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牧草——無芒雀麥 [打印本頁]

    作者: 401636839    時間: 2011-4-6 11:06
    標題: 牧草——無芒雀麥
      一、生物學特性:

      無芒雀麥為禾本科雀麥屬多年生牧草,是用作干草、青貯、青飼和水土保持最好的冷季型禾本科牧草之一,也是栽培利用最為廣泛的牧草品種之一,常以其抗旱、抗寒和高產而著稱。適宜于大部分大陸性氣候區,在我國西北、東北、和華北,包括河南、內蒙古、安徽、陜西、山西、甘肅、寧夏、新疆甚至西藏等地區均可種植。

      無芒雀麥為疏叢型,莖直立,株高100-150厘米,根系發達,入土較深,種植一年就可達到100-200厘米。具有發達的地下根莖,蔓延能力極強,這對于保持穩產、高產、增強耐牧性以及提高無性更新能力是至關重要的。無芒雀屬中旱生植物,壽命很長,當管理利用措施得當時,利用期可達30年以上。

      無芒雀麥對氣候的適應性非常強,特別適于寒冷干燥的地區生長,土壤溫度20-26攝氏度是其極系和地下部分生長最適宜的溫度,最適于年降水量400-500毫米的地區種植,但在海拔3000米,冬季最低溫度在-28至-30攝氏度的地區也能正常生長,在有雪覆蓋,-48攝氏度低溫的情況下,越冬率仍可達到85%以上,因而是最抗寒的牧草品種之一。

      無芒雀麥對土壤適應性也很廣,最適于排水良好且肥沃的壤土或粘壤土,在輕質壤土上也能生長,除了在過酸或過堿的土壤上生長較差以外,一般來說耐鹽堿能力較強,ph8.0以上時才會有輕微影響,而其耐水淹的時間可長達50天左右。

      無芒雀麥的葉量豐富,營養價值高,適口性佳,消化率好,各種家畜均嗜食。在我國北方種植時,干草產量可達1000公斤/畝以上,能連續利用6-8年,在管理水平較好的情況下,可維持10年以上的穩定高產期。發達的根系、極為廣泛的適應性和較高的產量,使無芒雀麥不僅是優質牧草品種,同時也是一種極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二:栽培管理技術

      無芒雀麥根系發達,并且有強壯的地下莖,所以要求土層深厚,播種前耕地宜深,由于苗期生長緩慢,所以也需要精細整地,施足基肥(有機廄肥1000-1500公斤/畝,過磷酸鈣15公斤/畝),播種時施種肥(硫氨5公斤/畝),并在拔節、孕穗或每次刈割后再追施氮肥(尿素10公斤/畝)可顯著提高干草產量。無芒雀麥對磷肥極其敏感,當施入磷肥(P2O5)10公斤/畝作為種肥時,干草產量可提高1.7倍左右。

      無芒雀麥在溫帶地區春、夏、秋季均可播種,在北方春旱較為嚴重的地區,以夏天雨季來臨時播種的效果最好。單播的播種量為1.5-2公斤/畝,播種深度為2-3厘米,通常以條播為主,行距為15-30厘米。無芒雀麥還宜與紫花苜蓿、紅三葉、紅豆草和沙打旺等豆科牧草混播,混播時無芒雀麥的播種量一般為1-1.5公斤/畝,豆科牧草一般為0.3-0.5公斤/畝。

      無芒雀麥與豆科牧草混播時,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干草產量,而且可能防止形成堅實的草皮,更有利一于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并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延長利用年限。

      無芒雀麥生長到第4年以后,根莖積累盤結,有礙土壤蓄水透氣時,需要進行耙地松土,切破草皮,改善土壤和通透狀況,促進分蘗和分枝的產生 。

      由于無芒雀麥等為刈割和放牧兼用型牧草,并且根系發達,能夠形成致密的草地,因而也是優良的水保植物。所以一般情況下常用第一茬草調制干草,適宜的刈割期為抽穗期,此時葉叢多,產量較高,養分積累也最多,再生草可放牧或青刈,作為水保植物時同樣可以進行適度的放牧利用。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太仆寺旗| 酒泉市| 玉龙| 肥城市| 五寨县| 奉新县| 延津县| 姚安县| 凤城市| 临猗县| 酉阳| 南部县| 祁东县| 长治市| 剑川县| 石景山区| 漳平市| 岐山县| 肥东县| 虎林市| 保康县| 安康市| 北海市| 南阳市| 桃江县| 福贡县| 新巴尔虎右旗| 平塘县| 永州市| 开化县| 松潘县| 龙口市| 昂仁县| 临夏县| 阿尔山市| 巩义市| 彩票| 靖边县| 桐乡市| 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