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小麥粘性與溫度的關系 [打印本頁]

    作者: fishemen    時間: 2011-7-17 17:04
    標題: 小麥粘性與溫度的關系
          大家知道小麥含有較高的非淀粉多糖(NSP),其中可溶性NSP具有高度的粘稠性,導致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率低。這就是麥類谷物及其副產品受到限量使用的一個主要原因。解決這一問題其實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著手,一是溫度,二是酶。在這里暫且說溫度。其實我們可以做個很簡單的實驗,小麥粉碎后用不同溫度梯度的水來和小麥粉攪拌,我們會發現,當用溫度70℃以上的熱水來攪拌的時候,所形成的小麥粉糊成團情況很少甚至沒有,而常溫水及低溫水攪拌的小麥粉糊,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粘稠會越來越大,會成團狀。這嚴重阻礙了營養物質與消化液的接觸,及營養物質的吸收。這么看來,全小麥或高小麥日糧經過高溫糊化制粒后,其出現粘稠性的情況會極大幅度地得到解決,再使用小麥型復合酶制劑后,這一問題就可以完全的到解決了。個人觀點,請高手指正。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11-7-17 19:48
    是啊,調制溫度高于95度,小麥的用量可以適度增加
    作者: 東方不敗10號    時間: 2011-7-17 20:00
    我今天嚼了幾顆麥粒,不一會嘴里就會出現口香糖類東西。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11-7-17 20:08
    小時候我們這樣,把那東西用水洗干凈,剩下來的用竹竿粘知了
    作者: DLG    時間: 2011-7-17 21:13
    那是面筋,沾知了很好玩
    作者: qdwaton    時間: 2011-7-17 21:48
    高溫調制?酶制劑后噴涂?
    作者: 葉知秋    時間: 2011-7-17 23:06
    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在這方面我有過失敗的教訓
    作者: 群馬三立    時間: 2011-7-18 08:24
    回復 山中的漫游者 的帖子

    哈哈,這個我在行。不過經常被知了撒一臉的液體。不知那算不算尿。反正喝樹汁,應該也不臟。
    有時候仰的脖子疼。
    我還是喜歡晚上抓它的幼蟲。一個手電即可。
    或者第二天凌晨5點前,剛蛻皮的白色軟軟的知了也很好抓,哈

    作者: sjs-6310    時間: 2011-7-18 08:48
    回復 群馬三立 的帖子

    那叫知了猴
    小時候為了吃上一頓知了餐,差點掉溝里{:3_107:}

    作者: wuxingli    時間: 2011-7-18 13:59
    好象有能耐溫木聚葡聚酶吧。何苦用這么高溫度呢。
    作者: lsy304    時間: 2011-7-18 16:26
    玉米價格嚇人,都用小麥了
    作者: 張521楊    時間: 2011-7-18 17:54
    現在玉米價格高,用小麥的多了,請問在全小麥日糧中用何種酶制劑效果好呢,目前市場上用得好的有哪幾種?
    作者: yongxingmuye    時間: 2011-7-18 18:40
    可以跟我聯系  我做麥代酶可以代替百分80玉米。  
    作者: fishemen    時間: 2011-7-18 19:50
    回復 yongxingmuye 的帖子

    現在很多都全小麥日糧了。

    作者: lyl    時間: 2011-7-18 23:05
    我今天開始使用小麥的,小麥到場價是九毛五分,而玉米是一塊一毛多,來代替部分玉米,小麥酶則是益多利的。
    作者: tugoulan    時間: 2011-7-19 00:00
    沒有水的情況下,難道不會糊-_-///
    用昆明三正的復小麥合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

    作者: yixuewu    時間: 2011-7-19 08:42
    樓主的建議很好,但是跟帖的大部分變成賣產品的了。
    作者: laiton001    時間: 2011-7-19 14:58
    回復 張521楊 的帖子

    現在市場上有專門針對小麥日糧的“小麥復合酶”,主要成分有甘露聚糖酶、纖維素酶、木聚糖酶等。有興趣你可以搜一下
    作者: 小岳    時間: 2011-7-19 15:01
    我想大家理解錯了,水中小麥成團,不是NSP的原因,而是面筋蛋白的原因,高溫會讓蛋白變性,面筋蛋白變性后粘性下降。

    作者: 葉知秋    時間: 2011-7-19 15:52
    回復 lyl 的帖子

    自配料用的嗎?
    小麥現在的價格優勢還是很明顯的,就是實際效果不如玉米好。
    作者: 葉知秋    時間: 2011-7-19 15:53
    小岳 發表于 2011-7-19 15:01
    我想大家理解錯了,水中小麥成團,不是NSP的原因,而是面筋蛋白的原因,高溫會讓蛋白變性,面筋蛋白變性后粘 ...

    我支持你的觀點!
    作者: jingcai    時間: 2011-7-19 16:07
    95度以上的制粒溫度,我們這里的制粒機辦不了,只能到80-85度。


    作者: buleshy    時間: 2011-7-19 16:54
    主要是環膜壓縮比要降低,小麥的糊化溫度比玉米低,75°到85°就可以了。
    作者: zhou7550    時間: 2011-7-19 17:05
    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
    作者: 方槍槍    時間: 2011-7-19 21:35
    樓主的發現側面印證了為何液體后噴涂的酶使用效果比固體酶好
    作者: fishemen    時間: 2011-7-20 07:52
    當然導致食糜粘稠的還有麥谷蛋白和醇溶蛋白。這兩者占整個小麥蛋白的70%左右。高溫后也變形而失去粘性。
    作者: fishemen    時間: 2011-8-26 08:56
    在豬料自配料中為什么不能大量使用小麥,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小麥蛋白的特性和高水溶性NSP導致的物理屏障和粘性效應會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后腸微生物區系、腸粘膜的形態等造成不利影響。即便使用酶制劑效果也不是很明顯。
    作者: jane    時間: 2011-8-27 09:24
    小時候過年時貼對聯,自制糨糊。水燒開后加入面粉攪拌,還是比較粘的呀。
    作者: fishemen    時間: 2011-8-28 08:19
    你用熱水和冷水分別加到小麥粉里面攪拌一段時間看看,兩種粘性是不一樣的。糨糊的那種粘性,在攪拌均勻的情況下,不會成團。
    作者: zhanggm78    時間: 2011-9-2 17:35
    “在豬料自配料中為什么不能大量使用小麥,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小麥蛋白的特性和高水溶性NSP導致的物理屏障和粘性效應會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后腸微生物區系、腸粘膜的形態等造成不利影響。即便使用酶制劑效果也不是很明顯。”
    同意!

    作者: 李業明    時間: 2011-9-3 23:07
    群馬三立 發表于 2011-7-18 08:24
    回復 山中的漫游者 的帖子

    哈哈,這個我在行。不過經常被知了撒一臉的液體。不知那算不算尿。反正喝樹汁, ...

    馬兄,跑題了啊!哈哈
    作者: frz0354    時間: 2012-6-16 08:53
    小麥日糧現在很普遍
    作者: 養豬十年    時間: 2012-8-26 23:27
    高手切磋 我來學習
    作者: po0907    時間: 2012-10-1 10:45
    fishemen 發表于 2011-8-26 08:56
    在豬料自配料中為什么不能大量使用小麥,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小麥蛋白的特性和高水溶性NSP導致的物理屏障和 ...

    那你的意思,小麥配方的不適合養豬啦?
    作者: niuxiaoping1978    時間: 2012-10-2 08:55
    小麥黏度與制粒溫度
    作者: yaowei    時間: 2012-11-15 22:59
    用這么高的溫度,營養物質的損耗怎么考慮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山县| 遂溪县| 无锡市| 乳山市| 福建省| 隆安县| 确山县| 临泽县| 昆山市| 兴隆县| 邓州市| 曲水县| 城固县| 万年县| 东城区| 汝阳县| 容城县| 南城县| 永仁县| 鸡泽县| 寿光市| 赤水市| 八宿县| 南宫市| 合阳县| 平安县| 杨浦区| 文安县| 旬邑县| 南城县| 靖宇县| 井陉县| 永昌县| 宣武区| 龙口市| 宁化县| 河源市| 福州市| 新竹县| 泽库县|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