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規模化羊場生物安全與衛生防疫措施 [打印本頁]

    作者: sunzongli    時間: 2011-6-9 06:47
    標題: 規模化羊場生物安全與衛生防疫措施
    規模化羊場生物安全與衛生防疫措施 一.生物安全(目的是預防病原微生物侵入羊舍)1.防止人員傳播疾病(1)羊場所有入口都應加鎖并設有“不準入內”與“防疫重地”字樣。(2)所有進出場區人員必須遵守消毒規程。(3)進出車輛要進行詳細記錄。(4)進出每棟羊舍時,所有工作人員必須消毒雙手和工作鞋,禁止串舍。2防止動物傳播疾病(1)規模化育肥羊場要是行實行全進全出制。(2)羊舍的空舍時間最短為半月。(3)整理收集場區所有設備、建筑材料和垃圾,以減少嚙齒類、野生動物隱匿。(4)羊舍間的距離至少為15米。(5)實施有效的控制鼠類措施和滅蚊、蠅措施。二.衛生防疫1.生產管理區、生產區,每棟舍入口處設消毒池(盆),消毒池寬與門同寬,長至少是車輪的一周半。2.生活區、生產管理區應分別配備消毒設施(噴霧器等)。3.每棟羊舍的設備、物品固定使用,羊只不許竄舍,出場后不得返回,應入隔離飼養舍。4.禁止生產區內解剖羊,剖后和病死羊焚燒處理,羊只出場出具檢疫證明和健康卡、消毒證明。5.禁用強毒疫苗,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附免疫程序)。6.糞便、污水、污物無害化處理,環境衛生質量達到國家NY/T7388-1999規定的標準。7.夏季及時滅蚊、蠅,經常進行羊舍消毒。8.場區綠化率(草坪)達到40%以上。9.場區內分凈道、污道,互不交叉,凈道用于進羊及運送飼料、用具、用品,污道用于運送糞便、廢棄物、死淘羊。三.疫病控制與撲滅生產過程中出現疑似病情,駐場獸醫都須通知當地畜牧獸醫管理部門和當地檢驗檢疫部門,并接受官方監督。總的原則是:1.一類傳染病、新病:報告疫情—-封鎖—-撲殺—-無害化處理—-消毒—-經一個消毒潛伏期—-解除封鎖。2.其他傳染病:報告疫情—-封鎖—-免疫—-治療—-消毒—-無害化處理—-經一個潛伏期—-解除封鎖。具體程序如下:(1)對疑似疫情,要及時上報,采取措施:1立即采集所有必要的樣品并送至畜牧部門和檢疫部門認可的實驗室中進行診斷。2應記錄飼養場內各羊舍內發病和死亡的只數,且記錄必須保留以備官方人員的每次檢查。3應盡量將羊群隔離于飼養舍內。4不得向飼養場調入或調出羊只。5所有出入該飼養場的人員、車輛和物品等須官方獸醫和駐場獸醫確認后方可流動。6必須采用適當的消毒方法對羊舍的入口和羊舍進行消毒。7必須按照流行病學的要求調查傳染來源和其可能流行的情況。8按照6的要求必須在官方的監督下對有可能被污染的設施進行調查。某一羊群一旦經官方確認存在烈性傳染病時,除了采取第1點要求的措施外,還應立即進行下列措施:1該場中所有的羊只必須立即就地撲殺、焚燒,所有操作過程應盡可能減少疾病傳播。2所有已污染的物質或廢料應銷毀或經適當的方法處理以殺死其中的病毒。3應追回并銷毀在潛伏期內出欄的羊只。4當宰殺和銷毀完成后,所有房屋、羊舍都應進行徹底打掃和消毒。5消毒后至少在一月內該飼養場不得飼養羊群。上述5點制定的措施只限用于有疫情的羊舍,應盡可能采取必要的保證以避免疾病傳播至其它未發病的區域。一旦確認疾病爆發時,與當地政府一起在其周圍建立半徑至少為3公里的保護區和半徑至少10公里的監測區。感染的羊舍經消毒后至少一月內對這些區域進行監測,并控制羊只的移動。當地畜牧主管部門對羊場經過必要的調查和取樣并確認不存在這種疾病后,方可取消這些措施。四.消毒規程1.進出場消毒規程,由門衛具體實施,技術員、場長監督。(1)場內工作人員備有從里到外至少兩套工作服裝,一套在場內工作時間用,一套場外用。進場時,將場外穿的衣物、鞋襪全部在外更衣室脫掉,放入各自衣柜鎖好,穿上場內服裝、著水鞋,經由3%火堿液的消毒池。要求火堿液深15厘米,每天早7:00更換一次。(2)工作人員外出羊場,應遵照下列程序:向場長申請,場長批準后,著水鞋經3%火堿液的消毒池進入更衣間,換上場外服裝,經門衛嚴格檢查后,可外出。(3)車輛物資進出規定:
    送料車等或經場長批準的特殊車輛可進出場。
    由門衛對整車用1:500好利安或1:500菌毒殺,進行全方位沖刷噴霧消毒。
    經盛3%火堿液的消毒池入場,消毒液每天更換2次,上午7:00,下午1:00,水深15厘米。
    駕駛員不得離開駕駛室,若必須離開,則穿上工作服進入,進入后不得脫下工作服。(4)辦公區、生活區每天早上進行一次噴霧消毒。2.空羊舍消毒規程,由技術員具體實施,場長監督(1)
    育肥羊運出后先用1:500菌毒殺對羊舍消毒,再清除羊糞。(2)
    輸羊糞要密封,徹底清理清掃舍內外羊糞,遠離羊舍300米發酵處理。(3)
    3%火堿水噴灑舍內地面,1:500的過氧乙酸或1:500噴霧靈噴灑墻壁。(4)
    打掃完羊舍后,用1:500過氧乙酸或1:500好利安交替多次消毒,每次間隔一天。3.舍外消毒規程(1)
    每天上午7:00對大門口、生活區、辦公區用好利安消毒一次。(2)
    大門口消毒池每天上午7:00,下午1:00各換一次3%火堿水。(3)
    每周進行一次場區消毒,于天氣涼快時進行,如早上或傍晚(冬季除外),用3%火堿液噴灑,以打濕地面為主。注意不要噴到怕腐蝕的器具上。(4)
    進場人員、車輛必須消毒。4.帶羊消毒,由專人負責實施。(1)
    由于自動噴霧裝置易被堵塞,所以消毒劑要選用溶解度好的,消毒后用清水返沖消毒管道。(2)
    盛消毒藥的水桶要密封,進水口及吸水頭要用五層以上細紗布過濾,避免進入雜質。(3)帶雞消毒選在上午10:00-12:00進行,次數按規定執行。五.疾病防制建立疫病控制體系,定期檢測,科學免疫。因現在疾病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化,向非典型化發展且以混合感染為主,為防制疾病過分依賴疫苗、藥物是不對的,最好采用加強消毒隔離與獸醫衛生管理,加強生物安全措施,育肥羊全進全出,提供良好的飼養環境。加強消毒隔離,盡最可能地減少接觸傳染機會,使哪怕只有1%的接觸傳染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因接觸傳染是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空氣傳播只在舍內間發生的可能性大,在舍與舍間發生率低。作好疾病防制工作必須給羊提供良好的生長、生存條件,科學免疫,但免疫程序不等同于防疫程序,應是綜合防制,包括消毒、隔離、用藥、疫苗等,必須建立所有與生產有關的各項操作規程及其相對應制度。科學實施運動與通風。
    免疫操作注意事項:(1)
    疫時間定為上午進行。(2)羊只發病時不宜注苗。附:免疫程序1 羔羊免疫程序
      接種時間    疫苗    接種方式    免疫期  
      7日齡    羊傳染性膿皰皮炎滅活苗    口唇粘膜注射    1  
      15日齡    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滅活苗    皮下注射    1  
      2月齡    山羊痘滅活苗    尾根皮內注射    1  
      2.5月齡    O型口蹄疫滅活苗    肌肉注射    6個月  
      3月齡    羊梭菌病三聯四防滅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第一次)    6個月  
           氣腫疽滅活苗    皮下注射(第一次)    7個月  
      3.5月齡    羊梭菌病三聯四防滅活苗Ⅱ號炭疽芽胞菌    皮下或肌肉注射(第二次)皮下注射    6個月山羊6個月綿羊12個月  
           氣腫疽滅活苗    皮下注射(第二次)    7個月  
      產羊前6-8周(母羊、未免疫)    羊梭菌病三聯四防滅活苗破傷風類毒素    皮下注射(第一次)肌肉或皮下注射(第一次)    6個月12個月  
      產羔前2-4周(母羊)    羊梭菌病三聯四防滅活苗破傷風類毒素    皮下注射(第二次)皮下注射(第二次)    6個月12個月  
      4月齡    羊鏈球菌滅活苗    皮下注射    6個月  
      5月齡    布魯氏菌病活苗(豬2號)    肌肉注射或口服    3  
      7月齡    O型口蹄疫滅活苗    肌肉注射    6個月  
    2 成年母羊免疫程序
      接種時間    疫苗    接種方法    免疫期  
      配種前2    O型口蹄疫滅活苗    肌肉注射    6個月  
           羊梭菌病三聯四防滅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6個月  
      配種前1    羊鏈球菌滅活苗    皮下注射    6個月  
           Ⅱ號炭疽芽胞苗    皮下注射    山羊6個月綿羊12個月  
      產后1個月    O型口蹄疫滅活苗    肌肉注射    6個月  
           羊梭菌病三聯四防滅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6個月  
           Ⅱ號炭疽芽胞菌    皮下注射    山羊6個月綿羊12個月  
      產后1.5個月    羊鏈球菌滅活苗    皮下注射    6個月  
           山羊傳染性腦膜肺炎滅活苗    皮下注射    1  
           布魯氏菌病滅活苗(豬2號)    肌肉注射或口服    3  
           山羊痘滅活苗    尾根皮內注射    1  
    公羊可參照母羊免疫注射時間進行免疫。
    3) 加強免疫 有些疫苗在首次免疫之后23周需要第二次免疫接種(加強免疫)。兩次免疫之后動物將獲得堅強免疫力。如在預防腸毒血癥、口蹄疫,氣腫疽及肉毒中毒時,需要加強免疫。隨后按常規免疫方法進行免疫,不需要再加強。
    4) 羔羊的被動免疫和免疫接種 產羔前68周和24周給母羊進行兩次破傷風類毒素,羊梭菌三聯四防滅活苗及大腸桿菌滅活苗注射。這樣羔羊便可從母羊初乳中獲得充分的被動免疫,而不容易患破傷風、腸毒血癥、大腸桿菌和羔羊痢疾。在易患羔羊痢疾的羊場還應給初生羔羊皮下注射0.1%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1毫升,效果會更好。要特別注意要讓羔羊吃到足夠的初乳。免疫接種過的母羊所生的羔羊,因為從母羊初乳獲得了保護性抗體,這種抗體可維持10周時間,因此10周齡以前不宜接種相應的疫苗,否則由于抗原抗體反應使羔羊得不到免疫。
     (5) 疫病暴發期的免疫接種 疫病暴發時,給動物接種疫苗不能防止疫病傳播,因為動物獲得免疫力需要2~3周時間。這是臨床遇到的實際問題,如注射疫苗,怕激發更多的羊只發病,不注射疫苗,又怕不斷有羊只發病,甚至死亡。遇到此類問題,可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如是可用藥物治療的疫病,可對全群先用藥物進行治療性預防。1周后,進行全群免疫接種。或者立即進行全群免疫接種,對發病者進行治療。這樣作可大大縮短疫病的流行時間,減少損失。如疫病尚無有效治療藥物,不防立即進行免疫接種,對發病者進行對癥治療,加強護理,縮短病程,減少損失。
     (6) 懷孕期弱毒疫苗的使用問題 避免在懷孕初期的1個月內注射弱毒疫苗,否則有可能引起流產和胎兒畸形。
     (7) 免疫失敗 免疫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按疫苗使用說明書保存和使用疫苗或羊只體質太差不能產生足夠的免疫力。
     六.加強飼養管理 把羊養好,這是防制疾病的基礎,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否則其它疾病防制措施也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因此,要根據羊的營養要求確定飼養標準和飼喂方法。保證羊的正常發育和健康,防止營養缺乏病。冬季應適當補飼,注意供給懷孕后期母羊更多的營養需要,才能生出健康羔羊。
    1.
     定期驅蟲
    1.1
     內寄生蟲 寄生蟲對養羊業危害較大,必須重視羊群寄生蟲病的防治。對臨床發病的羊群要進行治療性驅蟲,并根據當地寄生蟲病流行規律,對帶蟲者進行全群預防性驅蟲。可供選擇的驅蟲藥很多,無論選用何種藥物,進行大群驅蟲時,應先對少數羊只驅蟲,確證安全有效后再全面開展。預防性驅蟲的時間,通常在春季放牧前和秋季轉入舍飼以后,但原則上應選在羊群已經感染,但還沒有大批發病的時候。由于感染寄生蟲的時間不完全一樣,驅蟲藥物發生作用又有一定限度,因此間隔適當時間應重復進行。驅蟲應在羊舍或指定場所進行。驅蟲后5天內排出的糞便及蟲體應集中堆集起來進行生物熱發酵,消滅蟲卵。
    1.2
     外寄蟲 藥浴或藥淋浴是防治羊外寄生蟲病,特別螨病的有效措施,一般可選擇在剪毛或抓絨后710天左右進行。常用的藥物有螨凈、巴胺磷、溴氫菊酯等,配成藥液在藥浴池或淋浴場進行。
    1.3
     避免應激減少疾病的發生 應激在疾病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應激強度大羊只就容易患病。著名生物學家認為任何對動物的有害影響都是應激原。這些影響包括被其它羊欺侮、長途運輸、氣候過熱或過冷、擁擠、去角、去勢、斷尾、打耳標、飼喂不足、追捕、分群、轉群、稱重、胚胎移植等。這些應激原對動物的同共生理學作用是引起腎上腺髓質釋放腎上腺激素和腎上腺皮質釋放皮質類固醇激素,大量激素進入血液導致羊的防御機能降低,使羊對傳染病更加敏感。
    一.生物安全(目的是預防病原微生物侵入羊舍)
    1.防止人員傳播疾病
    (1)羊場所有入口都應加鎖并設有“不準入內”與“防疫重地”字樣。
    (2)所有進出場區人員必須遵守消毒規程。
    (3)進出車輛要進行詳細記錄。
    (4)進出每棟羊舍時,所有工作人員必須消毒雙手和工作鞋,禁止串舍。
    2防止動物傳播疾病
    (1)規模化育肥羊場要是行實行全進全出制。
    (2)羊舍的空舍時間最短為半月。
    (3)整理收集場區所有設備、建筑材料和垃圾,以減少嚙齒類、野生動物隱匿。
    (4)羊舍間的距離至少為15米。
    (5)實施有效的控制鼠類措施和滅蚊、蠅措施。
    二.衛生防疫
    1.生產管理區、生產區,每棟舍入口處設消毒池(盆),消毒池寬與門同寬,長至少是車輪的一周半。
    2.生活區、生產管理區應分別配備消毒設施(噴霧器等)。
    3.每棟羊舍的設備、物品固定使用,羊只不許竄舍,出場后不得返回,應入隔離飼養舍。
    4.禁止生產區內解剖羊,剖后和病死羊焚燒處理,羊只出場出具檢疫證明和健康卡、消毒證明。
    5.禁用強毒疫苗,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附免疫程序)。
    6.糞便、污水、污物無害化處理,環境衛生質量達到國家NY/T7388-1999規定的標準。
    7.夏季及時滅蚊、蠅,經常進行羊舍消毒。
    8.場區綠化率(草坪)達到40%以上。
    9.場區內分凈道、污道,互不交叉,凈道用于進羊及運送飼料、用具、用品,污道用于運送糞便、廢棄物、死淘羊。
    三.疫病控制與撲滅
    生產過程中出現疑似病情,駐場獸醫都須通知當地畜牧獸醫管理部門和當地檢驗檢疫部門,并接受官方監督。總的原則是:
    1.一類傳染病、新病:報告疫情—-封鎖—-撲殺—-無害化處理—-消毒—-經一個消毒潛伏期—-解除封鎖。
    2.其他傳染病:報告疫情—-封鎖—-免疫—-治療—-消毒—-無害化處理—-經一個潛伏期—-解除封鎖。具體程序如下:
    (1)對疑似疫情,要及時上報,采取措施:
    1立即采集所有必要的樣品并送至畜牧部門和檢疫部門認可的實驗室中進行診斷。
    2應記錄飼養場內各羊舍內發病和死亡的只數,且記錄必須保留以備官方人員的每次檢查。
    3應盡量將羊群隔離于飼養舍內。
    4不得向飼養場調入或調出羊只。
    5所有出入該飼養場的人員、車輛和物品等須官方獸醫和駐場獸醫確認后方可流動。
    6必須采用適當的消毒方法對羊舍的入口和羊舍進行消毒。
    7必須按照流行病學的要求調查傳染來源和其可能流行的情況。
    8按照6的要求必須在官方的監督下對有可能被污染的設施進行調查。
    某一羊群一旦經官方確認存在烈性傳染病時,除了采取第1點要求的措施外,還應立即進行下列措施:
    1該場中所有的羊只必須立即就地撲殺、焚燒,所有操作過程應盡可能減少疾病傳播。
    2所有已污染的物質或廢料應銷毀或經適當的方法處理以殺死其中的病毒。
    3應追回并銷毀在潛伏期內出欄的羊只。
    4當宰殺和銷毀完成后,所有房屋、羊舍都應進行徹底打掃和消毒。
    5消毒后至少在一月內該飼養場不得飼養羊群。
    上述5點制定的措施只限用于有疫情的羊舍,應盡可能采取必要的保證以避免疾病傳播至其它未發病的區域。
    一旦確認疾病爆發時,與當地政府一起在其周圍建立半徑至少為3公里的保護區和半徑至少10公里的監測區。感染的羊舍經消毒后至少一月內對這些區域進行監測,并控制羊只的移動。當地畜牧主管部門對羊場經過必要的調查和取樣并確認不存在這種疾病后,方可取消這些措施。
    四.消毒規程
    1.進出場消毒規程,由門衛具體實施,技術員、場長監督。
    (1)場內工作人員備有從里到外至少兩套工作服裝,一套在場內工作時間用,一套場外用。進場時,將場外穿的衣物、鞋襪全部在外更衣室脫掉,放入各自衣柜鎖好,穿上場內服裝、著水鞋,經由3%火堿液的消毒池。要求火堿液深15厘米,每天早7:00更換一次。
    (2)工作人員外出羊場,應遵照下列程序:
    向場長申請,場長批準后,著水鞋經3%火堿液的消毒池進入更衣間,換上場外服裝,經門衛嚴格檢查后,可外出。
    (3)車輛物資進出規定:

    送料車等或經場長批準的特殊車輛可進出場。

    由門衛對整車用1:500好利安或1:500菌毒殺,進行全方位沖刷噴霧消毒。

    經盛3%火堿液的消毒池入場,消毒液每天更換2次,上午7:00,下午1:00,水深15厘米。

    駕駛員不得離開駕駛室,若必須離開,則穿上工作服進入,進入后不得脫下工作服。
    (4)辦公區、生活區每天早上進行一次噴霧消毒。
    2.空羊舍消毒規程,由技術員具體實施,場長監督
    (1)
    育肥羊運出后先用1:500菌毒殺對羊舍消毒,再清除羊糞。
    (2)
    輸羊糞要密封,徹底清理清掃舍內外羊糞,遠離羊舍300米發酵處理。
    (3)
    3%火堿水噴灑舍內地面,1:500的過氧乙酸或1:500噴霧靈噴灑墻壁。
    (4)
    打掃完羊舍后,用1:500過氧乙酸或1:500好利安交替多次消毒,每次間隔一天。
    3.舍外消毒規程
    (1)
    每天上午7:00對大門口、生活區、辦公區用好利安消毒一次。
    (2)
    大門口消毒池每天上午7:00,下午1:00各換一次3%火堿水。
    (3)
    每周進行一次場區消毒,于天氣涼快時進行,如早上或傍晚(冬季除外),用3%火堿液噴灑,以打濕地面為主。注意不要噴到怕腐蝕的器具上。
    (4)
    進場人員、車輛必須消毒。
    4.帶羊消毒,由專人負責實施。
    (1)
    由于自動噴霧裝置易被堵塞,所以消毒劑要選用溶解度好的,消毒后用清水返沖消毒管道。
    (2)
    盛消毒藥的水桶要密封,進水口及吸水頭要用五層以上細紗布過濾,避免進入雜質。
    (3)帶雞消毒選在上午10:00-12:00進行,次數按規定執行。
    五.疾病防制
    建立疫病控制體系,定期檢測,科學免疫。因現在疾病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化,向非典型化發展且以混合感染為主,為防制疾病過分依賴疫苗、藥物是不對的,最好采用加強消毒隔離與獸醫衛生管理,加強生物安全措施,育肥羊全進全出,提供良好的飼養環境。加強消毒隔離,盡最可能地減少接觸傳染機會,使哪怕只有1%的接觸傳染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因接觸傳染是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空氣傳播只在舍內間發生的可能性大,在舍與舍間發生率低。作好疾病防制工作必須給羊提供良好的生長、生存條件,科學免疫,但免疫程序不等同于防疫程序,應是綜合防制,包括消毒、隔離、用藥、疫苗等,必須建立所有與生產有關的各項操作規程及其相對應制度。科學實施運動與通風。
    免疫操作注意事項:
    (1)
    疫時間定為上午進行。
    (2)羊只發病時不宜注苗。
    附:免疫程序
    1 羔羊免疫程序
      
    接種時間
      
      
    疫苗
      
      
    接種方式
      
      
    免疫期
      
      
    7日齡
      
      
    羊傳染性膿皰皮炎滅活苗
      
      
    口唇粘膜注射
      
      
    1
      
      
    15日齡
      
      
    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滅活苗
      
      
    皮下注射
      
      
    1
      
      
    2月齡
      
      
    山羊痘滅活苗
      
      
    尾根皮內注射
      
      
    1
      
      
    2.5月齡
      
      
    O型口蹄疫滅活苗
      
      
    肌肉注射
      
      
    6個月
      
      
    3月齡
      
      
    羊梭菌病三聯四防滅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第一次)
      
      
    6個月
      
      
      
      
    氣腫疽滅活苗
      
      
    皮下注射(第一次)
      
      
    7個月
      
      
    3.5月齡
      
      
    羊梭菌病三聯四防滅活苗Ⅱ號炭疽芽胞菌
      
      
    皮下或肌肉注射(第二次)皮下注射
      
      
    6個月山羊6個月綿羊12個月
      
      
      
      
    氣腫疽滅活苗
      
      
    皮下注射(第二次)
      
      
    7個月
      
      
    產羊前6-8周(母羊、未免疫)
      
      
    羊梭菌病三聯四防滅活苗破傷風類毒素
      
      
    皮下注射(第一次)肌肉或皮下注射(第一次)
      
      
    6個月12個月
      
      
    產羔前2-4周(母羊)
      
      
    羊梭菌病三聯四防滅活苗破傷風類毒素
      
      
    皮下注射(第二次)皮下注射(第二次)
      
      
    6個月12個月
      
      
    4月齡
      
      
    羊鏈球菌滅活苗
      
      
    皮下注射
      
      
    6個月
      
      
    5月齡
      
      
    布魯氏菌病活苗(豬2號)
      
      
    肌肉注射或口服
      
      
    3
      
      
    7月齡
      
      
    O型口蹄疫滅活苗
      
      
    肌肉注射
      
      
    6個月
      
    2 成年母羊免疫程序
      
    接種時間
      
      
    疫苗
      
      
    接種方法
      
      
    免疫期
      
      
    配種前2
      
      
    O型口蹄疫滅活苗
      
      
    肌肉注射
      
      
    6個月
      
      
      
      
    羊梭菌病三聯四防滅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6個月
      
      
    配種前1
      
      
    羊鏈球菌滅活苗
      
      
    皮下注射
      
      
    6個月
      
      
      
      
    Ⅱ號炭疽芽胞苗
      
      
    皮下注射
      
      
    山羊6個月綿羊12個月
      
      
    產后1個月
      
      
    O型口蹄疫滅活苗
      
      
    肌肉注射
      
      
    6個月
      
      
      
      
    羊梭菌病三聯四防滅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6個月
      
      
      
      
    Ⅱ號炭疽芽胞菌
      
      
    皮下注射
      
      
    山羊6個月綿羊12個月
      
      
    產后1.5個月
      
      
    羊鏈球菌滅活苗
      
      
    皮下注射
      
      
    6個月
      
      
      
      
    山羊傳染性腦膜肺炎滅活苗
      
      
    皮下注射
      
      
    1
      
      
      
      
    布魯氏菌病滅活苗(豬2號)
      
      
    肌肉注射或口服
      
      
    3
      
      
      
      
    山羊痘滅活苗
      
      
    尾根皮內注射
      
      
    1
      
    公羊可參照母羊免疫注射時間進行免疫。
    3) 加強免疫 有些疫苗在首次免疫之后23周需要第二次免疫接種(加強免疫)。兩次免疫之后動物將獲得堅強免疫力。如在預防腸毒血癥、口蹄疫,氣腫疽及肉毒中毒時,需要加強免疫。隨后按常規免疫方法進行免疫,不需要再加強。
    4) 羔羊的被動免疫和免疫接種 產羔前68周和24周給母羊進行兩次破傷風類毒素,羊梭菌三聯四防滅活苗及大腸桿菌滅活苗注射。這樣羔羊便可從母羊初乳中獲得充分的被動免疫,而不容易患破傷風、腸毒血癥、大腸桿菌和羔羊痢疾。在易患羔羊痢疾的羊場還應給初生羔羊皮下注射0.1%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1毫升,效果會更好。要特別注意要讓羔羊吃到足夠的初乳。免疫接種過的母羊所生的羔羊,因為從母羊初乳獲得了保護性抗體,這種抗體可維持10周時間,因此10周齡以前不宜接種相應的疫苗,否則由于抗原抗體反應使羔羊得不到免疫。
     (5) 疫病暴發期的免疫接種 疫病暴發時,給動物接種疫苗不能防止疫病傳播,因為動物獲得免疫力需要2~3周時間。這是臨床遇到的實際問題,如注射疫苗,怕激發更多的羊只發病,不注射疫苗,又怕不斷有羊只發病,甚至死亡。遇到此類問題,可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如是可用藥物治療的疫病,可對全群先用藥物進行治療性預防。1周后,進行全群免疫接種。或者立即進行全群免疫接種,對發病者進行治療。這樣作可大大縮短疫病的流行時間,減少損失。如疫病尚無有效治療藥物,不防立即進行免疫接種,對發病者進行對癥治療,加強護理,縮短病程,減少損失。
     (6) 懷孕期弱毒疫苗的使用問題 避免在懷孕初期的1個月內注射弱毒疫苗,否則有可能引起流產和胎兒畸形。
     (7) 免疫失敗 免疫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按疫苗使用說明書保存和使用疫苗或羊只體質太差不能產生足夠的免疫力。
     六.加強飼養管理 
    把羊養好,這是防制疾病的基礎,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否則其它疾病防制措施也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因此,要根據羊的營養要求確定飼養標準和飼喂方法。保證羊的正常發育和健康,防止營養缺乏病。冬季應適當補飼,注意供給懷孕后期母羊更多的營養需要,才能生出健康羔羊。
    1.
     定期驅蟲
    1.1
     內寄生蟲 寄生蟲對養羊業危害較大,必須重視羊群寄生蟲病的防治。對臨床發病的羊群要進行治療性驅蟲,并根據當地寄生蟲病流行規律,對帶蟲者進行全群預防性驅蟲。可供選擇的驅蟲藥很多,無論選用何種藥物,進行大群驅蟲時,應先對少數羊只驅蟲,確證安全有效后再全面開展。預防性驅蟲的時間,通常在春季放牧前和秋季轉入舍飼以后,但原則上應選在羊群已經感染,但還沒有大批發病的時候。由于感染寄生蟲的時間不完全一樣,驅蟲藥物發生作用又有一定限度,因此間隔適當時間應重復進行。驅蟲應在羊舍或指定場所進行。驅蟲后5天內排出的糞便及蟲體應集中堆集起來進行生物熱發酵,消滅蟲卵。
    1.2
     外寄蟲 藥浴或藥淋浴是防治羊外寄生蟲病,特別螨病的有效措施,一般可選擇在剪毛或抓絨后710天左右進行。常用的藥物有螨凈、巴胺磷、溴氫菊酯等,配成藥液在藥浴池或淋浴場進行。
    1.3
     避免應激減少疾病的發生 應激在疾病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應激強度大羊只就容易患病。著名生物學家認為任何對動物的有害影響都是應激原。這些影響包括被其它羊欺侮、長途運輸、氣候過熱或過冷、擁擠、去角、去勢、斷尾、打耳標、飼喂不足、追捕、分群、轉群、稱重、胚胎移植等。這些應激原對動物的同共生理學作用是引起腎上腺髓質釋放腎上腺激素和腎上腺皮質釋放皮質類固醇激素,大量激素進入血液導致羊的防御機能降低,使羊對傳染病更加敏感。

    作者: lzm_001    時間: 2011-6-9 08:52
    這個估計是一個公司內部的管理規定。
    作者: 食土牛哥    時間: 2011-6-9 11:24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我已提醒一下3%的燒堿有用嗎?
    作者: sunzongli    時間: 2011-6-9 12:22
    回復 lzm_001 的帖子

    燒堿如果加熱的話效果很是很不錯的     如果百分之3不夠的話    5也可以
    作者: sunzongli    時間: 2011-6-9 12:31
    回復 sunzongli 的帖子

    呵呵  您誤會了  這是我的一個老師的資料
    作者: lzm_001    時間: 2011-6-9 12:38
    燒堿,遇水本身就是會發熱的吧。而且熱量還不小
    作者: sunzongli    時間: 2011-6-9 12:48
    回復 lzm_001 的帖子

    燒堿溶液的殺菌力常隨濃度和溫度的增加而加強,所以用熱溶液消毒效果好
    作者: lzm_001    時間: 2011-6-9 13:39
    突然讓我想起了,我用高錳酸鉀和甲醛熏蒸消毒,空間消毒,熏得我也是要死要死的。
    作者: kouxin2004    時間: 2011-6-9 15:50
    學習了,謝謝
    作者: 獸醫吳金山    時間: 2011-6-9 17:30
    我感覺這有點過于神秘化,不一定能夠落實,也不一定有必要完全落實。況且在規模化羊場,羊的體質是基礎,是生物安全措施發揮作用的前提。
    作者: sunzongli    時間: 2011-6-9 21:32
    回復 獸醫吳金山 的帖子

    其實養殖要想自己的養殖場少發疾病,最關鍵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生物安全和人的勤快
    作者: tsp    時間: 2011-7-29 01:45
    :(:::(::
    作者: southlaker    時間: 2011-7-30 20:20
    歡迎大家分享切實可行的防疫程序
    作者: ayue    時間: 2011-8-8 07:05
    防疫是一方面主要是體質。羊體質很重要。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东省| 明星| 遂宁市| 武乡县| 河北区| 卫辉市| 旬邑县| 池州市| 仙桃市| 盈江县| 新干县| 平山县| 宿松县| 富川| 泸水县| 揭西县| 洛川县| 孟州市| 科技| 宁夏| 铁岭县| 梅州市| 辽宁省| 韶关市| 云浮市| 湘阴县| 广东省| 百色市| 仙游县| 穆棱市| 板桥市| 滦平县| 勃利县| 盐池县| 上蔡县| 黔东| 雅江县| 旅游| 大丰市| 柘城县| 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