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雛雞的生理特點
[打印本頁]
作者:
shijiancun
時間:
2011-1-3 08:40
標題:
雛雞的生理特點
1、幼雛體溫較低,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
初生雛的體溫較成年雞低2~3℃,4日齡開始慢慢上升,到10日齡時達到成年雞體溫,到3周齡左右,體溫調節機能逐漸趨于完善,7~8周齡以后才具有適應外界環境溫度變化的能力。幼雛絨毛稀短,皮薄,早期自身難以御寒。因此,育雛期,尤其是早期要注意保溫防寒。
2、雛雞生長迅速,代謝旺盛。
蛋用雛2周齡體重約為初生時的2倍,6周齡為10倍,8周齡為15倍;肉仔雞生長更快,相應為4倍、32倍及50倍。以后隨日齡增長而逐漸減慢生長速度。雛雞代謝旺盛,心跳快,每分鐘脈搏可達250~350次,剛出殼時可達560次/分,安靜時單位體重耗氧量比家畜高1倍以上,雛雞每小時單位體重的熱產量為5.5卡/克體重,為成雞的2倍,所以既要保證雛雞的營養需要,又要保證良好的空氣質量。
3、幼雛羽毛生長快、更換勤。
雛雞3周齡時羽毛為體重的4%,4周齡時為7%,以后大致不變。從出殼到20周齡,雞要更換4次羽毛,分別在4~5周齡,、7~8周齡、12~13周齡和18~20周齡。羽毛中蛋白質含量高達80~82%,為肉、蛋 4~5倍。因此,雛雞日糧的蛋白質(尤其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高。
4、消化系統發育不健全。
幼雛胃腸容積小,進食量有限,消化腺也不發達(缺乏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能力差,消化力弱。因此,要注意喂給纖維含量低、易消化的飲料,并且要少喂勤添。
5、抵抗力弱,敏感性強。
雛雞免疫機能較差,約10日齡才開始產生自身抗體,產生的抗體較少,出殼后母源抗體也日漸衰減,3周齡左右母源抗體降至最低,故10~21日齡為危險期,雛雞對各種疾病和不良環境的抵抗力弱,對飼料中各種營養物質缺乏或有毒藥物的過量反應敏感。所以,要做好疫苗接種和藥物防病工作,搞好環境凈化,保證飼料營養全面,投藥均勻適量。
6、雛雞易受驚嚇,缺乏自衛能力。
各種異常聲響以及新奇的顏色都會引起雛雞騷亂不安,因此,育雛環境要安靜,并有防止獸害設施。
作者:
sfhw
時間:
2011-1-3 14:13
這個不錯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怀市
|
黄大仙区
|
阳信县
|
曲阳县
|
称多县
|
景德镇市
|
延吉市
|
苏尼特右旗
|
潼南县
|
苏尼特右旗
|
天门市
|
桃园市
|
兴隆县
|
冷水江市
|
绵竹市
|
鲁山县
|
丽水市
|
泽普县
|
黄龙县
|
阿坝县
|
崇左市
|
梁山县
|
大同市
|
陆良县
|
长沙市
|
共和县
|
余江县
|
砚山县
|
阳高县
|
台北市
|
清河县
|
南漳县
|
香港
|
中卫市
|
上虞市
|
马鞍山市
|
平顶山市
|
于都县
|
平山县
|
故城县
|
禹州市
|