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多病原”在規模化豬場混合感染模式分析 [打印本頁]

    作者: lyl    時間: 2012-7-30 22:20
    標題: “多病原”在規模化豬場混合感染模式分析
       腹瀉、圓環、藍耳是目前業內公認的危害養豬業三大疫病。但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煥春,在近期舉辦的全國規模化豬場疫病監控與凈化專題研討會上指出,養殖戶防控疾病重心不宜過于集中在這三類病毒性疫病,而忽視了對細菌性疾病防控,大量的實驗檢測證明細菌性疾病危 害不亞于病毒病,且無論是細菌病還是病毒病,呈多種病原混合感染越來越普遍,危害豬群健康。
      陳煥春介紹,因豬場缺乏配套合理的免疫程序與疫病預警機制,缺乏管理獸醫理念、執行力不強導致豬群長期帶毒,基礎免疫力低下;新病毒不斷增多,病原變異加快,毒力增強;免疫抑制病威脅逐漸加劇等威脅,且“細菌、病毒、細菌—病毒—寄生蟲”之間多種病原混合感染越來越普遍。
      據了解,2011年度華中農業大學動物傳染病實驗室共接診2405家規模化豬場送檢9028份臨床病料,病豬和18215份血樣。其中圓環、藍耳病、 豬瘟、輪狀、細小、流感、流行性腹瀉等病毒流行依然嚴重;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是主要細菌性疾病,胸膜肺炎、巴氏桿菌對肥豬的威脅有抬頭趨勢。詳細分析到各階段豬群攜帶相關病毒的差異性,去年對121頭母豬病樣和1108份母豬血清檢測得知,母豬帶毒率較低,主要攜帶圓環病毒為19.2%,變異藍耳病毒 14.6%;產房仔豬圓環病毒為35.3%,變異藍耳病毒為36.2%,經典藍耳病毒為20.3%,豬瘟為7.7%,偽狂犬病毒為8.0%;育肥豬圓環病毒為44.8%,變異藍耳病毒為24.2%,經典藍耳病毒為11.6%。
      不過陳煥春認為,與病毒性疾病相比,細菌性疾病更為復雜,危害更大;尤其是細菌性疾病混合感染不容忽視,在豬群發病致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致病菌對各階段豬群的致死性作用,各菌群血清型差異較大。且長期以來養豬業過分依賴藥物,全程濫用抗生素保健、治療,導致細菌耐藥性日趁嚴重,出現致病菌耐藥譜廣, 部分細菌病甚至已無藥可治,引發公共衛生問題備受關注。
        據了解,陳煥春及其帶領專家團隊通過實驗室調查統計表明,2003-2011年共分離鑒定細菌10817株,其中鏈球菌4274株(39.51%)、副豬嗜血桿菌3088株(28.55%)、腸外致病性大腸桿菌1213(11.21%)、巴氏桿菌652株(6.03%),這幾種細菌已經成為影響國內養 豬生產的主要病原菌,另外胸膜肺炎、沙門氏菌等常見病原菌也嚴重威脅規模化養殖業的健康生產。
      陳煥春強調,養殖戶應該重視細菌性疾病防控,如果細菌性疾病控制好,即使有藍耳圓環等病毒性疾病,豬場疾病也相應較容易控制。具體到鏈球菌和副豬嗜血桿菌這兩類主要細菌性疫病時,陳煥春介紹目前主要是以注射疫苗防控為主,不過要針對細菌血清型不同用對疫苗。據該實驗室臨床分離豬鏈球菌的血清定型情況 看,2型鏈球菌所占比例為57%,屬于已分離出型鏈球菌中的優勢血清型;7型和9型鏈球菌,所占比例為19.2%和18.8%。
      副豬嗜血桿菌的血清型則最為復雜,各個血清型之間免疫交叉保護力很低。不同地方分離的相同血清型的菌株毒力與抗原性也可能不完全相同,具有地方特異性不同區域有不同的表現,其中湖北以4、13、5型為主,占62.41%比例;浙江以5型為主占40.25%,其次為4型占25.97%;河南以4、13型 為主,其中4型占28.81%。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12-7-30 22:24
    都要抓,都要硬,主要矛盾是?
    作者: lzm_001    時間: 2012-7-30 22:24
         陳院士講課,沒怎么聽得懂,方言挺重的
    作者: 周白丁    時間: 2012-7-31 06:01
    繼續學習了

    :hua:
    作者: shuda136    時間: 2012-7-31 07:51
    豬場做好各方面的保健還是首要的。
    作者: shuda136    時間: 2012-7-31 07:52
    控制環境也是保健。。。。。
    作者: wangguoqiang570    時間: 2012-7-31 09:08
    主要矛盾還是豬自身抵抗力降低,抵御不了疾病的攻擊,故而紛紛發病。
    現在的霉菌毒素、藥物濫用、飼養環境惡劣、免疫抑制性病原等造成豬抗病力下降,豬不發病都難。
    問題是大家都想著怎么去治病,而不去思考如何提高豬機體自身體況,從而保護豬在同樣感染的情況下不發病。
    作者: 海棠    時間: 2012-7-31 12:31
    現在豬場的情況都比較復雜,病原混合感染很多。但是根本上還是要加強豬場的飼養管理:包括豬舍衛生、飲水干凈、空氣循環、飼料質量等等。
    同時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盡量少用藥物,因為藥物對豬會有危害的。

    這些都做好了,豬病就會減少很多。
    作者: lyl    時間: 2012-8-1 21:50
    鏈球,副豬,巴氏桿菌的確是最常見的三大細菌疾病,陳老師的實驗,更進一步驗證了我以前的臨床判斷。
    鏈球菌,藥物大環內酯類特效。副豬,藥物頭孢,喹諾酮特效。巴氏,喹諾酮特效。
    另外,巴氏疫苗一定要接種,預防效果好。
    作者: fhj2003    時間: 2012-8-2 20:53
    越學越難了
    作者: zhmdchinaren    時間: 2012-8-3 11:36
    fhj2003 發表于 2012-8-2 20:53
    越學越難了

        陳煥春沒有養過豬,很多觀點不敢茍同。前年別人問他裂蹄病他胡說八道圓環、藍耳病等等。陳院士眉毛胡子一把抓,沒有重點,而且這篇文章根本沒有指導實踐的作用,瞎子摸象-四不像!推薦細菌是為了買他那疫苗而已。規模化豬場鏈球菌是傷口感染為途徑,疫苗沒有那么好的效果。研究管理細則可以防(防條件)治一些急性細菌性傳染病而不是濫用抗生素和注射疫苗!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方市| 元阳县| 永修县| 民和| 靖远县| 鄂州市| 双流县| 平顺县| 芜湖县| 新建县| 鹤壁市| 当涂县| 临颍县| 永福县| 景德镇市| 福建省| 余干县| 江城| 凌海市| 徐水县| 六安市| 孟津县| 韩城市| 阿拉善左旗| 兴安县| 赤水市| 双鸭山市| 廉江市| 盐津县| 宝应县| 枞阳县| 禄劝| 通榆县| 东宁县| 仪陇县| 大宁县| 金湖县| 遂昌县| 通辽市| 招远市| 芜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