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為什么雛雞在生長過程中要多次分群? [打印本頁]

    作者: jieming    時間: 2011-1-4 11:16
    標題: 為什么雛雞在生長過程中要多次分群?
      分群,就是要給雛雞分家。小雞在育雛舍里生長的42天里,飼養員要多次給它們分群搬家。這個工作既費勁有繁瑣,勞動強度很大,但是必須得做。
      雖然小雞們是同一天孵化的,但是它們在生長過程中,會出現個體差異,有個小瘦弱的,有個大健壯的。如果不及時地采取措施的話,這種差異會越來越大。到離開育雛舍的時候,它們有可能會相差1——2斤的重量。養蛋雞當然希望它們大小差不多,所以這分群工作,就是在適當的時候給小個的雞和大個的雞分類,然后分別進行特殊的照顧,讓它們長得均勻點。
      在整個育雛期里,分群要進行好幾次,咱們先說這第一次,時間是小雞十日齡的時候。具體的做法,就是給它們調整住房。一般來說,育雛室里有三——四層籠子,小雞們剛入住的時候,主要都住在第二層里,到了這第十天分群的時候,很多小雞就得搬家了。
      把個子小,身體弱的雛雞住在生長條件最好的頂樓,相反的,個字大、身體壯的雛雞住在生長條件相對差一些的下層。因為上層的溫度比較高,光線也比較好,可以加快弱雞的生長速度,反過來說,底層的溫度和光線條件相對差一點,可以讓長得太大太壯的雞降低生長速度。這么一調整之后,弱的長得快,壯的長得慢,有利于讓小雞們的個頭長得平均一些。
      在分群的過程中,養殖密度也做了調整。雛雞剛搬進雛雞舍的時候,密度是每平米60只左右。小雞長的快,經過10天的時間,小雞都已經長大了很多,住的地方就顯得擠了,時間一長,生病、發育不好都是問題,所以這時候,要趕緊調整養殖密度了,從原來的每平米60只,調整為每平米50只。
      第二次分群是在20天左右的時候。這時除了按照弱的在上、強的在下的原則給小雞們調整住房,最主要的是降低密度,減到每平米25-35只雛雞。經過這第二次分群,這個密度基本上就固定下來了,不過從第四周,也就是第28天左右開始,工作就更繁瑣了。
      這時候起,每周都要給這些雞稱個體重,一只一只地稱,然后根據體重的小、中大,再把它們分別放到上中下三層籠子里去,讓它們長得更均勻一些。稱體重主要是為了精確。因為雛雞在42天出欄的時候,體重要達到一個統一的標準,以農大三號蛋雞為例,體重應該達到800到900克。所以從28天起,就要一只一只地稱,精確到每一只雞。
      本文來源:科技苑

    作者: boaipet    時間: 2011-1-4 11:51
    路過 幫頂~~~~~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澄迈县| 阿合奇县| 海林市| 定州市| 阿拉善盟| 新余市| 会宁县| 凌云县| 互助| 庄浪县| 策勒县| 汾西县| 辽阳县| 兰州市| 香格里拉县| 洛阳市| 甘孜| 莱西市| 女性| 新源县| 蕉岭县| 同德县| 大理市| 八宿县| 惠州市| 万山特区| 隆尧县| 阿拉善盟| 城步| 沁阳市| 绥德县| 郧西县| 当雄县| 濮阳县| 浑源县| 双鸭山市| 宜宾市| 余江县| 高唐县|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