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規模化豬場管理者理念的更新 [打印本頁]
作者: lyl 時間: 2012-8-9 23:06
標題: 規模化豬場管理者理念的更新
規模化豬場管理者理念的更新
天津寶迪養豬公司 陳國宇 博士
一、規模化豬場管理者理念更新的第一點是將環境提升為第一要素
環境的好與壞,它決定著豬場的成與敗。規模化養豬場.各類豬群均處于強度生產狀態下,環境條件對其生產力和健康影響極大。
1)環境是防控疾病的首要因素
1)豬生長在適宜的環境下,機體抵抗力增強,減少疾病的發生率。
2)不良的環境可直接導致疫病的發生和傳播;
不良的環境應激可造成疫病的暴發。
3)不良的環境和應激是藍耳病、圓環病毒、白痢、呼吸系統疾病、寄生蟲等疾病發病的先決條件。
2 環境是提高生產成績的關鍵
1)在適宜的環境下,豬才能充分發揮其遺傳潛力。
2)在適宜的環境下,豬的維持需要最少,營養的轉化率最高。
3)在適宜的環境下,豬的各項生產性能才能正常表現。
4)不良的環境嚴重制約著豬的各項生產性能。
比如:低溫。高濕環境可加劇豬的冷應激,也明顯影響豬的生長發育和增重,長期飼養在高濕環境中,豬的食欲下降,對飼料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飼料轉化率下降,生長緩慢,增重小。高溫環境中。高濕妨礙豬的蒸發散熱,很易使體內積熱過多,體溫升高而導致熱射病,而低濕又使豬的皮膚和粘膜干裂。引起皮膚和呼吸道疾病。據研究,高濕環境中豬血液中的血紅素減少,飼料利用率和氮沉積能力下降,豬增重減慢。高濕對豬的繁殖也不利,飼養在潮濕陰暗的環境中.母豬產仔數減少,仔豬斷奶窩重降低。我公司下屬的一個基地場通過對豬舍環境的改變,其生產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改造前溫度、濕度和通風達不到豬的理想要求。改造后豬舍環境達到豬的理想要求。通過改造前后生產成績對比,豬舍環境是提高生產成績的關鍵。
二、規模化豬場管理者理念更新的第二點是將豬種退居二線
1、我國現在引進的品種無論是原種還是配套系其生產性能都很高。
2、相同的品種各品系間差異不大,如:加系、美系、法系、英系、丹系等其生產性能都很接近,只不過是各有不同特點。
3、個人觀點不要一味地追求從國外引進品種.進行種豬的炒作。而是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種豬資源,通過選種選育,雜交組合培育出適合本場特點的品系來。
三、規模化豬場管理者理念更新的第三點是樹立營養平衡的高檔飼料是最好的藥物的觀點
1、營養平衡的高檔飼料,不僅是生長所需,而且對免疫系統發育也有重要作用,可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所以說是最好的藥物。
2、母豬的營養決定著仔豬的發育,確保仔豬在出生后l2小時內吃到盡可能多的初乳。初乳提供保護能力,防止仔豬感染本場現有的疾病。
3、斷奶后供給優質飼料,維生素的營養尤為關鍵,保育豬死亡率增高,可考慮添加維生素E(50~100克,噸),以減少由于斷奶造成的應激。
4、免疫系統的完善需要良好的營養供給,在仔豬飼料配合時添加血漿蛋白粉,可提高免疫力。
5、現在許多豬場疾病的發生后移到生長育肥階段,前期營養和保健及環境比較好,后期環境和營養較差造成的。
四、規模化豬場管理者理念更新的第四點是將“預防為主、治療為輔”轉變為“養重于防”
規模化豬場要將工作的重點從以預防疾病為主,轉變為養重于防。養不是指單純的飼養,包括環境、營養和管理。將畜牧技術人員的工作內容放在獸醫人員的工作內容之上。獸醫的工作重點轉到預防保健上。
1、落實五項有效的管理辦法
1、全進全出是關鍵。規模化豬場的生產工藝
一定要按全進全出進行設計,全進全出生產是豬場
防控疾病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2、實施早期斷奶技術是提高生產成績的主要措施。早期斷奶技術還可以防止許多母豬感染的疾病傳播給仔豬。
3、盡量減少混養,最好采用原窩轉群,減少應激。
4、實行多點式生產。有條件的豬場最好采用
三點式生產,分為母豬繁殖區、仔豬培育區、生長育肥區。也可以采用兩點式生產.將母豬繁殖區和仔豬培育區合并為一個區。
5、采用公母豬分開飼養更有利于于飼養管理。
2、做到合理使用疫苗
1、不要亂用疫苗。
2、使用高質量(安全性好、免疫效力高)的疫苗。
3、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
4、正確使用疫苗。
5、對于疫苗免疫效果不好的疫病盡量不要使用疫苗。
6、作好疫苗免疫后的效果監測。
3、疫苗免疫接種要根據本場豬病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1、豬瘟必須要免疫接種.根據本場豬的抗體水平來確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2、豬氣喘病采用進口疫苗免疫效果較好。
3、豬偽狂犬病要制定凈化方案。
4、口蹄疫必須要防。
5、其它疫苗(根據需要)。
4、建立完善的藥物保健預防和治療方案
1、合理、規范用藥,不要濫用藥物。
2、效果不確實的藥物不要使用。
3、藥物的選擇和使用應由獸醫負責。
4、藥物的使用應從治療用藥轉向預防用藥。
5、樹立保健觀念,預防用藥,盡可能地控制細菌性繼發感染。
五、規模化豬場管理者理念更新的第五點是樹立科學的“消毒防疫”理念
1、樹立消毒防疫理念。消毒是疾病預防和控制最有效方法,改變重視治療預防,輕視消毒的觀念。消毒的重要性要占到6分,預防占3分,治療占1分。
2、建立適合自己的《消毒防疫管理規范》。
3、建立嚴格、科學的消毒防疫制度及標準操作規程。
4、將忽視消毒防疫的因素觀念徹底清除。
(1)不能直接見效。消毒不同于治療藥物,像抗生素那樣立竿見影。
(2)有時不消毒也不生病。這是你運氣好,但終究要生病;也有消毒也生病。有可能是消毒劑質量有問題或消毒方法不對。
(3)整體產品質量差。大量低價、劣質的產品充斥市場,使用戶無從選擇。
(4)有些養殖場為了節省費用。表面上節省了費用,實際上可能要花幾倍或更多的治療費用。
5、管理者要清晰消毒誤區,消毒要真正起到消毒的作用和效果:
誤區一:未發生疫病可以不進行消毒。疫病發生要有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動物;誤區二:消毒前,環境不進行徹底清除;誤區三:已經消毒畜禽就不會再發生傳染病;誤區四:日常使用不嚴格、不規范等情況及采用廉價低質產品:當發生疫情時,又不計成本超大量使用刺激性、毒性很大的產品,使飼養動物造成損害或中毒。疫情過后,反而造成大量死亡;誤區五:消毒劑氣味越濃,消毒效果越好,PH值越高或越低,消毒效果越強;誤區六:長期固定使用單一消毒劑。
作者: 牛莫王 時間: 2012-8-10 00:06
更像一個獸醫
不太懂養豬
作者: 韋文志 時間: 2012-8-10 07:57
能執行到位的豬場不多
作者: zihong 時間: 2012-8-10 08:07
我一直向養殖戶說,一定要給豬提供好的環境和飼料,其他都是次要的。
作者: xwg0228 時間: 2012-8-10 09:23
見解很符合實際,環境的控制要求重視豬舍設計,基礎投資。管理上看出問題的根源,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果然不一樣。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12-8-10 09:33
很奇怪的邏輯是:在中國,環境弄好了,才能夠生產出來優質的豬肉。而不是什么野豬、***豬品種。
作者: 虞海 時間: 2012-8-10 20:08
謝謝分享,您太好啦,特敬業,致敬
作者: lyl 時間: 2012-8-10 20:18
虞海 發表于 2012-8-10 20:08 
謝謝分享,您太好啦,特敬業,致敬
,虞海老師過獎了,受之有愧啊,和朋友交流分享是一種幸福。
作者: 畜牧刀客 時間: 2012-8-17 20:58
消毒藥物用了八千萬桶,我們也沒見到有什么好的效果。原因何在?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南县|
涟水县|
汤阴县|
哈巴河县|
澳门|
桐柏县|
隆安县|
且末县|
仲巴县|
峨边|
六枝特区|
康乐县|
措勤县|
望奎县|
拉萨市|
新丰县|
泸西县|
平远县|
斗六市|
军事|
襄城县|
恩平市|
泽普县|
长武县|
策勒县|
宁河县|
贵南县|
左贡县|
西华县|
来安县|
扎囊县|
牡丹江市|
富民县|
高雄县|
慈利县|
蒲城县|
侯马市|
灌南县|
彭水|
河北省|
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