
繁育力(單位:頭/年?頭)=年內斷奶合格仔豬數/年內飼養標準母豬數
增重速度(單位:克/日?頭)=測定期總增重/總飼養日數
生長育肥期料肉比(單位:千克/千克)=(測定期耗料總量-浪費量)/測定期總增重
增重速度、瘦肉率和飼料利用效率是豬種生產性能的另一個重要方面,而且與繁育力存在負相關,即凡繁育力高的豬種,增重速度、瘦肉率和飼料效率則偏低;相反亦然。所以外來豬種該類指標較高,對于商品豬的生長育肥階段的經濟性能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們選擇豬種時,公豬一般用外來豬種,以便于利用雜交優勢,獲得較高的增重速度、商品豬的瘦肉率和飼料效率。
瘦肉率=(胴體瘦肉含量/胴體總重量)×100%
適應性是豬種的另一個性能指標。規模化飼料和企業化管理使豬群處于強度生產狀態下,且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同的豬種對這種變化的適應性也不同,由于應激而帶來生產性能下降、某些疾病甚至死亡。一般是瘦肉率高、增重速度快的豬種氟烷基因含量高、應激嚴重適應性差。在規模化飼養條件下,適應性優劣在生產中表現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母豬的適應性,即母豬在強度生產狀態下的發情表現、受胎率、正常分娩率、窩產仔總數、窩產活仔數、護仔性和泌乳力等,一個母豬群,如果由于生產生活環境的影響而使上述生產指標下降,必然使母豬淘汰率上升,利用年限縮短。因此,我們可以使用母豬的平均使用年限這個指標,來衡量某一豬種的適應性優劣。在選擇豬種時,應注意這一點。
種母豬利用年限(頭/年)=年內淘汰母豬的利用年限總和/年內淘汰母豬總頭數
對于這一指標的確認應制訂一個科學合理的母豬淘汰標準,這對生產經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出自安能生物技術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南
|
富川
|
婺源县
|
德钦县
|
西华县
|
溧水县
|
汽车
|
中山市
|
谢通门县
|
普安县
|
惠州市
|
临澧县
|
安多县
|
兴安县
|
浙江省
|
安平县
|
西畴县
|
洛川县
|
和平县
|
科技
|
牡丹江市
|
清水河县
|
永兴县
|
闸北区
|
孟州市
|
鱼台县
|
丹棱县
|
吐鲁番市
|
育儿
|
河池市
|
百色市
|
宣恩县
|
诸暨市
|
塔城市
|
海口市
|
鄱阳县
|
武隆县
|
罗平县
|
尉犁县
|
泊头市
|
泰和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