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討論】對母豬飼養的幾個觀點
[打印本頁]
作者:
ruiyi614
時間:
2011-3-29 02:36
標題:
【討論】對母豬飼養的幾個觀點
本帖最后由 ruiyi614 于 2011-3-30 01:27 編輯
最近看了很多資料,對母豬飼養有一些新的體會,希望在這里拋磚引玉,大家討論討論,共同進步。可能內容跟本版的主題不是很一致。但我覺得,無論是神馬設備啊系統啊,無論多么智能高技術,總是繞不開豬。有必要把豬先弄清楚了再去有針對性的做一些工作。
1 母豬生產成績嚴重受第一胎初配體重的影響。也就是說,第一次配種時的體重不足(國內很普遍,因為對后備豬飼養重視不夠),將嚴重影響排卵數,繁殖器官發育不足,嚴重影響妊娠期的胚胎發育。
2 母豬生產成績胎次間聯系加強。如果第一胎生產成績不高,就預示著這頭母豬終生繁殖能力將保持低位
。【特注:這個論斷引起很大質疑,我的過錯我的過錯,呵呵,讓大家誤會了。。我的意思是,如果后備母豬的體重、體儲尚未達到適宜配種的狀態就配種的話,將嚴重影響第一胎的生產成績。由于在不恰當的時候配種懷孕及分娩,嚴重影響起自身的繼續發育(到第3胎),進而影響后續的生產成績,母豬終生繁殖力受到很大的影響。需要明確的是,母豬身體器官的發育與體內性激素的變化是兩條線,多數時候母豬初情但身體尚未發育好,這時候就不宜配種。但豬場現場的一般做法(我所見到的)是在標準日齡按照體況評分打分后就配種。這中間的誤差很大,所以初胎后淘汰率就很高(這是現實)】
【PS:關于這一條論斷,大家可以圍觀下14樓的回復。。】
3 母豬繁殖周期內各個階段關聯性加強。妊娠期飼養影響分娩及泌乳,哺乳期飼養影響泌乳及斷奶后發情間隔……
4 超早斷奶(14天左右)不可取。哺乳期母豬體內激素水平在恢復,而影響因素就是乳豬對乳頭的刺激。過早斷奶則母豬體內荷爾蒙分泌不足導致不發情或晚發情
5 相對于16周的妊娠期,4周的哺乳期的母豬處于極高水平的新陳代謝狀態。既要為了高采食量而不斷進食的動作,又有飼料在消化道消化后的緊張周轉,轉化為乳汁,同時自身體代謝加強,激素水平變化劇烈(兩種激素水平各自上下變化),為斷奶后發情做準備。
6 不要忽略空懷期的母豬飼養。
縱觀以上6點,我們不難得出,相對于妊娠母豬,哺乳母豬更需要精心的照顧。主要是高采食量的保證、環境適宜、飼養人員少恐嚇、少打針……
豬場老板的目光一直在產房,但關注的是乳豬的成活,卻很少關注同樣在產房的哺乳母豬。只有把哺乳母豬養好了,她才能提供優質的乳汁,而優質的乳汁是乳豬最好的食物、保健品、藥物。
PS:以上6觀點我均有技術文獻支持或從一些行業專家處得到。
PPS:號外:針對本論壇有人提出母豬配種后3天即從配種限位欄中解放出來,針對這種提法,我持保留態度。據我的了解,配種后完成受精過程之后,受精卵有一個附植的過程,這期間需要絕對安靜和穩定的環境,包括物理環境,也包括化學成分,也就是說,穩態。
妊娠早期合子或胚胎的死亡占整個胚胎期死亡的80%左右。
受精卵附植:
卵子在輸卵管壺腹部受精后向子宮方向移動,到子宮后,通過孕酮的作用,將合子附植在子宮角上,并在它周圍形成胎盤,這個過程從妊娠第9~13d開始,約需要12~24 d,一般到
妊娠第24 d時完成
。
附植前及附植初期受精卵易死亡:
附植以前受精卵的成活依賴于本身的生活力,此階段它的營養來源是
子宮乳
,對子宮環境極為敏感;在9~13d內的附植初期,是第一個死亡高峰,因為胎盤尚未形成,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死亡。
附植以后胚胎存活依賴于子宮環境。在懷孕的第三周,還有一個小的死亡高峰。
PPPS:拋磚引玉啊拋磚引玉。。。呵呵。。。我總覺得,論壇里的商業氣息太濃了,總想著怎么把你的東西賣給別人,但你想過沒有,這個世界上沒有只從你的角度想問題的事情。出來混,是需要互相幫助的。。所以要抱著一顆幫助別人的心態去做事情,這樣才有雙贏的可能性。
作者:
sdtc276100
時間:
2011-3-29 06:08
如果第一胎生產成績不高,就預示著這頭母豬終生繁殖能力將保持低位]]]胡扯
作者:
wangliguo429
時間:
2011-3-29 06:45
好資料,謝樓主提供,辛苦
作者:
母豬產仔多多
時間:
2011-3-29 10:48
豬場母豬是關鍵啊!!母豬的保健更是關鍵,保健藥物要選好來呢,盡量多用些生物活性酶制劑,綠色、安全、無殘留,像現在很火的溶菌酶就不錯,杭州易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效果很不錯呢。
作者:
田玉安
時間:
2011-3-29 13:41
母豬-豬場的火車頭,一定要養好!
作者:
9589209
時間:
2011-3-29 13:54
目前中國國外普通存在第一胎母豬淘汰率高的問題。主要是沒有對第一胎母豬進行專的日糧和管理方法。初配日齡過早,初配體重過輕低于130kg以下,配種后的日糧營養濃度低(照搬經常母豬配方)。在后備配母配上種以后,在21天以內給于適當的營養,21-114應該給于高于經產母豬的營養濃度進行飼喂,讓其身體進行生長發育。
作者:
bjyme666
時間:
2011-3-29 14:49
樓上的朋友廣告時機把握的很準{:3_115:}
作者:
畜牧工作者
時間:
2011-3-29 14:53
現在 關鍵是第一胎后母豬淘汰率太高,我們應該如何去解決
作者:
tianhe1981
時間:
2011-3-29 15:50
LZ第二條說的如果初產豬第一胎不好的話一輩子都不行么?但是實際情況好像是很多母豬第一胎都不怎么好啊,尤其是產仔數和初生重,但是以后逐漸改善,越來越好啊
作者:
xiangw
時間:
2011-3-29 18:14
回復
ruiyi614
的帖子
太好了我正好需要這方面的知識
作者:
9589209
時間:
2011-3-29 20:36
目前我們場針對頭胎懷孕母豬采取,懷孕后0-21飼喂1.6-1.8kg的后備母豬料,懷孕22-114天飼喂1.8-3.5kg的后備母豬料。采取較高營養進行飼喂。 后備母豬CP15.5左右.
作者:
sdtc276100
時間:
2011-3-29 21:37
[[母豬生產成績胎次以來加強。如果第一胎生產成績不高,就預示著這頭母豬終生繁殖能力將保持低位。]]不應說胡扯。是扯淡。看看10樓說的。【【【最近看了很多資料,對母豬飼養有一些新的體會】】】資料只不過是參考。體會是切身體會。不知你養過豬嗎。切身體會才是真實的。資料介紹是磚家的事
作者:
貴哥
時間:
2011-3-30 01:18
如果第一胎生產成績不高,就預示著這頭母豬終生繁殖能力將保持低位
國外的研究資料,的確是如此
但前提是在各種條件都完備下
如初配體重在140公斤以上,配種日齡八個月以上,背脂厚度在2.0以上,有兩次以上發情.......
在此前提下,第一胎的產出數量多寡就跟基因遺傳,有較大的關係
豬有所謂的高產基因,當然也有低產能的遺傳基因
比方說,排卵的數量總是少別人一半.........那怎麼配......永遠也少別人一半的分娩小豬
反之.......
這是先天的遺傳條件.........
為何會先少後多?............那表示你新女豬的飼養有問題...........
作者:
dzdzcsa
時間:
2011-3-30 04:48
我在生產實踐中和樓主不謀而合!{:3_102:}
作者:
田永勝
時間:
2011-3-30 07:16
雖然母豬是豬場的生產機器,但是我們不能用對待機器的態度去對待它,只有付出才有回報,對它多一份付出是沒有壞處的。
作者:
Gzz803
時間:
2011-4-19 18:43
"二胎綜合癥"確實是個母豬留種的一大難關,丹麥國家育種計劃都把它納入母豬留為種群的指標之一。導致“二胎綜合癥”的原因很簡單。母豬機體發育規律,母豬需要首要沉積一定量的瘦肉,繼而再沉積一定量的脂肪,達到一定體儲存后才能再發情,體況較弱的母豬泌乳期過度降解體蛋白,斷奶后-重新發情這個間隔肯定比體況好的母豬長。生產上,需要減少NPD,提高生產效率,容不得其間隔超過15天,因此,母豬便咔嚓淘汰。另外,插入話語關于繁殖成績,高或低都是相對的,而且都是人為統計得出,母豬分娩和21天斷奶仔豬數的統計CV值在27.4-29.2%,取約28%,仔豬出生和21天體重的CV值在13.8-16.7%,取約15%,CV值都這么大,母豬繁殖成績統計意義上高比低需要高出多少呢,實際上都可認定差不多。關于母豬長久繁殖壽命,無論是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或是本世紀的頭10年,相關研究都表明初配體況顯著影響其終身繁殖成績。因此,母豬生產必須關注其初配體況。插入話語:目前絕大部分豬場都參照Close的推薦初配目標,但是丹麥高產母豬(32頭以上仔豬/母豬/年),其初配體重在180 kg以上,其母豬不存在二胎綜合癥,但其高淘汰率主要集中在初配前。母豬具有適宜的初配體況關鍵在于其后備期適當的培育。
后備母豬的培育,關鍵在于不同階段劃分。目前的后備母豬飼養,其飼養和管理都是參照生長育肥豬。生長育肥豬NRC最初認定30-90 kg階段機體PDmax一直升高,90 kg以后才育肥,營養和管理應該一致,但隨后發現現代母豬到120 kg母豬繼續增長,且60 kg前后不同品種母豬的瘦脂沉積率不同,NRC(98)則劃分為30-50 kg,50-80 kg,80-120 kg。因此,后備母豬的階段劃分在各豬場也各有千秋,30-90 kg,50-100 kg等,在此,基于母豬生長發育和繁殖特點,應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保育階段,后備母豬培育應始于生命的更早期階段。一研究發現,保育期結束,母豬體重只有20 kg,則其150 日齡達到100 kg的日增重則需900 g/d以上,目前優良品種豬也徘徊在850 g/d左右,本地豬更是在550 g/d,但如果是保育期結束時,體重達到30 kg,則其日增重則需780 g/d左右,這對目前的營養供給和飼養是so easy的。目前,很多后備母豬培育始于30 kg或50 kg,忽視前段的生長培育,不難出現初配母豬達不到相應體重。100 kg初情啟動,兩個情期(40天,800 d/d),初配體重130 kg。
(2)生長階段(30-60 kg),此階段不同品種母豬機體成分沉積開始不同,肉脂和脂肪型在60 kg結束時開始瘦肉沉積率下降,脂肪上升。而瘦肉型母豬瘦肉沉積率繼續上升。營養上,能量和蛋白供給出現差異。研究發現,該階段機體瘦肉沉積受損,后期營養再怎么補救也于事無補,對瘦肉型母豬必需高能高蛋供給,如養豬幾十年的老師傅繼續用肉脂和脂肪型母豬的飼喂法,很難達到初配時良好的體格,此階段是母豬打下良好初配體格的基礎時期。
(3)初情誘導階段(60-初情啟動),此階段主要就是誘導初情期啟動,首先眾多研究發現,母豬初情期啟動早,其終身繁殖成績也高。而最為重要的就是初情期啟動可用于曬選出母豬群中具有最高繁殖力的75%母豬后代,因為任何生物種群,因生物機能的原因,最后能有效繁殖的后代一般在75%左右。如果不嚴格按照此規律,是母豬就留種,那隨后初配前情期表現不明顯,配種后返情率高,二胎綜合癥現象嚴重,干擾管理計劃,增加母豬生產NPD,增加母豬淘汰率是情理之中的事。包括生產中,要后備母豬發情率和配種率高達多少,估計也就是75%左右。其標準因母豬品種而已,LY母豬在180 d之前初情啟動,180-230 d初情啟動只能作為候補,超過230 d未初情啟動則當肉豬處理。
(4)初配前階段,此階段主要就是營養調控母豬適宜初配體況,初情啟動早的母豬具有更充裕的時間來進行。生產上,初配前后關注配前優飼,配后限飼的應用,但實際效果依母豬體況而已,營養和飼養管理的改進便是母豬個體營養方案的制定,飼喂方式采用單個限定欄飼喂,而非群養。母豬個體營養方案是集約化養殖中的精細操作,主用在于統一繁殖成績。母豬動物個體差異,同一營養和飼養管理,其繁殖成績肯定是參差不齊,如反過來,對不同母豬采用不同的營養和飼養管理,則其繁殖成績和表現都同步化,提高繁殖和管理效率。
說了N多話,母豬生產最終還是得落腳在其后備期的培育,并且最關鍵是對選擇優秀基因母豬后代的培育,而非整一個群范圍內的培育,如到了配種時間,把任何一頭生長較為可以的母豬都拿來配種。也就是培養精英的母豬種畜,必須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梨树县
|
正镶白旗
|
海丰县
|
华蓥市
|
绥德县
|
丹巴县
|
临清市
|
马关县
|
临沭县
|
长沙市
|
武功县
|
彭水
|
阜康市
|
龙里县
|
大渡口区
|
清远市
|
隆回县
|
绥芬河市
|
体育
|
宜都市
|
二连浩特市
|
镇原县
|
潮州市
|
甘孜县
|
抚宁县
|
瑞昌市
|
通山县
|
嘉荫县
|
报价
|
荔波县
|
湟源县
|
奇台县
|
明溪县
|
泸定县
|
车险
|
长汀县
|
沙湾县
|
松阳县
|
水城县
|
郎溪县
|
甘谷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