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需求太給力 2011玉米“漲聲”再起 [打印本頁]
作者: 湖南九鼎 時間: 2011-1-18 15:17
標題: 需求太給力 2011玉米“漲聲”再起
2010年以來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在減產、需求、政策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呈現出大幅上漲走勢。6月開始,受政策調控,國內玉米市場高位震蕩。10月之后,受大宗商品漲價帶動,新季玉米價格高開高走,快速上漲。11月末在國家調控措施影響下,開始走弱,目前保持了高位小幅波動走勢。受國內玉米需求增加及通脹預期的影響,預計2011年國內玉米市場價格仍有走高的空間。
玉米產銷分析
玉米生產情況
雖然受北方地區持續低溫雨雪天氣影響,2010年許多地區玉米播種進度推遲,但由于玉米生長期間總體天氣狀況良好,加上受玉米種植比較收益相對較高的影響,2010年全國玉米播種面積增加,玉米生產獲得了豐收。雖然各機構對今年具體產量數據的預測有一定的差異,但由于去年玉米產量減幅較大,市場普遍認為今年玉米產量將會較去年有明顯的增加,只是在增加幅度方面出現了一定的數量差異。中華糧網數據顯示,受玉米價格高位運行影響,2010年全國玉米播種面積約4.71億畝,預計全國玉米總產量約為16500萬噸,較去年增加950萬噸。2008/09年度全國玉米總產量達到了創記錄的16590萬噸,是一個豐收年景。而2009/10年度由于東北產區遭受不利天氣影響較為嚴重,使的2009/10年度成為一個歉收年景。根據今年的玉米生產及產量預測情況,今年的玉米總體來看是一個產量平年。
玉米消費情況
國內玉米消費主要是飼料和工業消費,相對小麥、稻谷等口糧品種,宏觀經濟形勢對玉米消費影響較大。隨著經濟復蘇,預計2010/11年度國內飼料和深加工玉米保持穩定。根據中華糧網數據,預計2010/11年度國內玉米消費量1630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425萬噸,增幅約2.7%。具體來看,預計2010/11年度飼料用糧消費量985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150萬噸;工業玉米消費量為475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250萬噸。
玉米市場分析
國內玉米現貨市場
今年以來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在多種因素作用下總體呈現出不斷上漲走勢。南方16省份的飼料養殖企業到東北采購玉米的補貼政策揭開了多元主體競購的開始。受多元主體競購影響,從3月開始,國內玉米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為了穩定國內玉米市場價格,5月下旬國家開始加大對玉米市場的調控力度,國內玉米市場價格一度小幅走弱。但7月中旬之后,國內玉米價格再度開始上漲,并且突破了前期的高點。9月開始,受玉米上市的季節性壓力,國內玉米價格出現小幅回落。新玉米上市之后,在外圍商品漲價的帶動之下,新玉米收購價格高開高走,出現了反季節的大幅度上漲行情。11月末開始,受國家一系列不斷加大的調控措施的影響,全國玉米價格開始回穩,局部地區玉米價格略有走弱,總體市場趨于穩定。
國內玉米期貨市場
2010年以來大商所玉米期貨合約價格走出了大幅上漲的走勢,玉米現貨價格走強成為期貨合約走強的基礎。5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國家調控壓力之下,國內玉米期貨價格曾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回調。7月份開始,受國內養殖業復蘇的影響和國內部分地區遭受災害性天氣的提振以及小麥等品種上漲的帶動,玉米現貨價格止跌反彈,推動了玉米期貨價格再度上漲。同時,美盤玉米的大幅上漲也為國內玉米期貨價格形成了提振。10月開始,新季玉米上市后現貨價格的大幅走高推動期貨價格繼續大幅上漲,而流動性泛濫的金融環境也為玉米期貨的上漲提供了資金基礎,國內玉米期貨合約不斷刷新歷史高點。11月下旬,在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穩定物價的調控措施壓力之下,玉米期貨價格開始出現回落走勢。12月份,受玉米現貨價格堅挺的支持,大商所玉米期貨價格再度趨強。12月31日,大商所玉米指數收盤報2289元/噸,較去年底上漲446元/噸,漲幅24.20%。
國內政策性玉米收購情況
今年新季玉米上市后,隨著收購的展開,玉米上市量開始逐漸增加。特別是隨著11月末國家穩定物價措施的不斷出臺,農戶玉米惜售情緒有所緩解,玉米上市量較前期增加。據國家糧食局數據,截至2010年12月31日,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四川、陜西、甘肅等10個玉米主產省(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2010年新產玉米3006.5萬噸,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762.8萬噸,占收購總量的25%。
國內政策性玉米拍賣情況
2008/09和2009/10年度,國家共在東北產區收購了超過3600萬噸的臨時存儲玉米,并且從2009年7月以來持續的進行了臨儲玉米的拍賣,2010年6月中旬開始,還增加了部分中央儲備玉米拍賣,玉米拍賣對遏制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的上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據統計,從2009年7月臨儲玉米拍賣以來,截至2010年12月底,國家累計投放臨儲玉米數量約為 10980萬噸,累計成交量約為4340萬噸,其中2010年以來國家累計投放到拍賣市場的臨儲玉米約6345萬噸,累計成交量約2745萬噸。
國際市場及玉米進出口情況
2010年以來,國際市場玉米價格總體走出了先抑后揚的走勢。年初,在美元趨弱、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走高的帶動下,國際市場玉米價格一度短暫延續了去年底的震蕩走高態勢。之后,在利空因素占據主導的市場環境之下開始下跌。雖然其間受各種因素影響,偶有反彈出現,但在不斷加大的利空壓力之下,上半年國際市場玉米價格總體呈現了震蕩走低的態勢。而上半年美元匯率因美國經濟好轉及歐元區債務危機因素的作用而出現的大幅反彈也對國際玉米市場價格構成了一定的壓力。下半年開始,隨著美國玉米進入生長季節,天氣因素引起的玉米產量的變化逐漸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籠罩在市場上的利空因素開始不復存在,供需變化使的玉米市場走勢發生逆轉,對美國經濟的擔憂及美國的寬松量化政策導致的美元匯率的再度走低也對市場形成了有力的支持,與鄰池商品相呼應,國際市場玉米市場價格下半年演繹了大幅走高行情。12月31日,CBOT市場玉米指數收盤報618.5美分/蒲式耳,較去年底上漲194.5美分/蒲式耳,漲幅約 45.87%。
2010年4月開始,由于國際市場玉米價格的下跌,南方港口進口玉米具備價格上的優勢,6月份開始,玉米進口到港量開始出現大幅度的增加。據海關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共進口玉米78616噸,低于10月進口的251934噸,1-11月份累計進口玉米數量為155.8萬噸,為199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近期,隨著CBOT玉米價格的上漲,進口玉米已經不具備價格上的優勢。據美國農業部消息,9月下旬開始至現在,中國與美國幾乎沒有簽訂新的玉米進口合同,未來幾個月玉米到港數量將會大幅降低。
影響玉米市場因素分析
玉米種植成本提高推升農戶對玉米價格看漲預期
今年以來,我國自然災害頻發。先是西南地區的秋冬春連旱,使當地農業生產遭受了較大的損失,接著是4月中旬開始的大范圍的低溫天氣,導致10多個省(市)的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東北秋糧播種進度被延遲。而今年入夏以來,全國各地災情更是多發。據有關部門統計,與2000年以來同期相比,今年的洪澇災害損失各項指標均偏多。災害性天氣導致用種用肥用藥量增多,抗災救災投工投勞、搶收搶種機械作業費用增加,種糧成本的增加成為推動價格上漲的一個主要因素。受農戶種植成本提高以及相關商品漲價的影響,盡管今年玉米上市之后,玉米價格已經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但農戶惜售看漲心里依然嚴重。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升,農民工外出打工收入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糧食價格雖然近年來總體走高,但與其它許多商品價格相比,仍然處于“價格洼地”,農戶普遍看漲后期的玉米價格。盡管在國家調控措施的影響之下,玉米價格近期有所回落,但上市量暫時并沒有明顯增加態勢。農戶普遍對后期玉米價格仍有一個看漲的預期,這種看漲預期支持玉米價格保持一個高位運行。
政策糧收購累積效應提升糧價上漲預期
在影響包括玉米在內的糧食價格上漲的因素之中,政策糧收購的累積效應作用明顯。從2005年以來,國家已經連續多年啟動糧食最低收購價預案和臨儲糧食收購政策,小麥、玉米、稻谷的政策性糧食收購價格逐年持續上漲,在糧食市場各主體中形成了較強的路徑依賴,即糧食價格逐年走高已成“共識”。 “早賣不如晚賣”、“晚收價格高”成為近幾年糧食市場的真實寫照。這種看法推高了各級市場主體對未來價格走高的預期,成為目前糧食收購市場中農戶惜售嚴重,多元主體競購激烈的主要原因。從今年的情況來看,雖然國家的政策性玉米收購價格還未公布,但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臨儲玉米收購價格再度提高已成為必然。國家的政策糧收購累積效應提升了糧食的上漲預期,使的常年以來農戶集中售糧的習慣產生了變化,售糧期限延長,全年售糧特征開始出現,糧食的季節性特征有所弱化。預計后期隨著國家政策對糧食問題關注度的提高,這種特點仍會延續一段時期。
政策性玉米拍賣持續進行增加國內玉米市場供應
從國家對2008年產玉米實施大規模臨儲收購以來,臨儲玉米拍賣便一直成為增加國內玉米市場供應的主要渠道之一.雖然2009年產玉米國家臨儲收購數量較小,但由于前期結轉庫存數量較大,從去年7月份開始國家臨儲玉米拍賣一直持續進行。今年以來,國家繼續對東北臨儲玉米和跨省移庫玉米實行定期拍賣政策,以增加玉米供應,穩定市場價格。并且針對國內玉米價格的不斷上漲給下游行業造成的壓力,從5月中旬開始,連續對東北臨儲玉米拍賣細節進行調整,加快臨儲玉米流向市場的速度,優先保證當地飼料及養殖企業的需求。6月中旬開始,又在拍賣中增加部分中央儲備玉米。新玉米上市之后,國家不但沒有停止臨儲玉米拍賣,并且于11月開始的跨省移庫拍賣中也增加了中央儲備玉米的拍賣。臨儲玉米的持續拍賣對保證市場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12月底,2010年以來國家累計投放到拍賣市場的臨儲玉米約為6345萬噸,累計成交量約2745萬噸。政策性玉米拍賣增加了國內玉米市場供應,穩定了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對抑制國內玉米價格的上漲發揮了重要作用。
玉米需求量增加推動國內玉米價格上漲
今年年初開始,受生豬存欄量高位及需求疲弱的影響,國內生豬市場價格曾經一路走低,加上玉米價格的高位運行,國內生豬養殖業出現了全行業虧損的局面,豬糧比價2月初跌破6比1的盈虧臨界點,3月初跌破5.5:1的黃色警戒線,4月初跌破了5:1的紅色警戒線,并且連續多周運行在5:1的紅色警戒線下之下。為了穩定生豬生產,國家先后啟動了五批凍豬肉收儲計劃。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之下,國內豬肉及生豬市場價格從6月份開始恢復性上漲,豬糧比價7月中旬開始恢復在6:1的盈虧點之上運行。據發改委數據顯示,12月15日,全國大中城市生豬出場價格13.97元/噸,較前期略有回落,但仍處于今年以來的較好水平;全國豬糧比價為6.59,生豬養殖業處于比較良性發展的狀態;2010年11月全國生豬存欄量為45470萬頭,也處于今年以來的高位。飼料養殖業效益的提升推動飼用玉米需求量增加,對玉米價格構成支持。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經濟的復蘇,玉米深加工產品價格開始上漲,玉米深加工企業產能利用率不斷提高,對玉米需求量增加。2010以來,玉米深加工產品價格繼續上漲,推動深加工企業開工率維持高位。為了穩定玉米價格,優先保證飼料養殖業供應,從5月18日開始,國家在東北產區的臨儲玉米拍賣中限制深加工企業參與;11月16日開始,跨省移庫臨儲玉米拍賣中也開始限制深加工企業的參與; 從7月15日起取消了酒精和玉米淀粉的出口退稅; 11月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對玉米深加工已建和在建項目進行清理的緊急通知”,關停違規建設的玉米深加工企業。
目前,包括酒精和淀粉在內的玉米深加工產品仍然保持高位運行,深加工玉米需求保持較好狀態。2010年12月31日,吉林地區玉米淀粉出廠均價為3000元/噸,較去年年底上漲450元/噸。吉林地區普通食用酒精出廠均價為6500元/噸,較去年底上漲1000元/噸。
大宗商品漲價帶動國內玉米價格走高
從近期的商品漲價、糧食漲價、物價上漲之間的關系來看,首先由于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級政府為了刺激經濟發展,避免經濟二次探底而采取的包括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在內的措施為全球及國內商品市場釋放了巨大的流動性,成為包括糧食價格在內的商品價格大幅走高的源頭所在。由于流動性充裕,包括原油在內的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近期都出現了明顯的上漲走勢,雖然國內糧食市場主要品種價格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呵護下總體呈現了穩步走高態勢,但由于其它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走高,糧食市場“價格洼地”仍然明顯,國內糧食市場價格開始跟隨上漲。從玉米市場的情況來看,由于今年政策收儲在玉米市場作用的弱化,影響玉米價格的其它因素的作用得到加強,相關商品的漲價對玉米價格的上漲起到了重要的帶動作用。對包括玉米在內的農產品市場價格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物價調控措施密集出臺抑制玉米價格上漲空間
2010年11月4日,在《開展2010年秋糧收購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對從事糧食特別是粳稻、玉米等重點品種收購、加工和銷售的經營者逐戶核定企業商品糧最高庫存量,并定期進行檢查。另外,在秋糧收購期間,對各類糧食收購主體的糧食收購資格開展一次全面核查。
2010年11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確保供給、完善補貼、增強調控、加強監管等四大調控措施,提出“關停違規建設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同時,在玉米拍賣中,有關部門修改交易細則,提高競拍準入“門檻”,大幅提高交易雙方的交易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加大對違規企業的懲罰處罰力度。
2010年11月底至12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組成六個國務院督查組,赴18個省市督促檢查工作,重點調查了解有關地區價格總水平和重要商品供求和價格變動情況。
這些調控措施使的從2010年11月末開始,國內玉米價格止漲回穩,局部回落,進入小幅震蕩整理階段。
后期關注因素分析
宏觀經濟環境變化
2010年12月3日,據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消息,2011年中國將會終止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而轉向穩健的貨幣政策。2010年12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作相應調整。這次年內的第二次加息反映了國家防止價格上漲預期的措施進一步增強。
可以看出,國家調控物價具體措施正處于落實時期,短期將會對包括玉米在內的整體糧食價格水平形成壓制。盡管近期玉米價格的回落并沒能有效緩和農戶的惜售心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玉米價格的波動或將降低農戶的玉米價格看漲預期,預計后期玉米市場成交量會較前期出現增加態勢。
臨儲收購價及市場調控方式的變化
隨著國內玉米主產區玉米上市量的增加,國家收儲政策不斷受到市場關注。據消息稱,今年國家將南方飼料養殖企業到東北采購玉米運回本地的費用補貼減半,即由去年的70元/噸降至35元/噸,補貼期限為國家公布臨儲價格開始至2011年4月30日止。并且規定如果市場價格超過臨儲價格5分/斤,中央財政補貼將會停止。從此消息可以看出,近期國家有關部門將會公布今年東北產區的臨時收儲價格。后期需要關注臨儲收購價格對市場的指向作用。基于物價總水平及玉米市場價格的現實,雖然國家將會在東北產區公布臨儲收購價格,但預計市場價格回落到國家公布的臨儲價格的可能性較小,國家啟動玉米臨時收儲的可能性不大。后期國家的玉米市場調控將會更多的通過強化行政市場監管的手段來執行。如果后期玉米市場價格出現異常情況,國家將會強化在玉米產區的市場監管力度,強化國內糧食市場準入制度,對玉米收購主體的行為進行規范,從而穩定國內玉米市場。
國儲玉米補庫情況
近期,市場傳言東北產區國儲玉米補庫已經或正在實施。如果國儲補庫開始,勢必將會對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形成支持。國儲玉米經過長時間的拍賣,后期的確面臨著補庫的需求,由于目前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已處于相對高位水平,預計國儲補庫價格將會與市場價格處于相近或略高水平,從而將會提振東北產區玉米市場價格,在市場傳導效應之下,進而提升黃淮產區乃至全國玉米市場價格總體水平。
國際玉米市場情況
2010年1-11月,中國進口玉米數量為155.8萬噸,創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隨著國內進口玉米數量的增加,國內玉米市場和國際市場的聯系較之過去更加緊密,國際市場玉米價格的變化對國內玉米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目前,CBOT玉米市場價格高位運行,按近期的市場價格計算,進口玉米價格已經高于國內玉米市場價格。但從長期來看,由于國內玉米需求的剛性增長,通過進口玉米來調劑余缺或成為一種常態,特別是如果考慮到國儲補庫對國內玉米價格的影響,如果國儲補庫難以在國內順利完成,那么將存在通過高價進口玉米補庫的可能性。而從國際市場玉米情況來看,隨著國際玉米價格的走高,后期或會有回調出現,但預計回調幅度將會受到限制,供需偏緊的市場格局會繼續支持國際市場玉米價格繼續向上拓展空間,從而將會對國內玉米市場繼續提供支撐。
結論
目前包括飼料及養殖企業和深加工企業在內的玉米需求都處于非常旺盛的時期,而國際玉米市場價格也處于高位運行狀態,這對后期國內玉米市場價格提供有力的支持。另外,國儲玉米經過長時間的拍賣,后期也面臨著補庫的需求,這都將會對國內玉米價格形成支持。在經過震蕩之后,后期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將重新走強。
由于玉米價格的大漲大落都將對用糧企業生產造成較大的壓力,近期國內玉米價格的震蕩將會為用糧企業提供較好的買入時機。用糧企業可根據生產需要,積極參與市場收購,充實庫存。
(信息來源: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飼料周報》2011年第2周)
作者: 高學歷農民 時間: 2011-1-19 10:44
養殖壓力巨大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11-1-28 10:26
既然新聞,就請規范用詞。
需求太給力 2011玉米“漲聲”再起
這個標題用詞不當吧。
作者: Cancelcn 時間: 2011-4-26 08:57
肉價底位國家收儲凍肉,高位時投放市場,名曰穩定市場,中間賺取的差價到誰的腰包里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尔盖县|
武邑县|
张家界市|
若尔盖县|
青川县|
鲜城|
淮南市|
龙陵县|
姚安县|
治县。|
舟山市|
瑞安市|
增城市|
任丘市|
桂东县|
乌兰察布市|
长宁区|
汉中市|
昌吉市|
古交市|
永昌县|
梁河县|
新竹市|
成武县|
寿光市|
姜堰市|
沾益县|
万年县|
洛扎县|
遂平县|
富宁县|
台州市|
洱源县|
五常市|
平舆县|
拉孜县|
仪征市|
侯马市|
马鞍山市|
海南省|
灵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