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媒體稱豬業新政策出臺存多處矛盾 [打印本頁]

    作者: 唐朝2009    時間: 2011-7-17 10:57
    標題: 媒體稱豬業新政策出臺存多處矛盾
    本帖最后由 唐朝2009 于 2011-7-17 10:58 編輯

                                                                  媒體稱豬業新政策出臺存多處矛盾

    數據來源:全國畜牧獸醫總站 制圖:農財寶典 記者 李丹

      豬業新政意在平抑肉價,調控還是空調?在豬市一路飄紅的當下,政策已然成為影響價格走勢和從業者決策的最關鍵因素。
      南方農村報記者通過深入采訪分析,發現新一輪調控政策出臺有諸多矛盾之處:能繁母豬存欄量已開始回升,豬價在進入自然回落周期時,卻遭遇政策干預;有關決策部門針對是否調控,也頗多糾結,前后表態不一;加之,2007年的政策調控曾經加速生豬價格的“過山車”現象。這一立足改善民生的惠農政策,將對生豬價格的運行軌跡產生什么影響,從業者不敢樂觀。
      7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今年中央支持大型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和小區建設的投資恢復至25億元,并對養殖戶(場)按每頭能繁母豬1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
      消息一出,業內一片嘩然。調控政策與2007年非常相似:在豬價暴漲領跑CPI之時,國家出臺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抑制了豬價快速上漲的勢頭,但同時也為2009-2010年的豬價暴跌埋下伏筆。
      此時出臺調控政策是否合適?調控政策何時見效?是否會重蹈覆轍?未來豬價將走向何方?
      豬價回落卻遇政策干預
      生豬調控政策意圖非常明確,就是要抑制過快上漲的豬價。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豬價已經到達頂峰,并出現連續3天小幅下跌,此時出臺調控政策是否多此一舉呢?
      南方農村報記者從廣東各大生豬主產區了解到,6月下旬豬價突破10元/斤大關之后,豬價至今維持在這一水平。河源興泰種豬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代堅介紹,7月15日河源地區生豬出欄價是10元/斤,低于前段時間的10.2元/斤。廣東其他地區也出現類似情況,較之前普遍有0.2-0.4元/斤降幅。茂名市茂港區貴景畜牧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景華認為,豬價突破10元/斤,已經到達頂峰,后期已沒有上漲動力。
      火爆的種豬和仔豬市場,支撐了這一判斷。張代堅介紹,受豬價高漲影響,目前不少養殖戶補欄積極,原先二元雜母豬普遍長到100斤才賣(價格為1500元/頭),現在由于市場緊缺,80斤就被搶購,價格在1800-1900元./頭。30斤的三元雜仔豬價格也由上個月初的600元/頭上漲到現在的750元/頭。以此推斷,隨著生豬與母豬存欄增加,消費淡季到來,豬價在經歷這一波高峰后,已經開始進入下一波回調行情。
      農業部的統計數據是有力佐證。6月能繁母豬4720萬頭,環比增加0.21%,同比增加0.85%。這一定程度上說明,生豬存欄量在逐步恢復,后期供需偏緊的現象將自然得到緩解。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市場效應已經呈現,再出臺調控政策意義不大,或將導致下一個價格低谷的加速到來。
      決策部門前后表態不一
      就在國務院出臺促進生豬生產持續健康發展政策的前幾天,包括發改委、農業部、商務部多個相關部委均表示,今年豬肉價格上漲仍屬正常,“應以市場調節為主”。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6月15日還表示,隨著天氣轉暖,氣溫升高,豬肉的消費會進入淡季,豬肉市場將相對穩定。商務部將不會出臺政策控制價格,豬肉價格由市場自行調節。
      種種跡象似乎表明,在本輪豬肉價格猛漲中,至少在7月13日以前,政府堅持選擇了讓市場熨平波動。政府這種態度也得到了不少業內人士的支持。
      “雖然沒有哪個部門直接承認,但政府應該吸取了以往豬肉價格調控的種種經驗教訓。”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畜牧室主任王濟民在接受采訪時如此表示。
      然而,豬肉價格在高位運轉一個月后,7月13日,調控措施最終還是出臺了。7月1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商務部已做好準備,將適時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而且已經有若干省市已經動用地方儲備進行市場投放了。
      這一系列舉措雖然相比一個月前可謂180度大轉變,但業內人士還是有足夠心理準備。生豬市場供給彈性大于需求彈性,所以不能單純依靠市場自我調節,而政府也不是完全不能對生豬市場進行調控,關鍵要注意方式方法。農業部畜牧業司巡視員陳偉生表示,由市場主導來促進產業發展,由政府調控來保護產業發展,這是目前保持生豬生產穩定發展最現實的選擇。
      豬價調控曾“越調越亂”
      豬肉價格調控的經驗教訓可謂沉重。縱觀近些年各級政府調控豬價的政策,會發現“越調越亂”的窘境。
      2006年上半年,在生豬價格跌至近幾年低位,生豬存欄量隨之下跌之時,政府基本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刺激生豬市場恢復秩序,而當2007年5月起豬肉價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漲時,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各有關部門又對生豬產業和生豬市場實行調控,這種現象和做法被業內人士稱為“跌價無人問,漲價多頭管”。
      2007年7月30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實施母豬補貼以及保險制度。《意見》出臺后,不少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極高,不少外行人士也投入生豬養殖行業,造成母豬存量從2007年的4420.6萬頭上升到2009年4990.7萬頭,短短兩年內增加了570.1萬頭,直接導致生豬市場供過于求。豬價從2007年整年的平穩上漲到2008年的暴漲,并于2008年3月達到8.5元/斤的歷史最高點,但2008年下半年開始下滑。在往后的兩年里一直低迷,2009年4月與2010年4月甚至降到4.5元/斤,低于成本價,養一頭肉豬要虧本100元。業內人士戲稱為“政策的浩劫”。
      針對全國性豬肉急跌,2009年,國務院曾出臺《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實施細則(暫行)》,指出要在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調節作用的基礎上,加強政府調控。根據規定,當豬糧比價格高于9∶1時,政府會適時投放政府凍肉儲備及在必要時向城鄉低保對象和家庭經濟困難的大中專院校學生發放臨時補貼等措施。當豬糧比價處于9∶1-6∶1之間的正常情況時,做好市場監測工作。
      若以此計算,目前全國的豬糧比約為8.42:1,處于9:1-6:1的正常范圍內,政府還無需實施任何調控措施。
      短期對肉價無法產生影響
      調控政策出臺后,養殖戶普遍擔憂,在“好心”的政策下,未來豬價將走向何方?
      7月初,佛山市高明區大鵬豬場老板馬小鵬還表示對后市相當樂觀,他認為,如果不出意外,至少明年上半年應該還會有不錯的收益。不過,7月13日國務院調控政策一公布,給了他當頭一棒。
      如同2007年相關調控一樣,這個政策將直接影響到今后3年的豬業形勢,顯著破壞生豬供求曲線,加速豬價“過山車”現象。
      政策的意圖相當明顯,即通過補貼刺激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擴大生豬上市量,抑制豬肉價格。不過,由于生豬養殖有其固有周期,今年下半年生豬供應量不會有太大改變,調控作用最早在明年上半年才能顯現。
      高明養殖大戶梁容標分析,今年1-5月,仔豬腹瀉等疾病大量存在,市場生豬實際供應量銳減。6月起仔豬存活率普遍上升,按照4個月的生長期,至少到9-10月,生豬供應才可能保持平衡,價格才有可能下降。
      陽春養豬協會副會長謝猛認為,調控政策可能加速下一輪豬價低谷的到來。政策主要對散戶有刺激作用,規模場不會為之所動。散養戶可能擴大養殖量,一年以后,這一批母豬進入繁育期,屆時仔豬將大量上市,到明年底和后年,豬價必然低迷。而豬價一旦低迷,散養戶會再次迅速出逃,令生豬價格重新陷入“過山車”行情。他認為,補貼政策治標不治本,目前我國基礎母豬存欄量并不少,關鍵是疾病多,有關部門如想真正調控養殖業,不如把重點放到提高疫苗質量上。
      也有行業人士認為,調控政策可能適得其反。在經歷2007-2009年的慘痛教訓之后,不少養殖戶已經學乖,規模化養殖戶的補欄沖動會受到一定抑制,再加之本輪豬價已經到達歷史頂點,補貼政策甚至可能令一部分養殖戶恐慌,提前減少母豬養殖,高價市場從而得以短暫延續,調控政策反而人為拉長了豬價漲跌周期。
      李昌平:補貼打亂生豬周期
      面對中央的一系列調控政策,三農專家李昌平7月15日在接受南方農村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調控不能將豬價拉低,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豬價波動的幅度,使高峰價格更高,低谷時價格更低。
      李昌平認為,如果政府不參與干預,生豬的價格基本上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生豬生產者和消費者兩大陣營勢均力敵,生產者不能控制市場,消費者也不能控制市場。兩大陣營相安無事。豬價經過一段時間的高企必然會自然向下調控,反之亦然。
      但李昌平并不完全反對政府干預。生豬價格應主要靠市場自由調節,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也要起一定作用,他建議,政府要做到,在豬價低的時候,補貼實力不足的中小型養殖企業,并對豬肉進行一定收儲,保證他們的生存;在豬價高企的時候,將前期的收儲適當投放到市場,穩定市場價格,而不是直接對母豬進行補貼。


    作者: yisiyi    時間: 2011-7-26 10:38
    但李昌平并不完全反對政府干預。生豬價格應主要靠市場自由調節,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也要起一定作用,他建議,政府要做到,在豬價低的時候,補貼實力不足的中小型養殖企業,并對豬肉進行一定收儲,保證他們的生存;
    很贊成這種做法。
    作者: 曹建新    時間: 2011-7-26 13:35
    政府的干預與政策的扶持,導致的是越富的人越是請人養豬,越窮的人不會養豬------以前的“窮不離書、富不離豬”的時代終于到來了!
    作者: tianruiqi2009    時間: 2011-7-26 16:11
    本帖最后由 tianruiqi2009 于 2011-7-26 16:11 編輯

    看樣子豬價還是繼續漲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图什市| 确山县| 库车县| 开封市| 罗城| 依兰县| 乳源| 察哈| 陆川县| 开远市| 东安县| 若尔盖县| 团风县| 九寨沟县| 成安县| 阿坝县| 淄博市| 三明市| 白城市| 冀州市| 广汉市| 清新县| 新巴尔虎左旗| 镇宁| 长葛市| 新河县| 琼海市| 祁阳县| 上虞市| 轮台县| 富平县| 绵竹市| 濮阳县| 互助| 惠安县| 乡城县| 汾阳市| 平度市| 颍上县| 扶沟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