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當前種鴨及商品肉鴨疫情分析 [打印本頁]

    作者: ZERO    時間: 2011-2-19 22:00
    標題: 當前種鴨及商品肉鴨疫情分析
    當前種鴨及商品肉鴨疾病狀況分析
    20106月份以來,國內肉鴨生產和養殖行情一掃2008年以來持續兩年多的低迷態勢,從種鴨、孵化到商品肉鴨,從屠宰、加工到銷售,產業各環節盈利能力都大幅提升,父母代種鴨每單元價格從低迷時是不足1000元,提升到目前的3000元左右且供種計劃已推遲至2011年下半年;商品鴨苗價格在2010.10-2010.11間一度攀升至9/只以上,30日齡左右白條鴨和半片鴨價格在2010.10間也一度達成10000元以上的高價。為什么肉鴨產業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產業鏈條各環節利潤會上升如此之快?就我個人對行業的了解和觀察,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產業特點。肉鴨產業之所以這些年來的發展速度快于肉雞,一方面有賴于肉鴨品種的改良、飼料與營養科學的發展以及肉鴨生產技術的改進,但更重要的因素是肉鴨副產品如鴨毛、鴨腸、鴨頭、鴨舌、鴨掌的價值遠高于肉雞,屠宰放養企業藉此可以大大緩沖肉制品價格低帶來的經營風險。但肉鴨產業目前的狀況卻與白羽肉雞2003年的狀況相似,集約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程度遠低于白羽肉雞,種鴨規范化生產、良好的疫病控制和飼養管理措施還有待于發展和提高。目前國內肉鴨養殖品種90%以上是櫻桃谷或者是櫻桃谷雜交后代。祖代種鴨集中在僅有的幾個企業,養殖規模和供種能力均較小,且多數祖代種鴨企業還兼做父母代種鴨養殖、商品肉鴨放養、屠宰加工等下游產業,這樣就大大擠壓了產業的發展和利潤空間。

    2
    、產業調整。肉鴨產業在經歷了2007年的暴利之后,從種鴨養殖到屠宰工廠,數量規模迅速提升,造成產能嚴重過剩,2008年下半年直至2010年上半年國內父母代種鴨養殖一直處于嚴重虧損狀態,北方肉鴨龍頭企業均大大壓縮了種鴨規模,江蘇、安徽、廣東等長江以南地區散養型中小型種鴨場戶數量也迅速減少。種鴨及屠宰行業在經歷了兩年多的產業調整、規模壓縮后,恰逢家畜、肉雞行情上漲和商品通脹等因素迎來盈利時代。
    3、疾病因素。傳統觀念認為,鴨是水禽,養鴨自然離不開水。我國絕大多數省區,有水的地區幾乎都有養鴨,長江以南地區長期發展更形成了塘邊養鴨、塘中養魚的養殖模式,這種生產模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促進了肉鴨業的快速發展,目前北方絕大多數種鴨養殖也是以提供洗浴為主。而且由于肉鴨采食飲水量大,喜歡嬉水,排泄物多、含水量大,非常容易造成墊料和舍內潮濕,肉鴨養殖過程中多采取開放或半開放式的養殖模式。養殖區域廣而分散,存在缺乏隔離、消毒和防疫等生物安全問題。雖然目前肉鴨養殖規模幾乎與白羽肉雞相當,但肉鴨疾病方面的科研非常乏力,國家相關部門和農業院校以及動保企業的經費投入不足,專用生物制品的開發速度以及疾病防控技術遠跟不上產業的發展。20106月份,江浙一帶小型種鴨場戶出現不明原因產蛋下降和死亡現象,后此疾病迅速全國性蔓延,一些管理水平較好的種鴨場也陸續出現問題,導致市場供苗數量迅速減少,而此時期恰逢肉鴨產業經過兩年多的產業調整引來全面盈利,行情大好之際,各肉鴨放養屠宰企業均迅速增加放養量,故鴨苗價格一路攀升,從20106月下旬2-3/只一路攀升至11初的8-9/只。后由于進入冬季,天氣轉冷,疾病不斷增加,很多地區肉鴨在15日齡左右即爆發疾病,死淘數量非常多,肉鴨產品價格也在國家調控等因素作用下價格有所回落,加上春節前后屠宰計劃的安排,放養風險加大,放養量迅速減少,鴨苗價格才有所回落。不過近期由于屠宰企業開始放養,價格又開始回升至5-6元。
    在種鴨及商品肉鴨出現疫情后,信得科技青島研發中心從國內養鴨密集區提取了40多份種鴨場和商品鴨場的發病病料以及血清,但從檢測結果看,種鴨群體免疫應答狀態均不好,H5H9ND(副黏病毒)、EDS-76等抗體離散度很大,且一些沒有免疫過NDEDS-76的鴨群均檢測出較高水平的抗體,說明存在野毒感染的問題。國內一些科研院所和農業院校的專家學者如周蛟、崔治中、張大丙、刁有祥、李玉峰等也先過做過種鴨和肉鴨疾病方面的研究,證實了呼腸孤病毒(不同于雞)、網狀內皮增生、圓環病毒、淋巴白血病、副黏病毒等的陽性率高和危害性等問題并有相關論文發表。
    就我個人從業經驗和疾病流行病學調查講,我認為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在于霉菌毒素的廣泛持久存在和變異性流感以及副黏病毒的共同原因(類似于前些年的豬無名高熱病,多種因素引起)。以上結論支持解剖上的一些病例變化,但未能在實驗室的一些研究中獲得印證。在疾病的治療上,信得科技公司的信必妥/混感剎+霉毒必治+普力健有很好的效果,脫氧諾卡素鈉配合抗病毒中藥也有較好效果,預防效果也較好。在山東、江蘇、四川等地有很多成功的使用案例。

    作者: 陳魚落雁    時間: 2011-2-20 15:16
    這篇文章寫的很好,收藏了
    作者: 1985xiaoran    時間: 2011-3-28 09:45
    又一個賣藥的誕生了
    作者: 謝秩義    時間: 2011-3-31 18:12
    回復 ZERO 的帖子

    非常關注疫情的發展
    作者: jieao1011    時間: 2011-4-2 20:45
    不知道目前高行的行情還能維持多久??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阳朔县| 西充县| 青冈县| 永城市| 玛沁县| 乡宁县| 连平县| 页游| 武威市| 巴彦县| 孝感市| 株洲县| 大石桥市| 宜春市| 博湖县| 利辛县| 遵化市| 石阡县| 和林格尔县| 洛阳市| 渭源县| 集贤县| 滨海县| 浦城县| 惠来县| 界首市| 宁波市| 通州市| 海兴县| 平邑县| 泰兴市| 凤庆县| 宜昌市| 嵩明县| 衡南县| 沾益县| 永修县| 革吉县| 娱乐| 西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