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福建最大海參育苗基地開建 [打印本頁]

    作者: feifei8526    時間: 2011-1-4 09:53
    標題: 福建最大海參育苗基地開建
      3日,連江筱埕鎮官塢村村支書、公司董事長林哲龍捧出了村里的新產品——暫養在白色養殖箱內的海參。這些海參長著圓乎乎的身子,有的還拖著尾巴,身上布滿了肉刺,看上去懶洋洋的。這些海參共有5000只,是他2個多月前從山東帶過來的海參苗。

      官塢村是“中國海帶之鄉”,在海帶養殖上建成了“五大基地”,即全國最大育苗基地、海帶暫養基地、最大村級海帶養殖基地、海帶精加工基地以及全國最大的海帶原料、鮑魚飼料集散基地。

      “海帶雖然養殖多年,形成了成熟的技術經驗,但它還是個初級產業,要想取得更大發展,必須引進海參養殖技術。”據林哲龍介紹,海參的養殖價值比海帶高多了,而且以海藻為食,一只3兩重的海參一般能賣到30多元,每畝養殖效益都在2萬左右。目前,全世界對海參的需求量達到100萬噸,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海參的養殖過去一直集中在山東、遼寧、河北等北方海域。隨著近年來海參身價水漲船高,各地都掀起了海參養殖熱,福建由于養殖環境和技術所限,一直試圖引進但未能成功。

      “海參對水溫、鹽度和周圍環境比較敏感。”林哲龍介紹,海參養殖水溫太高、太低都不行。2009年,省水產研究所專家在福建海域試養海參成功,在“北參南養”的道路上跨進了一大步。

      選擇海參養殖,官塢村可謂“水到渠成”。林哲龍告訴記者,官塢村原來種海帶,成為“中國海帶之鄉”。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鮑魚養殖方興未艾,連江縣又成為“鮑魚之鄉”,這幾年海參的經濟價值一路走高,為了升級官塢的養殖業,去年10月份林哲龍特地北上山東,找中國水產學院黃海研究所專家取經。

      沒想到,專家們一研究,發現官塢村養海參是有基礎的。原來,官塢村原來的產業結構,是一條鮑魚吃海帶的單向產業鏈。鮑魚容易得病,需要清澈的水質,不得經常清理水質、打藥,一定程度上造成海域污染。但引進的海參卻解決了這個難題。海參以鮑魚的排泄物和餌料殘渣為食,充當水里的“清道夫”,給鮑魚一個更清的水質,形成了鮑魚吃海帶、海參吃殘渣的循環產業鏈。而鮑參混養,正是省水產研究所專家研究的一個課題。

      海參南移是否會水土不服?林哲龍表示沒有壓力。他說,以前福建剛開始養鮑魚,大家也都傳說,怕鮑魚耐不了高溫。現在經過馴化,現在的鮑魚已經“怕冷不怕熱”了。

      就在距記者采訪林哲龍不遠處,一個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海參育苗場正在修建。林哲龍告訴記者,這將是福建省最大的海參育苗基地。為什么敢下這樣的“血本”?林哲龍說,之前的養殖經驗和專家的指導給了自己信心,這次一步到位,也是自己信心的證明。

      據了解,到明年2月,將有1000萬頭海參在這個基地孵化誕生,開啟官塢海參育養的道路。

      文章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 boaipet    時間: 2011-1-4 12:11
    路過 幫頂~~~~~:$::$: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沅| 东平县| 永安市| 肥城市| 大余县| 秭归县| 阿勒泰市| 海阳市| 改则县| 巴中市| 兴山县| 黄山市| 光山县| 金湖县| 黎城县| 深泽县| 平谷区| 香港 | 科技| 长宁县| 东乡县| 曲麻莱县| 澎湖县| 龙海市| 陇西县| 曲麻莱县| 肥东县| 盱眙县| 鹰潭市| 休宁县| 武清区| 霍城县| 临沧市| 灵璧县| 澎湖县| 泰州市| 乌审旗| 乌兰浩特市| 南木林县| 阜平县| 肥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