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豬高熱病流行原因分析與防控措施的探討 [打印本頁]

    作者: yisiyi    時間: 2011-6-27 15:05
    標題: 豬高熱病流行原因分析與防控措施的探討
      2006年5月份開始一直到目前,我國從南到北的一些豬場相繼暴發一種以高熱、傳染快、死亡率高的怪病。經過現場診斷和分析,專家組認為是以藍耳病(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豬瘟、豬流感、豬圓環病毒為主,多種細菌、支原體和弓形體、附紅細胞體的混合感染。因此有人把此病叫“混感癥”.官方叫“高熱病”.2007年 4月該病流行一年之久,中國的養豬業受到重創之后,農業部將其定性為“高致病性藍耳病”,并制定了防制規范。但一直到今天該病仍在部分地區肆虐流行,養殖戶損失慘重。本人曾經在北京、沈陽、葫蘆島等地區對本病進行了大量的現場診斷與防治,現對該病的流行情況進行分析并根據在臨床上的控制方案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流行情況

      2006年5月本人向甘孟侯、何偉永等幾位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求學期間曾對北京一個小型豬場的5頭發病豬進行剖檢及實驗室檢測,檢測結果令人驚訝,大部分病豬體內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豬圓環病毒(PCV-Ⅱ)、副嗜血桿菌、鏈球菌、附紅細胞體的檢測均呈陽性,在此期間許多省份有這種混感癥出現,但曾散發。6月下旬在江西南昌的一些養豬密集地區暴發一種以高燒、厭食、嗜睡等為主要癥狀的傳染病,并迅速蔓延到湖北、湖南、江蘇、安徽等省,10月份進入華北,11月進入東北。2007年元旦在對遼寧某豬場病豬剖檢診斷時僅發現明顯的藍耳病病變并未發現其他混感癥,將病料送省實驗室檢驗,僅檢出藍耳病陽性。(該場共飼養78日齡育肥豬58頭,急性死亡50頭,瀕臨死亡8頭,剖檢2頭。)

      本次發病有以下特點:

      ☉ 本病基本波及各個年齡段的豬群,斷奶后仔豬發病率、死亡率高;

      ☉ 中小豬場和散養戶發生居多,衛生條件差,管理水平低的豬場發病嚴重;

      ☉ 本病在不同的豬場表現的癥狀也各有不同,以呼吸系統衰竭和敗血癥癥狀居多,但總體發病過程大同小異;

      ☉ 混合感染是這次疾病的主體表現,繼發感染的疾病往往超出原發病的致死率,同一豬群使用同一方案治療可出現不同效果。

      ☉用水針劑治療時的刺激,往往造成更嚴重的心肺衰竭,使病豬迅速死亡,因此有時保守治療反倒更有效。

      臨床癥狀

      發病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全群突然發病,患豬全身皮膚發紅,耳朵青紫,皮膚出現出血點或淤血斑。體溫升高到40-41℃,個別可升高到42℃以上,極度厭食,精神萎靡,四肢無力,走路搖擺如醉酒樣;尿液發黃,有的呈醬油色;糞便干硬如球并有黏液,個別出現腹瀉;呼吸困難,腹式呼吸,流鼻液,個別豬只出現咳嗽、嘔吐癥狀。幾天內出現敗血癥造成快速死亡,育肥豬在死亡前出現神經癥狀,四肢擺動,全身藍紫色。用常規藥物易反彈。

      懷孕母豬、空懷母豬可出現體溫升高,拉干糞球,不食癥狀,用藥后出現體溫正常但不食現象,有的甚至出現,流產、早產、死產現象,病程長可達10天或半月之久。

      剖檢變化

      主要病理變化為纖維素性胸膜肺炎或大葉性肺炎,肺胸膜與肺臟發生粘連,肺臟變化為橡皮肺、花斑肺,尖葉、心葉、中間葉及隔葉的頂部出血的病例,也有的肺臟顯著增寬,內有膠凍樣物、氣管、支氣管內有多量的泡沫,心耳、心內膜出血,心冠脂肪發生膠樣侵潤;淋巴結尤其是腹股溝淺淋巴結顯著腫脹、出血,切面濕潤外翻、內臟淋巴結包括支氣管淋巴和膈淋巴結和腸系膜淋巴結也明顯腫脹,有的是呈土黃色,有的呈暗紅色,扁桃體充血,腹腔中有大量液體,有的病豬肝表面有少量纖維素樣物質滲出,腎臟腫大,表面密布點狀出血,切面皮質,髓質以及腎盂嚴重出血,喉頭出血點,膀胱黏膜出血點,脾臟腫大、邊緣或臟面有出血性梗死。

      病因分析

      1、這次大面積的疫情流行僅僅說是混合感染或叫高熱病理由不夠充分,它一定會有一個起主導作用的原發病,這個病的潛性感染嚴重的摧毀了豬的免疫系統,致使其它的病原微生物得以毫無阻力的感染發病。但從眾多的病料里沒有分離出新的病原體,而已知的病原卻比比皆是。因此只能是已知的病原體中的某一種因毒力增強而造成流行。本人于2006年7月開始從眾多散發病例的檢測結果來看,懷疑其原發病更像是藍耳病,而不是豬瘟。并指導兩個豬場堅持藍耳病滅活苗免疫,在2006年12月這一地區流行中,這兩個豬場卻安然無恙,而在同一地區的未免疫豬場發病死亡慘重,這也說明藍耳病滅活苗(哈獸研生產)對這次疫情有一定的作用。初步診斷結果與農業部的結論一致;另外由于自2005年9月份以來豬價一直處于底谷,很多養殖戶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了母豬營養水平,并忽視了平時的防疫,使得母豬免疫力大幅下降,造成免疫抑制,繁殖障礙病增多,所生仔豬處于亞健康狀態,各種病原微生物乘虛而入,致使此次流行規模和病死率加大的誘因,從尸體剖檢來看,繼發豬瘟、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傳染性胸膜肺炎及附紅細胞體的比例最大。

      2、此次感染中呼吸道病變最為嚴重,繼發感染最多的是副豬嗜血桿菌,它是引起小豬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PRRS破壞肺泡巨噬細胞,使豬的許多呼吸道病原體極易在呼吸道內侵入而致病。

      防控措施

      本次疫情以高致病性藍耳病為原發病,以豬瘟、副嗜血桿菌、附紅細胞體病、鏈球菌病、胸膜肺炎多種疾病為繼發病的混合感染。

      控制本次疫情的方案:總原則是加強飼養管理,做好免疫接種、藥物預防、嚴格消毒,控制繼發感染,對癥治療。

      1、預防措施:

      (1)免疫接種:對種公豬、母豬、適齡仔豬、保育豬用哈維科的藍耳病滅活苗接種,豬瘟疫苗免疫要確實足量(要用單苗最好用脾淋組織苗,嚴禁用三聯苗)接種劑量4-5倍量。

      (2)加強飼養管理,嚴格控制人員及物料的進出,不互相串門,用北京威可(戊二醛)與百能(碘酸混合液)或黑旋風(聚維酮碘,北京中農奧美生產)交替使用對豬舍、運動場、工作區進行全面消毒。飲水用漂白粉消毒,豬舍做好驅蠅、滅鼠工作,豬場禁止養貓等其它動物。

      (3)藥物預防:豬場用高免抗毒(北京中農奧美)和嗜血鏈球克或阿奇氟拌料,每袋分別拌料300斤,維護大群的健康。

      以上方案加入飼料中連用5天。在飲水中配合加入芪聚肽(或普樂康)、重癥氟樂欣聯合使用效果更佳。

      2、控制措施:發病豬場可采取以下措施,有食欲和飲欲的豬盡量通過飲水和拌料給藥,不吃不喝的豬注射針劑,一定要選用含量足的知名廠家的產品。常規配方組合:a奇效或蓮花清瘟厭食靈+極品頭孢;另側注射副嗜混感血清或重癥特診,每日一次,連用兩天,隔日后再注射一次。b用高熱瘟暴套裝組合(哈爾濱和平獸藥)一日一次,連用3-4天。

      (1)原發病防控:全群緊急注射副嗜混感血清和奇效或高熱混感血毒清,提高自身免疫水平,干擾病毒復制,殺滅藍耳病等病毒。

      (2)大群拌料:豬場用高免抗毒和嗜血鏈球克(北京中農奧美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連用五天。提高免疫力,控制繼發感染。

      (3)大群飲水:葡萄糖、VC粉、芪聚肽或普樂康、重癥氟樂欣。

      (4)控制繼發感染,肌注:根據不同情況可采用下列方案,每天一次,連用3-4天。

      方案一:傳染性胸膜肺炎、副嗜血桿菌、喘氣病:用肺呼胸炎康或強效菌毒咳喘康注射。

      方案二:血蟲病、鏈球菌、弓形體:血鏈天下敵或紅弓K99(江西百思特動物藥業)或附紅特(江西創欣藥業)注射。

      方案三: 以鏈球菌、巴氏桿菌感染為主:用抗菌先鋒治療效果極佳。

      備注:1、發燒不食加配合多膽牛黃退燒、增食

      2、體溫不高、不吃食:配合開胃促食、地米。

      3、出現嚴重咳喘等呼吸道癥狀:配合藏咳喘酥。

      注意事項:1、本次疾病病程略長(5---7天左右),死亡率高,但經上述方案處理后治愈可達60-80%以上。2、病程超過7天的采取強心、補液療法,有助于恢復健康。3、由于發病后人們治病心切,多次注射一些刺激性強的藥物(貝尼爾、混懸液等)導致頸部肌肉腫脹、化膿,嚴重影響藥物的吸收、藥效,建議少用或改在臀部注射。

      來源: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作者: djwang8448    時間: 2011-7-1 18:29
    居然還有個沙發,恭喜自己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西区| 左权县| 屏山县| 伊金霍洛旗| 明星| 富平县| 林西县| 玛纳斯县| 河东区| 浦城县| 泗阳县| 济源市| 奈曼旗| 枞阳县| 阿瓦提县| 高阳县| 阳春市| 布拖县| 潮安县| 定日县| 启东市| 西乡县| 卓尼县| 镇赉县| 承德市| 那坡县| 长宁县| 阿勒泰市| 景洪市| 大关县| 刚察县| 垫江县| 南召县| 科技| 洞头县| 澄城县| 峨边| 镇巴县| 同仁县| 郴州市| 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