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羅非魚鏈球菌疾病防治的冷思考 [打印本頁]
作者: mmdhhg 時間: 2011-6-24 13:35
標題: 羅非魚鏈球菌疾病防治的冷思考
羅非魚鏈球菌疾病防治的冷思考
(茂名市茂南區富爾樂獸藥飼料營銷中心
富爾樂羅非魚技術團隊)
鏈球菌,活躍在羅非魚養殖過程中最引人矚目的一大名詞,令養殖戶聞而生畏。2009年、2010年它是羅非魚病害里呈現最厲害的角色,養殖戶、技術員、魚病醫生、專家都為此絞盡腦汁。筆者服務于羅非魚養殖行業已有6年之久,經常在茂名、吳川一帶走訪養殖場,2009年5—8月份曾在吳川博鋪、蘭石、長岐這幾個重點養殖區進行羅非魚鏈球菌病害防治及現場調研;2010年在茂名茂南、高州養殖場走訪。對比這兩年的鏈球菌發病情況,2010年的總體表現如個體發病率、發病面積、流行時間、死魚數量、治療費用、復發率都比2009年高,治愈率低于去年。筆者通過有關羅非魚鏈球菌多方面的數據和信息,站在涉及這一病害的每個環節,冷靜思考,察看細微之處發現!不管是養殖戶、技術員、魚醫,還是苗種、飼料、魚藥、微生物制劑等都存在致使羅非魚爆發鏈球菌的原因。
現在先聽聽養殖戶是怎樣談論今年羅非魚養殖的,然后再思考!再分析!再補救!
“現在的魚苗質量太差了,特別是吉富,每次發病它都有份,死魚又多。”
“我前幾天才用了XX公司的XX菌調水,今天就開始死魚,那個廠家人員在茂名大叫大跳說茂名羅非魚養殖免疫力低,需要用他的微生物制劑,有病治病、無病預防,我覺得自己被騙了!”
“真奇怪,我的魚塘去年也發生像現在情況的病害,那次我用XX沙星拌料喂3天,死魚就明顯減少,過幾天全部好了,這次我用了5天,一點效果沒有,同樣的魚塘水質、同樣的魚苗,為什么沒點用呢!”
“我10畝水面2萬斤魚花了5000元藥錢,前兩天情況比較好,今天又大量死魚,比上次還要多,怎么這個病沒藥治愈的嗎!”
“魚醫生,說白了就是一個賣藥佬,我的魚發病了,他們過來看看就給我幾大包黃色的藥粉,說用5天大部分可以治愈,里面是什么也沒說清楚,我的幾個朋友也用了,大家的魚病不但沒好轉,死魚更是越來越多,這下可虧多了!”
“我和隔壁的魚塘同樣的水源、同樣的魚苗、發病也一樣癥狀,使用同樣的藥物、拌喂同樣的飼料,治療效果卻不一樣,怎回事!”
“我去年飼料是自己到加工廠加工的,基本沒有發病,今年用商品料,早早就發病了,死魚很多,鏈球菌與飼料有關系吧!”
“我養魚是純投料,王老板是魚豬混養,豬糞直接下魚塘,我的羅非魚每天死一百多條,他的沒事,不是說混養的魚塘發病率高!”
“我管它是不是禁用藥物,能治好病就可以,現在的魚價和魚中搶魚收購,孔雀石綠我也敢用,我的魚不怕沒人要!”
……
……
這就是養殖戶對羅非魚養殖的種種說法,這就是今年鏈球菌治療效果的大概總結,這也是像我們工作在養殖場一線技術人員要面對的問題,更是目前防治羅非魚鏈球菌的困難所在!
筆者分析認為:
一、吉富羅非魚不是鏈球菌的根源:很多養殖戶將鏈球菌的原罪歸于吉富是一個錯誤,回顧今年及以往發生鏈球菌病情,不僅僅是吉富,奧尼類也一樣發病,只是在數量和發病率上很大差異而已。鏈球菌流行與爆發就像2006年以來豬的無名高熱癥,是集約化、規模化養殖帶來的病害,是養殖歷史積累、違反羅非魚自然生長規律的懲罰。奧尼與吉富在養殖管理(如放養密度、飼料喂養、日常監管等)是不同的,就像二元、三元雜的豬苗與瘦肉型豬苗。很多養殖戶憑著一套老經驗管理魚塘,一般情況是很有效果,但是隨著塘租、飼料、電費、人工等成本的增加,不得不放養更高密度;為了縮短出魚時間,蓄意增加飼料喂養數量;為了羅非魚高速生長,逼不急待而盲目地進行水處理或添加禁用促長劑;奧尼自身的免疫力能夠抵抗,吉富就會深受其影響感染得病。建立一套適應吉富羅非魚養殖管理體系并實施,盡可能減少吉富致病誘因,那么吉富在面對鏈球菌也會有現在奧尼的能力。假使,現在還繼續違反羅非魚固有的養殖規律,用不了很久,奧尼感染鏈球菌機率也會像目前的吉富!
二、養殖模式不是鏈球菌致病的最大原因:記得有一個做微生物制劑的商家在茂名叫喊:茂名養殖模式羅非魚免疫力低!真是可笑可悲,可笑是他不懂羅非魚,可悲的是他為了做生意出此下策。茂名羅非魚免疫力低嗎!其他不說,鏈球菌每次爆發的源頭不在茂名,茂名是最遲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是最低的;病害流行時間是最短的;治愈率相比其他地區是最高的。茂名、湛江地區羅非魚養殖模式與其他地方是有區別,它是以混養模式為主(如魚豬混養、魚鴨混養),這是茂名的養殖特色,是羅非魚養殖很有經濟效益的模式。鏈球菌發病資料表明,混養魚塘發病率低于精養(純投料)魚塘,單位面積死魚量少于精養魚塘,治愈率高于精養魚塘,使用藥物單位成本低于精養魚塘。這樣的結果與很多魚醫生、專家、商家的觀念(他們認為混養魚塘鏈球菌發病率大大高于精養魚塘)相悖,分析一下兩種模式養殖管理的區別(表1)
| |
水質一般,容易變差,以肥水為主,水質出現惡化時化學藥物處理,相對較少使用微生物制劑 | |
中小魚階段以畜禽糞便為主要餌料來源,補充配合飼料,250克左右才以飼料投喂為主,一年兩造或兩年三造。 | |
| |
小結: 1、混養魚塘因水質不穩定,致使羅非魚從幼魚階段接受考驗,提高了自身免疫力,水體中微生物很多很雜,相互間起到抑制的作用;精養魚塘水質優越,羅非魚吃飽餌料生長,沒有在惡劣環境中接受考驗,容易被動致病,有的養殖戶過于迷信商家宣傳微生物制劑可以提高羅非魚10%以上的生長速度,盲目的的調水,破壞水中微生物相態,使致病菌迅速繁殖爆發。 2、混養魚塘在羅非魚價格低迷情況下依然可以保本或獲利,精養魚塘則不行,它必須要提高產量和生長速度才能避免虧本,所以經常逼著羅非魚生長,重重損壞魚體自身機能,容易發病。 |
當然,并不是說混養魚塘在抵抗鏈球菌就優于精養魚塘,只是說明養殖模式不是鏈球菌致病的最大原因。在茂名、吳川地區,混養模式已經發展了二、三十年,有著自身的優勢及經濟效益,農戶選擇養羅非魚就是為了掙錢養家糊口,不掙錢還養魚么!豬糞養成的魚與飼料養的魚在銷售價格上是一樣的,但是利潤卻相差很遠,農戶為何不選擇混養呢!我們不贊同羅非魚混養是因為食品安全,畜禽經常使用抗生素會造成羅非魚體內的藥物殘留(目前的豬糞都經過沼氣池發酵才下魚塘,豬糞殘留的藥物大部分被處理掉)。如果政府及羅非魚加工出口企業將混養與精養羅非魚價格拉開一定的差距,我們相信養殖戶肯定實現精養。
三、飼料原料及飼料的“霉菌毒素”污染是造成鏈球菌和其他細菌性疾病發生的關鍵:隨著飼料原料價格節節攀升,羅非魚飼料配方使用的材料就越來越雜,魚粉、豆粕、小麥、菜粕不再是配方的重要角色,而替代他們的是肉骨粉、雜粕(如西紅柿粕、芝麻粕等)、玉米蛋白粉、玉米糟粕等等。如果能夠做到配方營養均衡和不影響消化率的話,也是可以的。但問題不在此,而是這些替代品存在霉菌毒素,魚粉、肉骨粉、花生麩(粕)、棉粕、芝麻粕、玉米蛋白粉、玉米糟粕常常被黃曲霉素污染,黃曲霉素B1破壞羅非魚肝功能,肝是羅非魚體內最重要的器官,把它損壞等于破壞整體的免疫力。養殖中發現,羅非魚在感染細菌性疾病之前已經發生了肝膽病,一條10cm的羅非魚肝膽變壞了,它還能長到半斤嗎?所以今年小魚也發生了鏈球菌。養殖戶使用飼料也是個問題,一般配合飼料保質期是30天,有的養殖戶喂養了兩個月;存放飼料地方保持通風干燥很必要,特別是在梅雨季節。筆者建議飼料加工企業、養殖戶自配料的必須在飼料里添加吸霉劑和霉素解毒類添加劑,以緩解或減少肝臟中毒損傷現象。(如表2)
四、突發應激是促使羅非魚鏈球菌和其他細菌性疾病發生:畜禽養殖中經常看到“應激”的處理,保證動物最根本福利就是避免其應激,羅非魚一樣常常被動應激,包括水體、氣候、喂養、捕撈、運輸、殺蟲消毒等方面。應激致使羅非魚驟然刺激,身體機能反應不及時,免疫應答損傷,造成免疫力下降,細菌入侵感染發病;特別是一些突發性應激,如缺氧泛塘、天氣驟變、體表損傷,有些魚塘遇到缺氧后幾天出現了細菌疾病就是這個原因。突發應激不但促發細菌性病害,還引起大量死魚。因此,養殖戶要重視避免羅非魚被動應激及處理(如表3)
| |
水體: 1、溶氧:低于3mg/L 2、PH值:低于6.0或高于9.0 3、氨氮:高于0.3mg/L 4、亞硝酸鹽:0.01mg/L 5、硫化氫:存在 6、中毒:重金屬、有機磷等 | 水體: 1、
人工增氧、化學品增氧 2、
化學品調整 3、
化學品或微生物制劑處理 4、
先化學品處理、后微生物制劑調水 5、
化學品處理 6、
葡萄糖、阿托品、茵陳、綠豆、甘草 |
| 捕撈: 1、無水裝放魚苗、過塘后停喂2天,飼料添加抗應激藥品;魚苗體表嚴重損傷時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劑全塘潑灑2、輪捕輪放后停喂2—5天,飼料添加抗應激藥品。 |
| 魚箱里潑灑青霉素、硫酸鏈霉素合劑,防治水體惡化,保持水體溫度 |
五、錯誤治療讓羅非魚鏈球菌病蒙上“治不好的絕癥”的幌子:很多人認為2010年的羅非魚鏈球菌很難治療,使用很多藥物沒見效果,筆者也有同感。自3月份以來,用在羅非魚身上的藥物有氟苯尼考、氟諾酮類(沙星)、a-內酰胺類、氨基糖苷類、大內環酯類、利福霉素、磺胺類等,包括單一和復配,在后期唯獨磺胺類效果比較明顯。氟苯尼考抗菌譜最廣,也是最有效、最安全水生動物使用的藥物,但這次它失靈了;去年鏈球菌單用氟諾酮類治療5天就起效果,這次也失效,為什么?這次鏈球菌難治療又是為何?細細分析,回想近幾年來使用藥物的經過,其實答案很簡單,是我們錯誤治療及濫用藥物造成的。羅非魚恐怕有一天會走到“超級細菌”的地步,那時用什么拯救呢!作為羅非魚養殖技術員或魚醫生,治療病害時是否進行正確診斷呢?單憑肉眼能分辨羅非魚肝膽病、鏈球菌、遲緩愛德華氏菌的癥狀的區別嗎?是否是羅非魚細菌性綜合癥(鏈球菌會并發愛德華氏菌病的)?如果將病魚送到相關機構化驗等出結果,這塘魚還剩多少沒死的呢?這么多人從事魚醫行業,有幾個人真正懂得藥物的藥理、作用、用量、毒性并施用在現實中?這么多藥物生產企業,有幾個不做假?養殖戶用藥時保證魚真的吃到嗎?各個環節都制約著鏈球菌等病害的治療,只要其中一個出了問題,整個治療就會失敗。
鏈球菌難治療主要原因是鏈球菌出現耐藥性,氟苯尼考、氟諾酮類前幾年使用太濫,這些藥物在魚體消化道里較少吸收,隨著糞便排放在水中,最后落到塘底和淤泥混在一起,殘留的藥物慢慢釋放在水里,消毒劑也是一樣的道理。魚塘中任何時候都有細菌,在含有此種藥性的環境中生長繁殖就出現耐藥。有不少去年干塘凈底的魚塘發病了,用藥5—7天基本治愈,這次磺胺類效果如此理想就是因為早在幾年前羅非魚養殖基本不用磺胺類藥物,治療腸炎用的是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和氟諾酮類為主,磺胺隔了幾年再用效果肯定明顯,鏈球菌等其他細菌對它再度敏感,那么下次鏈球菌發病我們能用什么藥物治療?
另外的是重復用同一類的藥物,造成這個原因全在魚醫,“賣藥佬”來了,不少魚醫生為了獲取暴利開藥給養殖戶時,不但把藥品的商品包裝拆掉,自行打包裝,連病例也沒寫上。治不好了或下次發病,養殖戶換個魚醫,有可能就會用上同一類的藥物,這樣能治好病嗎!所以魚醫看病時應該給養殖戶留下病例和處方。
藥物劑量多少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正確藥量要考慮藥物的正常用量、用藥時間、間隔次數、伴藥和投喂的損失等因素,養殖戶不能為了節省成本盲目減少,藥物劑量不足不僅起不到治療目的,還耽誤治療時間,造成更大損失。羅非魚細菌性疾病不像肝膽病,它不是部分發病,一旦有了細菌性疾病,基本全部已感染,只是病情不同,嚴重的藥物不起效果,用藥目的是為了拯救中期及早期感染的魚體。
如何使用藥物投喂是治療的關鍵,抗生素類要求較好的水溶性、耐高溫、不易損失;中草藥最好是萃取提煉或者水煮熬制的,細微粉碎的效果次之。投喂是少量多次,堅持藥餌全部吃完。
復配用藥注意藥物之間的協調關系及混合反應,內服藥很難立即毒死魚但會增加毒性慢性死魚;還要檢測水質的酸堿度使用相應的藥物,添加一些輔助藥物可以增強治療效果。
微生物制劑是不是藥品?我們不必深究,它在調理水質方面是有一定的作用,發生病害時卻不可使用以免造成應激加重病情;它不是某些商家說的那樣神奇,微生物制劑不能明顯提高羅非魚的生長速度,正確使用其調水可以提高羅非魚采食能力和消化率;對于治療細菌性疾病,它無能為力。目前用于水生動物的最理想微生物制劑是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及光合細菌,特別是枯草芽孢桿菌,可以預防羅非魚某些疾病。
以下是羅非魚細菌性疾病常用內服藥的說明。(如表4)
六、不可忽視的食品安全:今年的魚價高漲,成魚量少,魚中搶魚,加工廠收購前沒進行藥殘檢測,小部分養殖戶和魚醫抱著僥幸的心態使用禁藥,他們知道羅非魚進了魚中的車之后,出任何問題都不關自己的事了。加工企業發現藥殘超標的魚處理方法就是國內銷售,很有可能我們某天吃到某種食品就含有自己使用禁藥的羅非魚在里面(如蛋白粉),這樣害人害己的事不可為!食品安全關系到每個人的健康和生命!
目前的氣溫下降,這次鏈球菌爆發流行終于暫告一段落,我們痛定思痛,總結經驗,正視錯誤,做好一切準備迎接下一次羅非魚疾病的挑戰。
筆者忠告:盡早解決羅非魚已有的病害!遏止羅非魚發生新的疾病!羅非魚健康、高效、快樂養殖是我們的己任!
作者: mmdhhg 時間: 2011-6-25 09:04
你是誰啊!不懂的東西不要浪費時間@!
作者: 溶菌酶 時間: 2011-6-25 16:13
學習了,感謝樓主分享.......
作者: 穆然 時間: 2011-6-25 21:41
不錯的帖子
作者: maomao_80 時間: 2011-7-2 14:53
學習了,很好
作者: 江蘇丁勇 時間: 2011-8-1 16:35
理性、客觀,有價值!
作者: 單單 時間: 2011-8-8 18:27
很受用!!
作者: 一笑紅塵 時間: 2011-8-17 14:31
很專業,贊
做漁病的需要綜合分析各個因素,樓主分析得很好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六枝特区|
新兴县|
新密市|
雷山县|
乌兰察布市|
明光市|
油尖旺区|
诏安县|
龙海市|
合山市|
逊克县|
七台河市|
重庆市|
新建县|
左云县|
随州市|
平遥县|
大姚县|
西贡区|
三河市|
长海县|
辽阳县|
喀喇沁旗|
遂昌县|
枝江市|
耒阳市|
唐河县|
麟游县|
娄底市|
永丰县|
吴桥县|
利川市|
吉安市|
蒙自县|
广昌县|
镇原县|
政和县|
登封市|
将乐县|
利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