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蛋雞生產,產蛋率的高低是衡量養雞經濟效益好壞的重要指標。隨著養雞業的迅速發展,在蛋雞飼養管理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致使產蛋雞群開產日齡過早或推遲,不能按期達到產蛋高峰或高峰期維持時間短,甚至提前休產等。 現結合生產實際來談談導致蛋雞產蛋率下降的綜合因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1 環境因素 1.1 溫度:產蛋雞最適宜的飼養溫度范圍是13~25℃,溫度過高其本身的體溫調節機能失控,且易造成蛋的品質差和產蛋率下降,溫度過低也影響其產蛋性能。 1.2 濕度:產蛋雞需要的相對濕度為50%~70%,高于70%時雞的羽毛粘連,關節病例增加;低于40%時雞表現羽毛零亂、皮膚干燥,空氣中塵埃飛揚,易產生呼吸道疾病。兩者都會引起雞的產蛋率下降。 1.3 通風:保持雞舍內空氣的清潔新鮮是保證產蛋雞正常發育和產蛋率穩定的必要條件。當雞舍內氨氣和二氧化碳及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特別是氨氣超標時,都會導致產蛋率下降甚至死亡。 1.4 光照 1.4.1 光線能刺激雞的眼睛、通過視神經作用于腦垂體前葉,促進性激素分泌增加,卵巢和輸卵管機能增強,加速了卵子的成熟和排卵過程,則雞的產蛋量增加。 1.4.2 當雞舍內突然停止光照、光照時間縮短及減少光照強度都可使蛋雞的產蛋率下降。 1.4.3 雞的產蛋期應堅持光照時間只延長、不縮短及相對穩定的原則。日需14~16小時,光照強度20~30勒克斯。 2 日常管理因素 2.1 飼養管理程序不規范:如喂料量時多時少,飲水不能滿足需求,隨意更改作業程序都會導致產蛋率下降。 2.2 設備損壞:如水槽管道堵塞沒有及時修理而造成供水中斷,電源出現了故障造成光照減少,以及通風設備不通暢或發生故障又不及時修理等。 2.3 應激:產蛋雞特別敏感和膽小,往往因突發的聲響,晃動和陌生人的進入,接種疫苗或驅蟲治療而引起驚群,都會造成產蛋率下降,還會增加畸形蛋,軟殼蛋和破損蛋出現的比例。 3 營養因素 3.1 能量:產蛋雞每天從飼料中攝取的能量,首先用于滿足營養需要,然后才用于產蛋。如能量供應不足必將導致產蛋量下降。 3.2 蛋白質和氨基酸:在配制產蛋雞日糧時,既要計算蛋白質含量是否符合標準,又要滿足必須氨基酸的指標。如果日糧中蛋白質不足或按計算不均衡,將引起產蛋率下降,蛋重減輕,飼料利用率減少,而且蛋中蛋白質的含量也不高。 3.2 礦物質 3.3.1 鈣和磷:如日糧中鈣磷不足或比例不平衡,都會導致蛋殼質量下降,產軟殼蛋甚至停產。 3.3.2 食鹽:食鹽可增加雞的食欲,并提供鈉和氯離子,如日糧中食鹽含量不足時,雞只會不安、啄肛及啄羽;過量則會引起雞拉稀、呼吸困難及出現神經癥狀。 3.3.3 微量元素:蛋雞對微量元素需要量較高,最易缺錳,可能使雞產生滑腱癥,降低產蛋率。 3.3.4 維生素:蛋雞需要各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B2、維生素B12。維生素不足不僅影響產蛋率,而且也影響種蛋的孵化率。 4 藥物因素 一些養殖戶沒有獸醫指導,盲目用藥,造成蛋雞的產蛋性能受到影響,產蛋量下降,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如金剛烷胺、磺胺類藥物、四環素類藥物、氨基糖苷類及抗球蟲藥等都會造成產蛋率下降。 5 疾病因素 5.1 傳染性支氣管炎:可使蛋雞卵泡充血、出血或卵巢退化和輸卵管萎縮等,雞群產蛋率下降10%~15%。 5.2 大腸桿菌:能引起雞的多種疾病,在產蛋雞中主要表現為輸卵管炎和卵黃性腹膜炎,致使產蛋率大幅度下降。 5.3 傳染性喉氣管炎:病初咳嗽、甩鼻和氣管啰音;后期呼吸困難,咳出帶血的粘液。采食量減少,雞體消瘦,產蛋減少10%~15%。 5.4 非典型新城疫:可引起卵巢變性,卵黃破裂而造成卵黃性腹膜炎,從而使產蛋率下降20%左右。 5.5 傳染性鼻炎:臨床特征為眼瞼周圍和顏面腫脹、流淚、鼻腔流出粘性分泌物、結膜炎及呼吸困難,產蛋減少10%~20%。 5.6 產蛋下降綜合征:表現為雞群不能如期達到產蛋高峰或產蛋突然減少,同時伴有大量軟殼蛋、褪色蛋和薄殼蛋等。 6 小結 引起產蛋率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實際生產中應結合各方面的臨床癥狀進行綜合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為雞群創造一個良好的飼養環境,細心管理,嚴格防疫,避免疾病的產生,減少損失,最大程度地提高蛋雞的生產性能。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