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雙匯重蹈三鹿奶粉覆轍 半截產業化模式存大隱患 [打印本頁]

    作者: dazhui    時間: 2011-3-28 05:27
    標題: 雙匯重蹈三鹿奶粉覆轍 半截產業化模式存大隱患

    雙匯集團卷入“瘦肉精”丑聞,把整個肉制品加工業拖入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

    誠然,在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監管不力的因素。但無論是已經破產的“三鹿”,還是今天深陷漩渦的雙匯集團,和昔日的“毒大米”、“地溝油”事件主角相比,都具有明顯的不同。面對這種“大塊頭”企業的淪陷,僅僅歸咎于監管失職,無助于撥開云霧發現真相。

    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介紹,目前集團的自建養豬場一年出欄生豬約為30萬頭。而其官方網站資料顯示,集團每年消化生豬在3000萬頭。換句話說,這家號稱國內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業每年肉類深加工所需的絕大多數原料,都來源于基地以外的各種規模的養殖場(戶),甚至是散養戶。

    毫無疑問,以農業產業化的標準來看,這種“公司+農戶”的對接模式只是在加工環節實現了“半截子”產業化。而處于整個產業鏈上游的生產環節,由于是千家萬戶的分散經營,勢必難以實現標準化,由此導致在源頭就埋下了食品安全的隱患。

    昔日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同樣是“半截子”產業化種下的禍根:由于自建奶站比重小,大量原料奶來源于個體的,甚至是證照不全的奶站。可見,類似事件的頻頻發生,正是因為相關行業的產業化進程不夠徹底造成的。

    從“三鹿”和雙匯的案例來看,如果把食品安全視為一個“木桶”的話,企業自我把關不嚴、政府部門監管不力無疑是一塊明顯的“短板”。但更嚴重的是,作為整個“木桶”基礎的“桶底”——分散的小生產從一開始就漏洞百出,隱患重重。

    找準問題的“靶心”后,除了要繼續加強監管力度,補齊“短板”,政府部門還應制定政策引導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走集約化、規模化之路;作為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更應切實負起社會責任,嚴格把關,通過自身的市場影響力,倒逼源頭實行標準化生產,為食品安全打造一個堅實的“桶底”。

    雙匯集團在短短的20多年內,年銷售收入從不足1000萬元發展至突破500億元,與大量中小養豬戶的低成本對接功不可沒。但只滿足于繼續牟取這種落后產業模式下的利潤,而對其間潛伏的危機視而不見,或存在僥幸心理,無異于飲鴆止渴。

    只有拿出“刮骨療毒”的勇氣,痛下決心進行產業模式升級,才能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從而避免重蹈“三鹿”與雙匯集團的覆轍,“陰溝里翻大船”的食品安全事件才不會重演。


    作者: lg80912    時間: 2011-3-28 07:23
    回復 dazhui 的帖子

    這已經是普遍現象了,只不過是雙匯被暴光了。別的企業還不如雙匯呢
    作者: 冬天的太陽1    時間: 2012-9-11 13:32
    至少雙匯還是出名的產業,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川县| 泰来县| 颍上县| 光泽县| 涿州市| 城口县| 台北市| 石狮市| 寿光市| 方城县| 濮阳市| 孙吴县| 余江县| 垣曲县| 额敏县| 松潘县| 洛宁县| 聊城市| 沈阳市| 崇阳县| 郧西县| 会同县| 合阳县| 平昌县| 元谋县| 北辰区| 桂林市| 彝良县| 清远市| 平山县| 玉龙| 神农架林区| 双桥区| 广灵县| 临澧县| 宁南县| 长沙市| 儋州市| 阳谷县| 鹿邑县| 金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