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母豬猝死的防制 [打印本頁]
作者: lyl 時間: 2011-9-24 23:42
標題: 母豬猝死的防制
在規模化豬場母豬猝死經常發生,引起母豬猝死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來自消化道疾病。其中有梭菌性腸炎、增生性腸炎(胞內勞森菌)和胃腸扭轉(胃腸梗塞)、便秘、飼料霉變。
一、 梭菌性腸炎: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炎熱夏季發病率更高,是母豬發生休克導致死亡。魏氏梭菌是革蘭氏陽性菌,A、D型能引起母豬突然死亡,C型引起仔豬紅痢。
原因:1、母豬妊娠期抵抗力下降。
2、母豬妊娠前期、中期控制喂料量導致胃酸反饋性分泌減少,十二指腸內PH值升高堿性增強,厭氧菌大量繁殖。
癥狀:體況和營養好的母豬容易發病。大部分母豬突然發病沒有先兆。可見母豬突然倒地、抽搐、幾分鐘后死亡。部分病豬死前食欲減退、嘔吐,精神沉郁。突然發病的母豬有神經癥壯(狂躁不安、共濟失調),叫聲嘶啞;多數表現為急性腹漲、呼吸困難,皮膚、耳朵發紫,口吐白沫;隨后皮膚蒼白,角弓反張,體溫由38℃逐漸降到36-35℃,來不及治療,一般發病后12-24小時死亡,有的1-2小時死亡。
解剖:外觀-母豬膘情良好、皮膚蒼白、腹圍膨脹、個別出現腹下發紺、腹下皮膚水腫。部分母豬口鼻流出血樣泡沫、肛門外凸,有少量暗紅色或黑色排泄物;分娩后的母豬陰門排出腐敗氣味的紅色液體,尸體很快腐爛。
胃腸道鼓氣、腹水增多呈紅色,腸管內氣體惡臭。胃黏膜有出血性炎癥、胃潰瘍、胃黏膜有輕微脫落;空腸中含有大量稀薄血色食糜,小腸高度鼓氣;腸道內充滿血色泡沫空腸、回腸、大腸前端最為嚴重;小腸有廣泛性彌漫性充血、出血、壞死;有的大腸內容物呈暗紅色,黏膜脫落。
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充血、出血,頜下、腹股溝淋巴結水腫;部分出現肺充血,氣管、支氣管內充滿白色或紅色泡沫;心外膜、心內膜以及心肌有條壯或斑壯出血,腎皮質呈大量點壯出血,脾臟腫大、淤血,切面有深褐色血液滲出。
診斷:母豬突然死亡、腹部膨脹、皮膚蒼白,腸道鼓氣、充血、出血;氣體氣味惡臭,內容物呈暗紅色,即可診斷。
措施:1、加強飼養管理,減少豬群轉欄和混群次數,降低飼養密度,加強豬舍的通風,做好保溫防暑工作,保證足夠清潔的飲水,盡量減少各類應激因素。
2、保持均勻的營養水平,提高機體抵抗力。
3、加強豬舍內外的衛生和消毒工作,梭菌、胞內勞森菌常存于豬的糞便中,對雙鏈季胺鹽復合碘和復合醛消毒液敏感。因此加強妊娠期和哺乳期圈欄面清潔衛生極為重要。特別是配種后5-10天內,母豬圈面衛生和消毒。盡量減少母豬陰部與骯贓排泄物接觸。
4、杜絕飼料中的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引起母豬梭菌性腸炎的原因之一。
5、杜絕豬群的水平感染,采用全出全進制度,加強生活區與生產區以及生產車間之間的消毒。積極滅鼠殺蚊蠅。
6、采用聯合用藥進行預防。敏感藥物:替米考星、洛美沙星、強力霉素。安來霉素。時間:本病高發期前兩周開始,間歇性給藥方發。
7、治療:急救:(1)、灌服500-1000ml、5%的肥皂水;灌服甲硝唑4-6g、莫沙必利片10-15mg.急救同時在耳尖、尾尖放血100-200ml。
(2)、灌服“十滴水”20-30ml;注射乳酸環丙沙星(5-10mg/kg)+青霉素(4-5萬單位/kg),2次/天,連用2天。同時配合VC和止血敏。
飲水:泰樂菌素或林可霉素+電解多維。
二、 增生性腸炎
又稱為豬回腸炎或壞死性腸炎,是胞內勞森菌引起,本病主要發生與生長育肥豬和成年豬的消化道疾病。急性回腸炎可以引起成年豬的猝死。
1、 臨床癥狀、解剖
臨床上一般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豬群的應激是本病的主要原因。后備種豬和育肥豬以及經產母豬通常以急性爆發,病程很短,一般來不及治療。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突然死亡,病豬和死豬多為皮膚蒼白;糞便中帶有血液,部分的血便中含有纖維性柱壯物;病程稍長時,糞便呈黑色柏油狀稀糞;病豬精神沉郁,厭食,有時突然死亡。
病變主要在回腸、盲腸以及結腸前端,小腸或結腸腸壁增厚、腸管直徑增粗、變硬呈橡膠管樣,腸內容物呈黃灰色的糊狀,腸黏膜增厚、壞死部分有線狀潰瘍、出血或血塊(稱增生性出血性腸炎)。有些出現腸系膜水腫、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切面多汁。繼發細菌感染后,多呈為壞死性腸炎。
2、 防制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盡量減少各種引起豬群應激的因素,提高豬體的抵抗力。嚴格做好豬場的消毒工作程序,采取全進全出的生產方式。搞好豬場內的環境衛生。
3、 藥物治療方面:本病主要是由胞內勞森菌引起的,屬革蘭氏陰性菌。主要敏感的藥物有-氟甲砜霉素、泰樂菌素、硫酸粘桿菌素、替米考星、林可霉素和四環素等,在藥物預防和保健方面多采用,中西藥結合和西藥聯合的方法。根據豬群在各階段和各個季節的發病情況來有效的制定用藥時間和方法。另外,用藥物預防的選擇是豬只的運輸、轉群以及新進仔豬或種豬之前在飼料中添加藥物進行預防。
三、 胃腸扭轉
1、 臨床癥狀
主要發生在妊娠和哺乳母豬以及育肥前期,以突然死亡為主要癥狀。母豬:主要發生在妊娠1-2個月的經產母豬和哺乳母豬。母豬體溫正常,一般在采食后2-3小時內突然出現不安,有腹痛表現,腹圍迅速膨大,呼吸緊促,皮膚變藍,繼而臥地不起,部分后備母豬直腸常常脫出。發病率1-2%,死亡率100%。從發病到死亡1-2小時,以冬春和夏季發病較高。
2、 剖檢
胃腸道充滿氣體、鼓脹,胃及腸道扭轉或擴張,胃黏膜呈嚴重的出血性炎癥,胃內充滿血塊、未凝固的血液;腸壁薄,大腸和小腸以及腸系膜呈深紫色,部分小腸圍繞脊柱下的連系部分旋轉、扭曲、腸系膜充血;部分豬腹腔積血,脾臟腫大、移位。
3、 原因
原因比較復雜,腸道鼓氣是導致腸扭轉的原因;采食霉變飼料和容易發酵的濕料,導致胃腸功能紊亂或供料不正常、等待喂料時間過長,母豬因饑餓而攀爬跳動,煩躁不安,導致胃腸道扭轉,上下排氣不順,胃腸鼓氣,擠壓胸腔,致使呼吸困難迅速死亡;推遲飼喂時間,母豬因饑餓采食過快過飽,同時因腸道發炎,直腸細菌增殖產氣,母豬容易發生胃腸扭轉。
4、 預防
1)、做好母豬的日常飼喂工作,喂料時首先迅速飼喂母豬使其安靜。保證優質新鮮的全價飼料,
2)、母豬飼喂時間要有規律,在本病多發季節應增加喂料人員,避免母豬因等待喂料時間過長,過于激動而引起胃腸扭轉。
3)、定期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預防腸炎的發生。
作者: wangliguo429 時間: 2011-9-25 14:21
好資料,謝樓主提供,辛苦
作者: 微笑的森哥 時間: 2011-10-5 13:26
梭菌性腸炎的確是在母豬身上常見,我都遇到過幾次了,謝謝樓主的整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义市|
鄢陵县|
天峻县|
静安区|
吐鲁番市|
射洪县|
吉林市|
灵山县|
阿克陶县|
望奎县|
加查县|
道孚县|
宣恩县|
中山市|
辽阳县|
长乐市|
孟村|
前郭尔|
阳新县|
临沂市|
静宁县|
丰县|
凉城县|
富顺县|
清水县|
景德镇市|
青川县|
焦作市|
延安市|
丹江口市|
屯昌县|
平邑县|
繁昌县|
卢龙县|
惠来县|
新营市|
广德县|
龙州县|
彩票|
志丹县|
伊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