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石班魚 [打印本頁]

    作者: 401636839    時間: 2011-4-6 11:23
    標題: 石班魚
           石班魚  體橢園形,體側扁,口大。體被細小櫛鱗。上下頜兩側牙細尖,向內倒伏。背鰭一般具11條鰭棘,14-18條鰭。臀鰭具鰭棘8-9條,尾鰭圓形、截形或凹形。
      石班魚廣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我國已知的石斑魚有36種,經濟價值較大的有點石班魚(尾鰭圓形,體側及臀鰭具橙黃色斑,背鍺基底有一大黑斑),表石班魚(尾鰭圓形,體無黑斑點,體側具6條橫帶,各帶不中斷)和網紋石班魚(尾鰭近截形,體側和鰭上有小于瞳孔的六角形斑點。主要分面于廣東、廣西、福建、浙江等省沿海省份。由于其具有肉質鮮嫩、營養豐富、色澤艷麗的特點,深受國內外市場歡迎,在港澳地區還被視為吉祥之物,加之生長快,適應性強,已成為我國南方網箱養殖的重要對象。
      石班魚系沿海暖水性中下層魚類,常棲息于沿岸巖礁底質海區。一般不結成大群,活動范圍小,一般生活在水深40-50米的海域。性兇猛。肉食為主,嗜食魚蝦蟹類,饑餓時有自相殘殺現象,尤其在稚幼魚階段,個體小的常個體大的吞食。石班魚生活的最適水溫22-28℃鹽度1.1%-4.1%。水溫18℃以下食欲減退、靜止不動,15℃以下魚體就失去平衡。此魚為雌雄同體,低齡時是雌體,繼續生長變為雄體。卵浮性,剛出膜的仔魚全長1.5-1.6厘米,40天后可投喂碎魚蝦肉。1個月的赤點斑魚體長3厘米,1齡魚體長15.6厘米,體重99.23克,21齡魚體長23.7厘米,體重345.6克。該魚的人工繁殖尚未過關。苗種應選擇活力強,魚體較長,外觀正常無病,體色偏黑的魚苗。養殖中還需按大小分檔,以免互相殘殺。放養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體3-5公斤苗種,即3米×3米×3米的網箱放養100千克的苗種(2-3厘米長的苗種2000尾)。石斑魚以小雜魚為主要餌料,日投餌2-3次,有試驗表明一日一次效果更好,餌料以投在餌料臺中為宜。餌料系數一般為6.5-8.7。石斑魚性喜猜疑,對靜止的食物不感興趣,因此落在底部的餌料往往浪費,可通過在網箱中設置餌料臺、混養鯛科魚類來提高餌料利用率、凈化水質。浙江北部海區5-12月均適合石斑魚養殖,最適為6-10月。進入12月份,隨著水溫下降,石斑魚攝食力明顯減弱,直到完全停食。作為休眠冬型魚類,石斑魚可在浙江北部海水網箱自然越冬,但時間一長就會因體力消耗過度而逐漸死亡。通過在網箱中設置適宜的越冬器材(最好的辦法是養鮑的塑料籠3-6只一起固定懸掛于網箱中部),減緩水流對魚體的沖擊,使魚體有一個穩定的棲身環境,可有效提高越冬成滌率。越冬網箱應用3米×1.3米×1.5米框架式網箱,越冬前應先更換網衣(目大2-4厘米),用淡水浸洗魚體,用優質餌料強化投餌。越冬期間不宜拉起網衣觀察,否則將導致越冬魚類大批死亡。

    作者: dabin007    時間: 2011-4-6 22:22
    學習學習謝謝
    作者: 大白鯊    時間: 2011-4-16 09:13
    學習了,
    作者: mwzhang886    時間: 2011-4-17 21:18
    石斑魚這兩年養殖量大,學習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龙山县| 淮安市| 浦江县| 清涧县| 昌黎县| 布尔津县| 南康市| 进贤县| 耒阳市| 遂溪县| 榕江县| 金沙县| 泉州市| 于都县| 灵川县| 安远县| 卓尼县| 哈尔滨市| 莎车县| 通许县| 申扎县| 乌恰县| 鄂托克旗| 亳州市| 静安区| 三原县| 丰原市| 尖扎县| 蒙阴县| 虹口区| 高雄市| 西平县| 汝城县| 吉木萨尔县| 云和县| 马公市| 佛学| 昌图县| 岳西县|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