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黑馬”褪色 多家二線乳企盈利下滑 [打印本頁]

    作者: jieming    時間: 2011-2-17 11:14
    標題: “黑馬”褪色 多家二線乳企盈利下滑
      “三聚氰胺”事件曾讓以北京三元為首的地方二線乳企成為“黑馬”,不過,過去的2010年,對部分二線乳制品企業而言并非一個好年份,多家企業均出現盈利下滑現象。
      澳優盈利預警
      2011年2月15日,澳優乳業發布盈利預警公告,稱由于上市后加大宣傳和推廣費大幅上升,渠道重組造成短期銷售下滑,在重點區域設立商貿公司及辦事處令運營費用增加,并增加銷售、研發團隊數量,導致2010年全年凈利潤大減30%~40%。
      澳優首席運營官肖詩弧坦承,這與去年澳優的激進營銷政策有關。去年僅上半年,澳優一下就在央視投放了6000萬元的廣告,這幾乎相當于2009年上半年澳優乳業的全部盈利,但“廣告效應并沒有發揮出來”。肖詩弧說:“主要是地面部門沒有跟得上。”
      奶粉本身是導購產品,雖然空中廣告投放上去了,但與此同時,澳優的基礎工作并沒有跟得上,比如在有些二三線市場,澳優并沒有配備相應的營銷團隊,缺乏督導、導購、陳列、促銷等的支持,在與同行的競爭中,銷售并未提升。
      “上半年激進,下半年我們又恢復到做基礎工作了。”肖詩弧稱。
      去年下半年澳優乳業在渠道重組、成立辦事處、營銷等方面的費用增加也削減了其凈利空間。此前,澳優采用“總量控制的量化預算管理”分銷模式,按此模式,澳優將“市場操作費用”承包給經銷商,經銷商在享受更多高利潤空間的同時承擔當地市場的推廣和渠道維護費用。
      這種模式曾促進澳優的高速成長,連續三年增長率超過100%,但這家從長沙起家的公司在從南方市場向全國市場的擴張中,開始遇到一定的阻力,“以前規模小,增長很快,但從南到北、從一線省會城市到二三線市場的擴張中,一些經銷商并不適應這種渠道模式。”肖詩弧稱。
      發現這個問題后,澳優去年開始進行渠道調整,在這種分銷模式之外,對一些沒能力或不愿意承擔市場維護工作的經銷商,澳優令其只擔當物流配送商的角色,并在全國成立了17家商貿公司,自己承擔市場推廣和渠道維護工作。
      乳業“黑馬”難再
      面臨盈利下滑困境的不只澳優乳業。數據顯示,另一家二線乳制品企業飛鶴國際去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分別為547萬美元、-2072萬美元以及358萬美元,飛鶴曾預計,其2010年第四季度的收入規模在5400萬~5600萬美元之間,低于2010年第三季度的6110萬美元,即使以2010年第三季度的358萬美元凈利潤作為參考,飛鶴全年能否實現盈利仍是未知數,2009年,飛鶴實現銷售收入2.71億美元。
      西北地區產銷量最大的乳品企業西安銀橋乳業集團在新加坡通過ChinaDairyGroup上市,2010年9月24日,ChinaDairyGroup發布盈利預警公告稱,預計2010年全年將出現虧損。該公司發布的去年三季報顯示,該公司2010年前三季度虧損1350.3萬新加坡元(約6953元人民幣),去年前三季度銷售收入僅增長0.1%,而2009年前三季度盈利804.6萬新加坡元。
      圣元國際(SYUT.NASDAQ)在過去的兩個季度也分別虧損2047.9萬美元和2116萬美元,單季銷售收入也出現大幅下滑。
      業內人士認為,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以往通過高投入實現高速擴張的方法難以奏效是造成盈利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澳優乳業過去幾年頗有“黑馬”之勢,財務數據顯示,2006年至2009年4年時間,澳優乳業的銷售收入從9371萬元增加到6.23億元,凈利潤從1185萬元增加到1.82億元,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88%和248%。
      “黑馬已經很難出現。”東方艾格分析師陳連芳對媒體表示,從外部環境來看,乳制品行業在近兩三年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不少二線乳企在做企業規劃時操之過急,希望通過以往高投入帶來高速增長的方式實現企業的快速擴張,但是在產品賣點不強的情況下,增加投入銷售量卻不能同步實現增加,“壓任務反而容易導致渠道管理出現問題,如竄貨、中間商私自加大買贈力度等不規范手段由此產生。”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出現盈利的下滑。
      飛鶴國際副董事長劉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承認,2009年四季度公司出現虧損的原因即是市場上出現了竄貨,到去年9月時仍未能完全消除。
      此外,陳連芳認為,國產乳企頻頻爆出的負面事件也是企業盈利下滑的原因之一,如遭受性早熟事件打擊的圣元國際。
      記者查詢ChinaDairyGroup公告發現,該公司稱2010年預虧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將繼續對公司2010年的利潤率形成壓力”,此外,未達到公司質量標準的全資子公司SilverBridgeDairg(Tianjin)Co.Ltd被注銷也產生額外的開支。
      “國產奶粉負面事件頻出,對國內所有消費者的信心都有影響。”乳業專家王丁棉對記者表示。
      本文來源:慧聰網

    作者: dnaxy    時間: 2011-2-17 13:17
    黑馬大都是做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目前的大環境對這些企業有著致命的影響,所以,錢總有燒完的一天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口市| 旬阳县| 德安县| 太原市| 子洲县| 东辽县| 海南省| 辉南县| 扶沟县| 永德县| 叙永县| 嘉义县| 阳东县| 忻城县| 宁安市| 西畴县| 荣昌县| 台东市| 崇州市| 逊克县| 湖北省| 宁海县| 上高县| 大足县| 安福县| 巩义市| 四子王旗| 出国| 嘉定区| 西贡区| 临沧市| 宁津县| 巴林右旗| 额济纳旗| 筠连县| 邯郸市| 龙井市| 吉安市| 修文县| 增城市| 泸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