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豬傳染病的診斷及其防治實用技術——豬丹毒 [打印本頁]

    作者: sun_ying_nan    時間: 2011-4-18 09:16
    標題: 豬傳染病的診斷及其防治實用技術——豬丹毒
    豬丹毒
    豬丹毒是由豬丹毒絲菌引起豬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征是:急性型呈敗血癥癥狀;亞急性型在皮膚上出現紫紅色疹塊;慢性型為非化膿性關節炎和疣狀心內膜炎。
    診斷要點:
    (1)流行特點 本病雖然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在北方地區以夏季炎熱、多雨季節流行最盛,而在南方地區則在冬春季節流行。常為散發性或地方流行傳染,有時暴發流行。以4~6日齡的架子豬發病最多;在流行初期豬群中,往往突然死亡1~2頭健壯大豬,以后出現較多的發病或死亡病豬;如能及時用青霉素治療,常能得到顯著療效,終止此病的流行。
    (2)臨診特證
    ①敗血癥型 為急性型見于流行初期,個別健壯豬突然死亡,未表現任何癥狀。多數病豬則表現減食,或有嘔吐,寒戰,體溫突然升高達42度以上,常躺臥不愿走動,大便干。有的后期腹瀉;皮膚上出現形狀和大小不一的紅斑,指壓時退色。若小豬得豬丹毒病時,常有抽搐神以癥狀。
    ②疹塊型 為亞急性型豬丹毒,皮膚表面出現疹塊是其特征癥狀,俗稱“打火印”或“鬼打印”。現實生產中較少見此類型病例。
    ③慢性型 這種類型多由急性或亞急性轉化而來的,主要癥征是心內膜炎或四肢關節炎。
    (3)剖檢病變
    ①急性型的死豬以敗血癥的全身變化和腎、脾腫大為特征;淋巴結腫大,切面多汁,或有出血。腎淤血腫大,呈似大紫腎,包膜散在彌暗灰色不規則斑紋,被膜易剝離,呈花斑腎。脾充血腫大,紫紅色;切面外翻隆起,脆軟的髓質昀于刮下。胃底及幽門部粘膜彌漫性出血和小點出血尤其嚴重。
    ②慢性型的死豬,可見左心二尖瓣有菜花樣贅生物,或有關節炎。
    防治方法:
    (1)做好預防注射,詳見本冊免疫與疫苗部分。
    (2)及時用青霉素按每公斤體重1.5~3萬單位,每天2~3次肌注,連用3~5天。絕大多數病例的療效良好,極少數不見效,可選用氧哌嗪青霉素,若與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合用,療效更好。
    (3)在非疫區搞好豬場的衛生、消毒等工作,可免受豬丹毒絲菌感染。

    作者: 小猴    時間: 2011-4-18 10:23
    學習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青县| 于都县| 开江县| 宜兰县| 仪征市| 无为县| 峨眉山市| 镇宁| 额济纳旗| 天长市| 沽源县| 文安县| 太湖县| 拜城县| 枣庄市| 辛集市| 贺州市| 霸州市| 比如县| 玉山县| 锡林郭勒盟| 左权县| 内黄县| 观塘区| 金昌市| 阳春市| 阳谷县| 金坛市| 思南县| 肥城市| 大港区| 灵台县| 卢湾区| 文山县| 永安市| 太白县| 雷山县| 汶上县| 襄垣县| 静乐县| 临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