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秋季養豬防“四病”
[打印本頁]
作者:
yzw-阿燕
時間:
2011-9-5 10:31
標題:
秋季養豬防“四病”
農村新報訊 秋季,氣溫雖不再像盛夏那樣炎熱,但這個季節養豬,發病的誘因很多。加上這幾年,豬病流行又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給養豬戶帶來很多麻煩。下面就這個季節豬的四種常見病防治問題,給養豬戶作一重點介紹。
一、流感:小病別小看。一般養豬戶認為,豬得了流感只是小病,用不著大驚小怪,大不了一兩針安乃近,問題全解決了。實際上,豬得了流感以后,往往成為"百病之源",特別是體溫升高、咳嗽等癥狀,會成為許多大的疫病的先兆或誘因,如不及時控制,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發現后,一般選用復方氨基比林、安乃近等配合適當抗菌素,降溫并防止繼發感染。中藥銀翹散也有良效。
二、豬鏈球菌?。豪^發混合感染多。常在豬患感冒后繼發。急性病豬體溫升高到41℃以上,減食或停食,結膜潮紅,流鼻涕。部分病豬發生關節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現出共濟失調、空口磨牙等神經癥狀;有的頸背等處皮膚廣泛充血或有出血斑。8周齡內仔豬常于2天內死亡。慢性病豬常在頭、胸、腹和股內皮膚等處出現圓形淺玫瑰色硬幣樣大丘疹,后覆蓋褐色痂皮。混合感染豬瘟時,患豬流漿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內側有紫紅色或藍紫色出血點、出血斑。病公豬可見包皮內積尿,擠壓流出白色、混濁、惡臭的液體。病豬先便秘后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后期呼吸困難,常于1-3天內死亡。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用法混亂,豬鏈球菌已對多種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給臨床治療增加了不小的難度。但如肌注強效阿莫西林每公斤體重15毫克,2.5%恩諾沙星注射液每公斤體重2.5毫克,每天1次,連用3天,病情會得到有效控制。
三、豬瘟:非典型化占主流。不要總認為豬打了疫苗就萬事大吉了。疫苗質量不佳、免疫程序不合理、注射劑量不足或操作不規范,即便是打了豬瘟疫苗照樣也發瘟。不過,近年來臨床上見到的豬瘟,溫和型、非典型化占據主流,往日豬瘟的些許典型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已沒了蹤影。因此,誤診現象十分普遍。 一般地,如果沒給母豬打過豬瘟疫苗(單聯苗、二聯苗或三聯苗),哺乳期仔豬很可能就發生無名高熱,便秘,皮膚發紺,喝臟水,食欲時好時壞,后期下痢。母豬打過豬瘟疫苗時,沒斷奶的仔豬不會發生豬瘟;如果仔豬出生后6周以內打疫苗,反倒因母源抗體干擾,造成免疫失敗,待長到小豬、架子豬、肥育豬時,就有可能發生非典型豬瘟。 因為對豬瘟沒有特效治療藥物,所以惟一的辦法是以毒攻毒:以大于平時預防量10倍以上的豬瘟疫苗注射,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干擾豬瘟病毒復制,使其產生免疫力。豬瘟常發地區實行超前免疫:即初生仔豬吮初乳之前注射疫苗1頭份,3小時后再哺乳;雙月齡時二免:50-60天注射疫苗4頭份,即可終身獲得堅強免疫力。
四、附紅細胞體?。?quot;紅皮"是特征。其典型臨床癥狀表現為母豬生產性能下降,仔豬體質變差,貧血,腸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豬病初精神萎頓,體溫升高到39.5℃-42℃,顫抖轉圈或不愿站立,離群臥地,出現便秘或拉稀。病豬耳、頸下、胸前、腹下、四肢內側等部位皮膚紅紫,指壓不褪色,成為"紅皮豬"。 治療本病的藥物很多,但真正有特效的卻不多。可用血蟲凈(貝尼爾)、咪唑苯脲、新胂凡納明配合四環素、土霉素治療。
(山東省東平縣畜牧局:王桂香)
該貼已經同步到
yzw-阿燕的微博
作者:
谷豐
時間:
2011-9-7 17:38
不錯?。С忠幌拢?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yzw-阿燕
時間:
2011-9-8 09:00
有空大家都多多交流一下,呵呵。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
潞西市
|
阆中市
|
龙泉市
|
光山县
|
辽宁省
|
青岛市
|
营山县
|
晋宁县
|
五常市
|
东光县
|
栾城县
|
左贡县
|
天气
|
景德镇市
|
伊通
|
南丰县
|
大邑县
|
舟山市
|
涪陵区
|
新竹市
|
蒙自县
|
赣榆县
|
白河县
|
星子县
|
溧阳市
|
育儿
|
民乐县
|
濮阳市
|
河津市
|
肥乡县
|
邻水
|
临沂市
|
太白县
|
二连浩特市
|
新邵县
|
石阡县
|
依安县
|
巧家县
|
定南县
|
调兵山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